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0200206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这部是今年上映的电影绿皮书。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一 第91届奥斯卡奖落下帷幕,影片绿皮书成最大赢家,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其中最佳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还出演了阿丽塔:战斗天使中的反派维克特,片中一个没有台词的现身,光光靠眼神就透露出犀利演技。优秀的演员就是这样,即使没有一句台词,也能将情绪表达出来。做到极致的更是直接不露脸,比如霍比特人系列中的恶龙史矛革配音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仅仅通过磁性通透的声音塑造怪物傲慢自大的性格。绿皮书中阿里扮演的

2、唐纳德谢利音乐家,表情动作自然,情绪流露真实,配得上奥斯卡奖。 影片中看似有两个主角,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托尼利普。因为并没有正面详细介绍唐纳德谢利,而是从他和利普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侧面描写了谢利的家庭,身世和生活。托尼利普,美籍意大利人,举止粗鲁的大吃货。有黑道背景,在歌舞厅当过服务员兼打手。由于经常打人,换过很多工作,住在纽约治安最差的布朗克斯区。对黑人有偏见,黑人工人喝过的水杯都直接扔垃圾桶。唐纳德谢利,文化高且有操守的黑人钢琴家,只弹奏施坦威钢琴,住在卡内基音乐厅楼上,室内装饰豪华,各种奢华摆件和玩物,有仆人打理生活。 谢利即将到歧视黑人风气严重的美国南方进行巡回演出,所以需要雇佣司机

3、,仆人以及保镖。谢利给出的要求很高,而且待遇也不低。他一开始就相中利普,可利普也不是能屈身做下人的角,尤其是替黑人打工,以工资太低拒绝了。利普没了工作,只能靠抵押财物生活,甚至直接和别人打赌,一个小时内吃掉了26个热狗,就为了50美元。谢利最后还是接受了利普的要求,还礼貌地打电话给利普太太征求同意。在临行前,唱片公司给了利普一本黑人安全出行指南,书里面列举了愿意接待黑人的酒店,绿色封面的册子恰好对应了电影名绿皮书,而且书上使用了冒犯性的"NEGRO"一词。 八十年代的美国南部美景,徜徉着八十年代歌曲,这样美丽的动态画面下,却隐藏着黑暗的一面。利普说他老婆买过谢利关于孤儿的唱

4、片,封面是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边。谢利告诉他,那是俄尔甫斯,希腊神话中的传奇音乐家,那些小孩是地狱恶魔。这段对话就好像隐喻着黑人天才钢琴家谢利,生活在一群歧视黑人的人群中,而这些带偏见的人只不过像小孩子一样,拥有幼稚的想法。巡演中种种事情也可以看出这个社会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比如,黑人不能进屋,外出喝酒被无理暴揍,不能试穿没买下的衣服,奇葩的城市规定,莫须有的拘捕,以及狭小堆满杂物的更衣室。特别是休息时间,只能使用屋外的茅厕,不能与白人共用洗手间和餐厅。当谢利生气地提出需要到半个小时车程的旅店方便时,宴会主人居然同意了。谢利本可以不受这种气,拿着三倍工资在北方安安静静演出,可他却幻想着用自己的巡

5、回演出,让大家去掉偏见。其实不论他怎么努力,种族歧视环境已经根深蒂固了,不管是酒吧混混,名人名流,商店老板,国家警察,俱乐部餐厅,甚至是某些城市,都带着偏见和歧视。 谢利在音乐方面得到了极高成就,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举止文雅,语言谦逊,过着衣食无忧的上等生活。偏偏对黑人音乐家抱有成见,不吃代表黑人的肯德基食品。每日晚上靠酒精麻痹自己。利普歧视黑人,可却听黑人歌曲,开车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说话粗鲁,性格暴躁。肤色,阶级,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坐进了同一辆车,经过旅途中的几个事件,两人渐渐达到和解。利普从丢掉黑人用过的杯子,变成和谢利共住一间房间。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谢利打抱不平。谢利也放下身段,主

