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上)第四单元写作 导学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202479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三(上)第四单元写作 导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初三(上)第四单元写作 导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初三(上)第四单元写作 导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初三(上)第四单元写作 导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三(上)第四单元写作 导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三(上)第四单元写作 导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导学 十堰东风40学校 潘珊珊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用独特眼光来看待事物的习惯和能力。2、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平常事物或人物的“美”,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认真观察生活,用独特眼光来看待事物难点:能挖掘日常生活中“被忘却”的美,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一、明确写作要求。本次写作要做到以下要求: 二、文本撷英,课文点击事实上,高明作家总能从“常见”的事物中发现它的美;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写出“常见”的事物未被人发现或“被人忘却”的美。这些作家,都以自己的独特眼光,从“常见”事物或人物身上发现了美。你能说说他

2、们发现了怎样的美吗? 郭沫若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感悟: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鲁藜感悟: 百合花描写的通讯员小战士和农村的新媳妇,这在战争年代是“常见”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也是常见的。感悟: 三、课外拾贝,开拓思路这些例文又写了怎样的美呢?蜗牛,痕迹 , 我看着蜗牛在阳台上缓缓爬过,我的视线就被它吸引住了。不是因为讨厌它,而是对它身后那条长长的“线”产生了兴趣。我不清楚小小的蜗牛要到哪儿去,但它分泌的黏液却告诉我它已经到过了这里。这是它流下的痕迹,对于它,我的心里竟产生了一丝敬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缓缓前进着,我知道前方

3、困难随处可见,讨厌的绊脚石也会越来越多。但是我拥有一份信:冲破困难的牢笼,不到终点绝不停止!我要将我的脚印留在探究的路上。蜗牛已爬过了阳台,它正在向屋顶进发。缓慢的它显得更慢了,小心翼翼地,勇敢地向上爬行,它身后的痕迹依旧存在,让人联想到了它前进的艰辛。我很想帮它一把,刚想伸出手却又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脑中又蹦出一个想法:不曾体味过程的艰辛,胜利的终点对于它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沉浸在一片茫茫题海中,想空闲一下,手中的笔却迟迟不肯放下。休息之余,想到两点一线的生活,想到堆积如山的作业,心中一阵乏闷,怪自己太笨,不懂得“复制”别人的作业,让自己轻松一下,可这个念头才一出世,就被理智给抹杀了。是啊!我要

4、的是真才实学,并不是那纸上的答案。夕阳西下,柔和的金色光芒洒满了大地,白的墙也变成了金色。小小的蜗牛还在努力地向上爬着。我几乎已经不能找到那小小的一点了。但我知道,它一定会到达屋顶的。它身后那条长长的痕迹见证了它的努力。它让我明白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时光飞逝,中考的日子转眼已经到了。一路的艰辛就要化作成功的光束,我很兴奋。蜗牛如我,在不懈地努力着。我似蜗牛,为小小的梦想不断地拼搏着蜗牛告诉我:留下的痕迹,便是最美的注脚。点评: 最美是那校园里的清风初次踏入校门,迎接我的是那道清风。徐徐的清风,吹拂着操场上冉冉的五星红旗。滤过柳树发出的淡淡芬芳扑面而来。清风如影随形,誓言墙前它化作能工巧匠

5、手中锐利的刻刀,恍惚之间将那几个大字镌刻地深邃有力深入人心。默默的念着,心脏跃动着强有力的节奏,在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扇知识的大门,催奋着我去开拓,去挖掘智慧的宝藏。这股清风破门而入,吹拂着讲台上的老师。在清风的吹拂中老师们也变得格外美丽动人。粉笔轻叩黑板的嗒嗒恰似成了课堂上独有的节奏,在那一只只灵巧的粉笔下是青春的足迹,微微地风引出了一个又一个圆弧、字母、公式,渐渐地幻化成了绚丽的乐章。清风也是如此调皮,老师白色的领角总是随着它的气息上下扇着,几缕带着银丝的黑发也曼妙的飘着,老师讲的是那么投入,但坐在台下的我看来这何尝又不是最美丽的。讲了一阵子,身后便像藏着风般穿梭往来于座位之前,有时稍做短

