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乡愁》授课过程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203074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乡愁》授课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乡愁》授课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乡愁》授课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乡愁》授课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乡愁》授课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乡愁》授课过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愁授课过程二、倾听朗读,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刚才在听朗诵时,同学们非常专注的眼神已经告诉老师,你们被这首诗打动了,那请说说你们现在有什么样的感受。三、自由朗读,分析体会(一读自读)1、余光中把这首诗歌归为“浅易之作”。浅易,是语言浅显易懂,但在内容上深入浅出,丰富的内容正得益于诗人独特的语言表达。乡愁本来是非常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笔下的乡愁却让我们触手可及,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在诗人的笔下,乡愁化作了什么?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作者的情感的事物称为意象。(教师板书)2、四种具体意象都由于分离给作者造成了空间距离感,每一个小节都是余光中生命中的一段刻骨铭

2、心的经历。同学们自己选择一节来朗读一下,并具体谈谈意象背后赋予的情感。明确:在第一节中体会到余光中希望看到母亲,对她有恋恋不舍的情感余光中在少年时只身到四川求学四年,渴望与母亲团聚;在第二节当中读出他对新娘的眷恋余光中在成婚后两年,就到美国讲学,从此生活在异国他乡;在第三节中读出了诗人悲伤的情感诗人在30岁那年,他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他,悲伤是难免的;在第四节中还读出了诗人渴望两岸统一的心情,思念家乡1949年,诗人离开大陆来到台湾,那年21岁,思念从此生根。诗人在四个诗节分别抒发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教师板书)3、那么诗歌四小节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明确:不能。它们

3、情感是步步增加的。4、按照什么顺序变强的?明确:时间顺序。5、可从哪些时间序词看出来?明确: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6、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什么?明确:四个人生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生一世的愁绪,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7、同学们不仅读出了空间的距离,也悟出了时间的距离。乡愁这首诗具有横的地域感,也有纵的历史感,纵横交错而成的十字路口现实感。从生离到死别,人们都说“死别”是人生中情感的至高点,在本诗中这是至高点吗?明确:还没有达到。应该是第四小节才达到。自己与生养的祖国

4、分离才是最痛的。8、把诗人所表达人生的四个阶段的感情归归类。明确:前三个诗节写的是家愁,最后一个诗节写的是国愁。(教师板书)四、细腻朗读,读出感情(二读集体诵读)1、余光中说过,“一首诗只有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朗诵者要像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吸引人。”全班再读诗歌,把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圈出来,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明确:邮票小小的船票窄窄的坟墓矮矮的海峡浅浅的2、“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词有什么特点?明确:这是叠词。3、那么从朗读的角度看呢?请同学们对比朗读,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课件展示)乡愁是一枚小邮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5、母亲在那头明确:感觉把声音拉长了,其实就是把愁绪拉长了。邮票表现与母亲的联系有着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通过这些叠词来体现他渴望相聚,却又是相隔的。把我和相见的人分开,也就是空间的这种距离,才使作者笔下的乡愁能够真切的存在着。4、老师发现有同学读得特别认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来朗读,同学互相点评,给他们建议,读得更好一些。(课件展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要读出节奏;要读出重音;要读出感情。五、认真品读,展开联想(三读分节朗读)1、要读好诗歌,除了前面老师提到的朗读技巧意外,还要融入感情。这种感情就融入在诗歌的画面中。一切文学皆人学,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往往蕴藏着作者杜鹃啼血式的悲鸣。往往言简而意丰

6、的诗定是诗中有画。我们要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就要联想到诗歌的画面。这首乡愁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四节诗其实就是四幅美丽而忧伤的画面。一组同学读一节,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先生在诗作中所营造的那一幅幅图画。用什么语气去读才能呈现这样的画面?教师示例第一诗节: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在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他端详着邮票,也许在想

7、:这一枚小小的邮票,你是飘过了多漫长的距离,承载了多丰厚的思念,才来到了我的身边。看到你,就想起万水千山的母亲。不知她是否安康,亦不知她是否又添白发?更不知何时,这枚小小的邮票才能带着我的思念回到母亲的手里(课件展示)语气: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课件展示)引言: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让我们一起用平淡、回忆的语气来读第一节。第一组生读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2、教师示例第二诗节:此时,年轻人正背手伫立在船舷边,遥看着远方。手心里,

8、握着那张窄窄的船票。他在遥望着什么呢?是回忆起大红灯笼中迎娶新娘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开妻子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是回忆起夫妻聚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故乡渐渐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暂的聚首后,仍是长久的分离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张窄窄的船票。(课件展示)语气:第二节增加遗憾的语气。(课件展示)引言:此夜,月光如水,那么,当诗人手执船票,内心有着感慨万千的愁结,让我们也把这种感慨万千的愁结投到第二节,一起用遗憾的语气来诵读一下。第二组生读诗: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3、教师示例第三诗节: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在一座新坟前跪伏着,

9、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忘不了,孩童时玩儿得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可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厚重的泥土,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课件展示)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课件展示)引言:生与死的距离给乡愁打了个死结,诗人跪在坟前,遥眺前方,内心涌起的又是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再一次用深深失落和痛苦的语气来朗读第三小节,感受诗人内心颤抖。第三组生读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4、教师示例第四诗节: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往,

10、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理应结束。到那时,大陆,我愿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淌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到那时,大陆,我愿匍匐在你宽厚博大的胸脯上,脸贴着你,对你大喊一声:“祖国!”(课件展示)语气: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课件展示)引言:是啊,海峡是浅浅的,但也成了无法跨越的天堑。请你把眼前当作海峡,身后当作台湾,当看到大陆、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时的情感通过朗读第四小节给抒发出来,运用无限惆怅的语气。第四组生读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5、总结: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总体的语速要稍慢且舒缓。(课件展示)七、回顾背诵,课堂总结(四读升华感情)1、199

11、2年,余光中终于跨过这湾海峡,重返阔别43年的大陆。在此后十多年中,余光中20多次返回大陆,参加各种文化活动。2003年当他与到机场迎接的侄儿颤抖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候,一向健谈的余光中哽咽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唯有两行热泪自腮边滚滚而下,砸在机场的土地上。2003年9月17日,余光中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福建永春县洋上村。这一天距他上次回乡已整整70年。离乡时还是翩翩少年,再次归来时已是垂垂老人。“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课件展示)2、余光中先生是老一辈从大陆到台湾生活的人,他们的根在大陆。许是年岁渐长,许是生活安定,潜藏于内心深处的寻根回乡意识突然如此强烈地被唤醒。想起自己的亲人,想起自己生命的来源与最终的归宿,想起自己的根的所在。这就是我们共同的乡愁。任我身飘何方,它都会永远牵扯着我心中的那根心绳。诗中前面的遗憾我们无法改变,但希望的是这一湾浅浅的海峡不要再成为天堑,让许多像余光中一样的台湾老人留下遗憾!现在这条路会越来越远!炎黄子孙,根在华夏!中华民族,凝聚团结!(课件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