6、动承认错误,教授礼节,指导措辞练习和写煽情的书信。 影片的结尾部分,谢利拒绝了最后一场演出。因为那个侮辱规定,利普也没有收受贿赂而要求谢利表演。在有色人种聚集的酒吧,谢利突破自我,手抓鸡腿用餐后,在没有施坦威钢琴的情况下演奏一曲,惊艳全场。随后在大雪纷飞的回家路上,警察也没有因为车里有黑人而为难他们,反而帮他们疏导车辆。最后谢利主动来到利普家,两人像老朋友见面一样相互拥抱,利普家族也接受的这位谢利,一起共进晚餐。 这部典型的美国公路片,用一段巡回演出的旅程为背景,讲述两个角色在旅途中一系列矛盾冲突,完成了思想转变,性格塑造和自我突破。如果一部电影没有炸裂的特效撑场面的话,真实的剧情和扎实的演技

7、也能让人眼前一亮,显然绿皮书做到了。大到美国总统的特批电话,小到利普的态度转变,影片中营造的温馨画面,虽有些牵强,也算给出一个美好结局,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慢慢去改变,去接纳,包容和保护有色人种,加上阿里传神的表演,拿下最佳影片奖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二 看完电影绿皮书,我深深感受到这是一部为尊严而奋斗的影片。 在美国的19世纪60年代前,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很严重,大多白人种族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种族,其他种族像黑人等都是垃圾民族,白人们从内心里歧视有色人种,为此,美国还爆发了南北战争,林肯因为解放黑人农奴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绿皮书是政府就某一重要政策或

8、议题而正式发表的咨询文件,起源于英美政府。因为报告书的封面是绿色,所以被称为绿皮书。 绿皮书被视为政府对国民征询意见的一种手段。电影绿皮书,是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一本"黑人出行攻略". 故事内容很简单:托尼由于夜总会关门装修,也亟需一份工作。有个朋友建议他去参加一位音乐博士为了寻找司机所举办的面试。当他到达豪华公寓后,发现这位博士是个名叫雪莉的黑人古典乐钢琴家,钢琴家正需要一个司机,负责在他举办南方巡演时的接送工作。当然,两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隔离严重的南部地区,他们很容易身陷麻烦之中,但

9、托尼需要钱,而博士需要一个能照顾他的专业司机。给托尼付钱的唱片公司给了他一本"绿皮书"指南,上面列着当地黑人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因为很多旅馆和餐厅都是只限白人,在一路开车南下的过程里,截然不同的两人矛盾不断,引发了不少争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一起共渡难关。行程临近结束两人在观念上逐步达到统一,黑人白人和谐相处,雪莉学会了与人共处,与大家一起享受快乐,托尼的灵魂变得高贵,观念修养得到极大提升。 种族歧视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与凌辱。 在雪莉和托尼两人的公路旅行中,听到的"黑鬼"称呼,看到的黑人不能晚上出现在村庄,餐馆可以扣下黑人洗碗,黑人不能用屋里

10、的卫生间,不能和白人一起出现在高雅的餐厅里,这都是对黑人尊严的践踏。 众生平等,人生而平等,不是白色人种就是天生高贵,有色人种就是天生低贱。 人们印象中的黑人应该是粗俗、不修边幅,而主人公雪莉博士却住在像城堡一样的豪宅里,是一个拥有三个博士、会八国语言的钢琴家,有着良好的教养和学识。 人们脑海中的白人则应是西装革履,非常具有绅士风度,而另一名主角托尼却大腹便便,和一大家人挤在狭小的公寓里,会为了赚50美元而和别人比赛吃汉堡,碰到事情的处理方式往往是挥拳头,市侩而粗鲁。 为尊严而战,让人类精神高大。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曾评价雪莉博士说:"他精湛的技艺配得上神"