6、暂的停留,似清风祥和般俯下身子,留得一阵清爽给每一个同学,又走上讲台,拾起粉笔了。老师的背影也同样是那样迷人,清风走进她的衣襟里留了个笑脸给了我们。幽默风趣的话语总是为课堂带来一丝甜,甜甜的小酒窝总是挂着嘴角,清风拂面后那眼角荡漾开的几条纹便不见了。我们总是端坐着让那恰似春风般的话语入耳,此时心中便会升起一个小太阳,阳光下的知识泡沫是五彩缤纷的却不是歌中那样刹那间的花火,但在我看来却像永恒的记忆。这里清风拂过同学们求知若渴的面颊,在他们的嘴角留下了迷人的甜甜的笑。体育训练那段时间,回到教室喝的下那几位同学亲手打上的热水。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往来于教室饮水机旁,娴熟地旋开杯子,“呼呼”盛满一杯,他们

7、不断重复着这几个简单的动作,热腾腾的水便像盛在他们心里似的,清风往往交织于你我他之间谱写着温暖和鸣。在他们看来“咕咚咕咚”灌上几口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友谊常伴清风,留下最美的回忆。现在,欢送的我仍是那道清风。三年转瞬即逝,留下了太多的不舍。高中的码头鸣笛已响,正待我们缓缓驶入。如果要我选择一件伴随今后的旅途,不如就清风吧!清风好啊,它传递的知识,携带着殷切的希望,是友谊的催化剂,因为它是如此美丽,绽放了心头永恒的花火。点评: 最美是她的银丝那半白的头发里,在灯光下闪着微光的丝丝银发,是操劳的痕迹,是岁月蹉跎的痕迹,是最美的痕迹。三年时光流逝,我成长了三年,她又老去了三年。还记得每天早晨,她的身

8、影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里,伴随着读书声,她默默地将教室从前到后细致的清理一遍,不时提醒一下出神的同学。因为她,我们有了一个安静晨读的氛围。也记得她在讲课时一丝不苟的神情,像是一位钻研高深学术的学者,在她的指导下,我得以有条不紊地攻克数学难题。又是什么时候,突然发现她的头发里隐藏的丝丝白发;又是在什么时候听见她不小心吃到粉笔灰后的咳嗽愈加剧烈;又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她在被气的来了脾气时突然噤了声,而不是失望的大声斥责。我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她,终于明白了是过度操劳所致。母亲曾对我说“你们罗老师太操心了,年龄跟我差不多头发都白了。”,我顿生惊讶,也有一丝愧疚从心中淌过,那丝丝白发无声地向我们呈现了她在人前与背

9、后对学生的无限操劳与关心。她又是爱美的一个人,从她的穿着打扮可以体现出来。可怎么也掩盖不了的,是那丝丝银发背后的衰老。我却渐渐发现这银发的纯洁美丽。那一次我去办公室问问题,因为已是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办公室里人很多,我只好先一旁等待。她旁边的同学悉数散去时,最后一抹光辉也已黯淡,我犹豫着要不要换到明天,她已经叫我:“有什么问题?”,我顾不上犹豫赶紧提出疑问,她以一贯一丝不苟的风格列出过程,给我解答。我认真的听着,不时她向我提出反问,我望向她的眼睛,那张布满细纹的脸上充斥着倦意与疲惫。我又一次注意到了她的丝丝银发,仿佛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的艰辛,当那银发还是黑色时,是多么的精神活力,但我认为,那银丝,亦是最美的。或许那银丝全白之日,才是她走下三尺讲台之时。那银丝虽让她看起来衰老,但在我心中,它见证了一位老师的伟大无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离别前她关怀、鼓励的眼神又浮在眼前,那丝丝银发,静静地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最美。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