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0202796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2019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去年黄花亮,今年黄花黄!只等登高望远,家乡的人还好!愿秋风带去祝福,带去问候,祝福家乡的人身体康健,问候远方的人儿幸福长久!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19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作文五篇,希望大伙儿们喜欢呀。 2019感恩重阳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

2、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

3、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也被称为茱萸节。 2019感恩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

4、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东汉方士费长房对他的*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到那天就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从此,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

5、)避灾之意。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菊花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阳赏菊外,还具有食疗价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酒。晋代菊花酒制法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明代,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构相诸药方佳。明代医药家

6、李时珍说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疗效。 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在重阳节食用。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义。 2019感恩重阳节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为了感悟中华

7、传统节日重阳节,我们来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们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我们登上山顶,看见了许多老人在香山顶峰上庆祝自己的节日老人节。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 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和几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令人陶醉;旁边的老奶奶则用小镲和小鼓等乐器为老爷爷伴奏,乐曲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显得非常动听。周围许多老人围者这个小乐队尽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游览完香山,我和爸爸妈妈就出发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们深深的祝福送给了老人。按照每年的习俗,今年重

8、阳节村委会又给爷爷奶奶发放了慰问品,这体现出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敬老、爱老之风传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 2019感恩重阳节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就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赏秋,尊老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今年的重阳节,爸爸妈妈为了让我有所感悟,带着奶奶和我,一起来到了西山公园赏菊。一进公园大门,一朵巨大的菊花造型映入眼帘,造型下面围绕的是形态各异

9、的一盆盆菊花,在秋霜中热烈绽放。 再向前走,只见各种颜色的菊花,层层叠叠,一簇簇堆在一起,却又按照颜色分开排列,一排排,整整齐齐。看!它们一个个扬着脑袋,挺着胸脯,坐得端端正正迎接着来观赏的朋友们,丝毫不敢有一点儿怠慢。 我们不禁驻足细赏。瞧,那一盆金*的菊花昴首挺胸,花瓣紧紧簇拥在一起,花蕊黄得鲜亮,花瓣金灿灿的耀眼,开得那么高贵;看,那一盆玫红色的菊花娇艳欲滴,分明是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好象把她的美姿尽数展现在我们眼前;哇,再看那一朵晶莹欲滴的翠绿菊花,我还是头一次见呢,花瓣浓绿,你会不会联想到碧波仙子?奶奶也被这一簇簇菊花深深的吸引了,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顺势再望向远处,鲜绿色的茎干,翠绿

10、色的叶子,搭配着各种颜色的菊花,公园似乎铺成了一片菊花的海洋,让人赏心悦目。我们看的目不暇接,奶奶看的入了神,似乎想起了过去的事情,我似乎看到了奶奶眼里的老邻居们正在说笑聊天的温馨场面。 也许奶奶并不知道什么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看着奶奶满脸的沧桑,还在陷入深深的回忆,我似乎长大了,明白了:孝敬老人竟是这么简单的事,只要你有心,总会找到带给他们快乐的机会! 2019感恩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到这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熟悉的诗歌又回荡在我的心田。 你知道这个有着千百年历史的重阳节是什么来历吗?嘿嘿,告诉你吧,传说

11、古代的时候,河里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青年桓景看不下去了,就去找仙人拜师。待他学成后,驾着仙鹤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妖魔受不了了,败下阵来,被少年一剑刺死了。后来,这天就被叫做重阳节,不少人家都有登山,赏菊等习俗。我今天也随了一把潮流登山。 葱郁的树林间挂着一轮金光闪闪的太阳,下面是肥沃的土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这就是我。我在林间窜来窜去,恨不得把整座山都照下来,买下来,把它永远留在我的印象中。鸟儿还在枝头欢迎我的到来呢,他的歌声随着丝丝阳光从树与树的缝隙间传下来,那么清脆,那么响亮。让我也想与他高歌一曲,表示我此刻的欢愉。花儿与我一起跳舞,无论风雨多么残酷,无论阳光多么刺眼,我们都用笑脸迎接他们。 跑累了,跳够了,也该做正事了。我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山顶走去,山上的阳光越来越刺眼了,风越来越冷了,我只能咬紧双牙,默默忍受. 终于到了山顶!山顶上的植物都高兴的为我喝彩,我也乐得合不拢嘴,心中仿佛住着一万只蜜蜂,正为我酿出最甜蜜的蜂蜜。我兴奋地大喊:我做到了!全然不顾其他。心田里又回荡起那首歌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