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1.鼎湖山听泉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0202587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1.鼎湖山听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1.鼎湖山听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1.鼎湖山听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1.鼎湖山听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1.鼎湖山听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1.鼎湖山听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1.鼎湖山听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领先 飞翔梦想 成人成才 一 鼎湖山听泉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的特点。教学指导1在多样化的朗读训练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感。2有机融合听、说、读、写,扎实进行双基训练。3在研读中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相关链接【作者简介】谢大光(1943 ),1962年由工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转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散文集落花等。谢大光的散文创作,用刻意求工、惨淡经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样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

2、复推敲,耐人寻味。【背景资料】鼎湖山在七星岩东面,相距约15公里鼎湖山重山复岭,幽谷纵横,溪瀑争流,山由砂、页岩构成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风景区范围包括鼎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青狮等十多座山峰及天溪、云溪两大溪谷,总面积11.7平方公里,主峰为鸡笼山。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现分为天溪、云溪、天湖三个景区,其中天溪景区是目前最重要的游览区,位于风景区北部,有飞水潭、浴龙池、双虹飞堑等名胜及岭南名刹庆云寺、茶花阁、观景台等建筑知识预习1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肇庆(

3、) 怅惘( ) 污垢( )楹联( )泠泠淙淙( )( )古刹()jing( )然相异 dng( )湖山 泉水gg( )( )生意ng( )然 嶙xn( )2解释词语泠泠淙淙:水流声。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籁:从孔窍中发出的声音。寂:寂静。泓:量词,清水一道或一片叫一泓。幽曲:僻静曲折。幽,深远僻静。楹联:挂在或贴在楹(堂屋)前部柱子上的对联。泛指对联。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拾级:逐步登阶。拾,同“涉”。怅惘:惆怅迷惘;心中有事,没精打采。山鸣谷应:高山上发声,深谷中有回声相应。3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1)表示时间的词语:黄昏 晚饭后 入

4、夜 (2) 表示地点的词语:岸边寒翠桥 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 确定本文的写作顺序:空间顺序为主,时间顺序为辅。这是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课堂探究一导入课文(多媒体课件辅助,“泉水流动”的声音响起的同时,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幅鼎湖山风景图片)同学们,当你用心倾听着悦耳的泉声,欣赏着蓊郁的山林之景的时候,你们的心中一定在问,这是什么“仙境”呀?这里就是国家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今天我们要和作者一起走进鼎湖山,去聆听它特有的泉音。二学习课文1、游历山水主要是靠眼睛观察感受,而泉水的百态千姿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的,可是作者为什么却单单从泉声来表现鼎湖山的泉水,与众不同,这体现了本文的构思独特。 2、题

5、目中“听泉”二字是关键,贯穿全文的是“听”字,还是“泉”字?明确:单纯从题目看,“听字”支配“泉”字,但是从全文来看,一方面,落实到“听”字有一个过程。起先,由听到泉声而想见到山泉,但是,山泉时隐时现,由泉影的变化不定,作者联想起爱女而爱上山泉。及至亭前观山,闻钟泉之声相应,把钟声与泉声化为老人与孩子成为两个时代的象征,点出泉水活泼流动的青春气息。及至夜间,由听泉生悟,写出了泉所蕴寓的精神。另一方面,在最后,仿陋室铭中结句写下了:“山不在名,有泉则灵”,揭示出泉的作用。全文是在颂泉,而“听”,不过是认识泉的手段。 3、课文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请用“泉”组一个词概括各部分的大意。(每空限

6、填一字)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写闻泉;第二部分(第27段):写寻泉;第三部分(第810段):写听泉。4、课文开头交代鼎湖山的背景有什么作用?明确:开头点明鼎湖山的气候条件,是作者从想看山发展到听泉的重要前提,为下文的听泉作铺垫。 5、课文结尾写道:“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你能体会作者的深意吗? 明确:表达对鼎湖山山泉的美好祝愿,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深情呼唤。三拓展巩固【思维碰撞】 从本文对庆云寺引来大批旅游者,“反给自然保护区带来潜在的威胁”这一问题的揭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你认为开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重要还是保护自然环境重要? 我的观点: 【实际运用】