11、(His virtuosity is worthy of Gods)。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雪莉博士本应家喻户晓。但他一生低调私密。 雪莉博士为什么要去南方为白人演出?为什么受尽不平等待遇,还要给白人表演,跟白人握手? 故事发生的背景,1962年也是个奇妙的年份。196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随后美国也相继有30个州公布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法律条文,但这30个州中没有一个是南方(马里兰州以南)的州。在这之前的1962年,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而雪莉博士巡回演出要去的地方,就是问题最严重的南方各州。 雪莉博士就是要通过一场场表演来证明,有色人种并不低贱:他们一

12、样有礼貌,有才华,有涵养。 进行这么憋屈和危险的巡回演出,雪莉博士并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的兄弟姐妹,为了改变世人的观念。个人灵魂的贵贱跟肤色没有任何关系:一个白人也可能是个乞丐或小偷,内心卑鄙险恶;一个黑人也可以是个博士或医生,高尚而善良。 要改变人心,需要的不仅仅是天赋,更需要勇气。 因为他的目的就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改变人们的想法,这个社会推动不了的即使他力量微薄也要去做,雪莉博士是强大的,他可以放弃自己可以轻松得到的一切,为自己心中那一点光亮,为这个社会被黑暗遮挡的共容而努力,这本就是令人肃然起敬。 观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三 绿皮书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

13、配角的三个奖项。 今天,这部影片已在全国上映了。 诚挚地推荐给大家,真的很好看。 你不用管美国媒体的评价,你就从中国观众的角度看,就可以了。 在超级英雄3D电影满天飞的当下,这样本身就不贵的2D电影,真的是良心之作。 好电影一年看不了几部,去影院观看吧!跟我在我的破笔记本电脑上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可以用两个词概括:funny & touching. 幽默有趣,感人至深。 我永远记得大学时的系主任给我们上精读课时,跟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反差越大越是美。尤其是喜剧。一黑一白,黑的是拿到三个博士学位的钢琴演奏家,白的是连字都认不全的"白丁".反差如此之

14、大,两人三观碰撞出来的大火星子呼呼地冒啊!一个白人受雇于一个黑人当全职司机,现如今是很正常也很平常的事,但故事的背景偏偏设在1962年,那时,种族隔离制度还没有被废除各种反差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本着对大家负责的原则,我不能剧透,仅仅举两个反差的例子。 影片中的黑人钢琴家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坚决不肯降低专业水准,他只演奏古典音乐作品,什么李斯特啊,肖邦啊,根本不关心当时流行的黑人音乐,他也不关注流行音乐圈。但照常理来说,黑人最擅长的应该是爵士乐,这就是一种反差。所以,影片最后在那个黑人专属的小酒馆里,黑人钢琴家虽然打破自己的原则演奏了爵士乐,但他却特别开心。他对于自我身份的纠结得到了暂时的释

15、怀。爵士乐最大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大家看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个细节,酒馆里的表演者们先演奏了一个调,然后黑人钢琴家开始跟上,这就是知音,你起个头,给个调,我就可以跟你合奏了。 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吃肯德基炸鸡的那场戏,爆笑。时光倒退到上世纪90年代,要是中国的老百姓能吃上一顿肯德基,得高兴一个月,可以成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因为很贵!曾经一度,中国老百姓觉得肯德基也算是"高端食品"了。反差之下,在美国,肯德基不是什么高端食品,肯德基店也被认为是黑人常去的店。绿皮书中的黑人钢琴家是不吃炸鸡的,黑人不吃炸鸡,这本身就是一种反差。反而男主白人司机狂吃炸鸡,这也是一种反差。 炸鸡被提及两次。第二次在南方庄园,主人用炸鸡招待黑人钢琴家,他脸上的表情非常不自然。 "炸鸡",在影片中是有特定含义的。 男演员马赫沙拉-阿里,凭借这部影片刚刚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而就在两年前,他凭月光男孩获得了第89届奥斯卡的小金人,也是最佳男配角。厉害啊!演技真的是好!影片中的几段钢琴演奏场景,每一个场景,钢琴家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每到一个州,每到一个城市,遭遇都各不相同,这些遭遇会影响他每次演出的心情。作为一个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