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三语文袁艳丰《囚绿记》教学设计表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202323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初三语文袁艳丰《囚绿记》教学设计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初三语文袁艳丰《囚绿记》教学设计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初三语文袁艳丰《囚绿记》教学设计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初三语文袁艳丰《囚绿记》教学设计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初三语文袁艳丰《囚绿记》教学设计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初三语文袁艳丰《囚绿记》教学设计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初三语文袁艳丰《囚绿记》教学设计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囚绿记设计者 袁艳丰 单位(学校) 安阳县柏庄镇第一初级中学授课班九一班章节名称 囚绿记课时1学习目标 囚绿记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第六单元一篇自由读写课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2)学习运用圈点、评论的方法把握文章的脉络,品味语言的优美清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关注散文运用的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1)借助导学案的引领,通过圈点、评论的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品味语言,体悟情感。(2)运用合作研讨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地逐步深入课文,学会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 3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会文章中的“绿”所象征的可贵品格。(2)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学生特征 学生上初中以来,老师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预习课文,但较多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圈点时往往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在学习本课时,老师将有意识地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重点句加以圈点、批注,之后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互动、合作研讨,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汇报展示,以此来实现对文章内容、情感、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的理解

3、,使学生在理解文意、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掌握圈点批注的品文方法,养成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再通过拓展迁移练习来巩固、训练、提高。学习 目标描述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12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2)学习运用圈点、评论的方法把握文章的脉络,品味语言的优美清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关注散文运用的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1)借助导学案的引领,通过圈点、评论的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品味语言,体悟情感。(2)运用合作研讨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地逐步深入课文,学会散文鉴赏的

4、基本方法。 (1)体会文章中的“绿”所象征的可贵品格。(2)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的优美清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关注散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学会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借助导学案的引领,通过圈点、评论的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品味语言,体悟情感;运用合作研讨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地逐步深入课文,学会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以及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通过引领学生充分品味语言,体悟情感

5、,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逐步深入地理解文意,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 234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件16(图片、 文字)课件78(图片、 文字)课件912(图片、 文字)课件1316(文字、 图片)课件1722课件2326(文字、 图片)与绿相关的精典现代诗词出示课文题目,明确学习目标。汇报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出示圈点评论的使用符号,出示自学示例以及赏析语言的参考模式。出示有关抗日图片、作者事迹图片,共同研讨。

6、B、H、I C、K E、G C、D G、HGG D F F、H诗意导入,唤起审美激情。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积累字词,把握文章脉络。品味语言,体悟情感;合作研讨,形成能力。结合背景,体会象征意义,探究文章主旨; 拓展延伸,表述自己的读后启示。2分2分5分15分16分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制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

7、.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象征向往光明、自由、 永向着 阳光生长 坚强不屈的广大中国人 绿 象 征 永不屈 服于黑暗 象征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囚绿记教学流程图开始一、诗意导入,明确目标展示相关图片,诵读诗词,引领学生诗意入境。被优美图片与诗词陶醉,审美兴趣盎然。 展示相关图片,诵读诗词。 出示课题与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出示课文题目,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审美,创设诗意氛围,明确学习目标。 是 是二、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8、,初步感知。 是汇报交流:对生字新词的预习、积累情况。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的音形义等。 出示重点字词 汇报交流:文章条理及大意。 问题引领,理清 脉络,把握大意。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大意。 积累字词,理清脉络,把握大意。 是3、 品味语言,感悟情感。 出示圈点评论 符号。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圈点评论符号。齐读课件展示内容,复习、回忆。 学习、提升自读课文的能力。 出示圈点评论 示例。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圈点评论的方法。 出示自学后交流参考模式提升自学、合作研讨的能力。组织学生先自学后合作再交流。 引导学生捕捉圈点关键词句,准确表述自己的感受,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提升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朗读水平。 否否 否是 四、结合背景,探究主旨。 出示图片、问 题、作者事例。引导学生交流从课文中、参考资料中查到的写作背景材料。学生回答文中相关词句,以及导学案中搜集材料。 明确概念, 提出问题。 讨论、 回答。提问:当时背景下,常青藤象征了什么? 解读资料,帮学生正确领会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抹绿色给作者的特殊感受。领会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情感。 否 是 五、拓展延伸,润泽灵魂。自由回答,畅所欲言。提问:这抹绿色会给今时今日的你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出示问题, 引领思考可用古今中外的事例引导学生树立阳光、积极、坚强的人生态度。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 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