7、 鼎湖山的优美环境离不开碧绿的大树,为保护鼎湖山的环境,你们班将在植树节时开展一次植树活动,请先拟出一条标语,并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宣传标语:示例: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方案:环保护绿行动,开展捡垃圾、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 “我知道”植物生长知识交流活动; 当堂练习1填空:鼎湖山听泉是一篇优美的 (文体),作者是 代 作家 。课文引用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诗句出自 代文学家 的陋室铭。你还记得其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的句子吗?请写出来: 。2名句集锦:描写泉的古诗句: (作者) (

8、作品) (作者) (作品)3淅沥秋雨的夜晚,你静静躺在床上,此刻能让你欣赏到雨的美妙的声音,你能想象出来吗?试写一小段想象雨儿声音的文字。(略,适当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参考答案】1鼎湖山听泉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体),作者是当代散文作家谢大光。课文引用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诗句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还记得其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的句子吗?请写出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名句集锦:描写泉的古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螟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3示例:淅淅沥沥的雨声,犹如贝多芬的曲

9、子般清脆美妙,我好像进入仙境,陶醉在雨水的歌唱之中。雨是大自然孕育的小精灵,你听,滴滴嗒嗒的雨声,汇成一曲奇妙的钢琴曲,在这曲子之中,灵魂得到洗礼,得到升华,清新柔美的感觉遍布全身。淅淅沥沥的雨声就像一曲轻音乐,让人陶醉,引人遐想,它荡涤了人的心灵,净化了万物,还我们一个清新美丽的世界。反思总结 _课题: 鼎湖山听泉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的写作特点。2在“吟哦讽诵”的基础上,背诵优美语段。教学指导1“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本单元要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吟诵中有所“得”、有所“悟”。首先就要产生朗读的兴趣,

10、乐于沉浸其中,思考、感悟。2“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在学习中,把读写结合起来,学会这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相关链接【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

11、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账。 “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视点和要叙述、说明的对象都在移换。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一定要把立足点的空间变换顺序交代清楚,常常是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心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的表达方式,这样写成的的游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生动,感染力强。知识预习1、课文中多处写到山泉,有写山泉踪影、流向的,有写泉水声音的,但详略有所不同,方法也有所变化。请你在课文中画出写山泉的句子。第一段最后两句:“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

12、。” 第二段开头:“进山方知已不可得。” 第四段最后一句:“安详厚重的钟声嬉戏忘返的孩子。” 第八段:“入夜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2、阅读课文,用“像”造几个句子。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洞箫)一样(悠扬)的,是(泉水绕过树根的声音)。那像(古筝)一样(悦耳)的,是(泉水拍打卵石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3、在这泉水的交响曲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延续). 课堂探究一导入课文什么时候人的听觉最灵敏感觉最细腻?应是深夜听水声时。这个水声,可以是“雨打芭蕉叶”,细听“巴山夜

13、雨涨秋池”;可以是“闲敲棋子落灯花”,倾听“青草池塘处处蛙”;也可以是坐着夜航船,听着一路的桨声,聊着一路的闲话。可惜,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这些传统的东西古老的享受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中。让我们借谢大光的笔,来感受一下入夜时分,万籁俱寂,在古刹客房中倾听泉声的美妙之处吧。 二学习课文 1仔细比较课前摘录的四组描写山泉的句子,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明确:不同点:从叙写的详略上说,它们详略不同,前三个略,后一个详。(前三个是写山泉的声音和行踪,后一个主要写听泉的感受。)从表达的内容上说,第一个写初闻泉声,如见泉姿;循声而去,渐入山中;第二个写再睹泉踪,正面写泉, 以爱女作喻,表现出泉水的活泼;第三个写钟泉之声相应答,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