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0199412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发展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发展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发展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发展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 吴家清+ 一、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理想的社会模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将其作为提高 党的执政能力的霞要内容,具有十分荤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H 益提高,目前正向着全面发展惠及1 3 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迈进。2 0 0 3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 0 0 美元,正在向30 0 0 美元的新目标跨越。世界历史 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一跨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 这个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社会协调有力,就能顺利实现现代化;反之,就可能会导

2、致各种 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徘徊不前,甚至动荡不稳。“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治国方 略,是对执政目标、历史使命认识的进一步明晰和深化,贴切地表达了我国人民群众美好的社 会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 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 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 会矛盾得以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瓦帮互助

3、、 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 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 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 内在地包含着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和日益健全,包含着社会的稳定有序。因为在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和谐的问题也在出现:地方血吸虫病等疫病死灰复燃,艾滋病、吸毒等现 象呈现蔓延之势,2 0 0 3 年发生的s A R S 事件,以及环境污染严重、地区

4、差距拉大、社会公平失 衡等等,引起r 我们的警觉。构建和谐社会,其实质就是要努力克服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束缚 以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弊病,为每一个中国人公正、自由、全面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形成发展 的社会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人人平等相处、互助互爱,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这也正符合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谐社会”与“小 康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小康”一词出自礼记,指社会生活水平的中等 状态,通常指家庭生活丰衣足食的、安然度日的状态。以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指按人口平 均国民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的物质生活状况。作为我国2 0 0 0

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 * 吴家清:广东商学院院长、教授。 3 0 1 的“小康社会”,是在1 9 8 7 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正式提出来的。2 0 0 2 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 又提出了全面发展惠及f 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包括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 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高等教育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目标。可 见,“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是相互交织、相瓦贯通的关系,如同一鸟两翼、一车两轮。“小康” 包含着“和谐”,“和谐”支撑“小康”。但是,“小康社会”主要是指经济战略上的目标,而“和谐社 会”则是指除了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只有两个社会目标相结合才是完美

6、的、理想的社会生活 模式。“小康社会”的发展带来_ r 经济的振兴和困家的富强,“和谐社会”的发展必将带来社会 的稳定和进步,为“小康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高等教育保证和政治牵引。“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从总体来看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内心世界三大矛 盾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发展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引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发挥经济、政治、高等教育多种因素 的共同作用,其I | 发展高等教育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强力引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民主建设,而民主建设需要高等教育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把发展

7、民丰放在优先位置。中国要成为世界大国就应该把成为民主 大国作为发展的基本取向,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f :不是要不要民主的问题,而是民主道路怎 么走的问题,换句话说,中国怎么样建设和谐社会的| 、n j 题就变成巾国怎么样走民主道路的问 题。民主观念不是与生俱米的,民主需要教育。人的思想、价值取向、行动和情感,是文化的产 物。文化对人类行为起着一种广义的控制作用,文化控制确定了人类行为,尤其是包括政治行 为在内的人类复杂行为的社会意义。人们只有具备J ,健伞的民主观念,才能“确定”他们的民 主实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有最大范围的民主主 体。然而,我国人民的文化

8、素质则小高。据统计,我国文舟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 “八五”期间,在全国人口中,占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地区才普及r 初等义务教育,占全国人口百 分之三十以上的地区才普及了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这种低程度的文化水平,决定了我国人 民在总体上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丰f :会主义民主观念。他们不町能都普遍具有自觉地积极参政、 议政和民主监督的强烈愿望,即使有这种自觉的愿望和要求,也往往会囚参政、议政和监督的 水平所限而流于形式。有很多民主的行为都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这样就往往分小清民主的 性质和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水平,就必须提高人民的社会 主义文化水平,而这需要迅速提高人

9、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及时把人民的民主思想和民主行为 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通过长期的耐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把他们自发的民主思想提高到 自觉的民主思想上来。党的儿次代表大会都有决议,提出r 具体的日标和要求,我们每个人都 应有学习社会主义文化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各级党、政领导都应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做好民 主教育的r T 作,把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到现代化的水平,使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文 化同社会主义最大民主范围相适应。对在未来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各级学校的 学生进行民主教育,则是发展民主的最主要方面。 2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高等教育 建设和谐社会重在历史性创新。现代

10、历史上那螳强国的兴起,无论是荷兰、英国还是美 国,很大程度上是在政治、经济和x 寸夕t - 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文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为_ r 建 3 0 2 设和谐社会,首先要考虑怎么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中实现最大创新。就目前而言,中国不 仅在体制方面,更为迫切而直接的是在科技方面亟待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离不开人,人才和 人的素质的竞争就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一般而言, 人人都具有创新潜能,这是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但这种潜能要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还取 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个体的身心素质,二是社会环境,三是教育。这些因素对人的创新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皆具有

11、双重性,既可以成为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可以成为抑制 甚至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利条件。在这j 个因素中,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开发人的潜 能,发展人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个最为主要的任务。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承担着传递人类 已有文化的功能,更莺要的是承担着发展人类创新能力、创造人类新文化的功能,即承担着继 承和创新双重历史使命。当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核心目 标,而高等学校更负有重要的使命。我国颁布的教育法就明确规定了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建设”。 3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建设

12、需要高等教育 精神文明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莺要标志,而且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 建设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政治 保证,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人民的觉悟、激发人 们的精神力量、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成一个整体。精神文明对伴随利:会转型和经济发展 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利益关系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动,进行规范或调节,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 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寓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为现代化建设 和综合围力的提高提供思想保证。如果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不能及时 引导

13、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不能及时规范和调节快速变动的社会关系,就有町能产生严苇的社 会问题而打断经济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重视学校德育在精神文明建 设中的特殊作用。市场经济给我f | 、j 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r 活力,人们的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积极作用足不言而喻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 不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例如,对经济利益的关注成为人们行动的主要目的和动因,人们关心国 家大事和民族命运少了,这对建没和谐社会是不利的。 三、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要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要做好以下几项丁作: 1 转变传统教育发展思想

14、,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 第一,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 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牛的注意力、记忆力、) I ! I l 察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 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 素,并目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上来。 第二,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做人”教育的核 心是教育学生如何i E 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 等方面的问题。教育只有真正树移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舰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 来,才能实现

15、培养具有高科技水平和高文化素养人才的培养日标,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 会的全面进步。 3 0 3 第三,转变以扩大规模为中心的思想,树立讲求质量效益与规模效益相一致的教育观念。 目前,各高校都要自觉地调整结构,正确处理数量、质量的关系,把提高质量放在第一位;自觉 运用经济规律,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提高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克服教 育部门的浪费现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使教育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2 重塑教育的社会功能,构建科学发展的教育运行机制 教育功能的发挥,是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式。然而,教育如何在软国力的提升过程中 发挥其社会功能呢? 这既需要从科学发展观

16、出发,对教育功能予以重新认识,更需要为教育功 能的发挥构建其良性运作机制,创设基础条件。 第一,科学发展的教育的社会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它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表现在政治方面就是社会公平、公正,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全体社 会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正是通过对个体施教功能的发挥,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精神与社 会政治意识的进步和发展。其次,表现在它选择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方面。再次,表现在教 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会对社会的各种政治变革产生重要影响,有力地促进社会各要素 和谐、平衡地发展,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平等。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为经济的发 展提供科技支持;通过思想理论研究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影响;作为调整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对 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产生促进和协调作用等。 教育的文化功能。首先要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弘扬新的人文精神,如关怀、理解、尊 重、平等、和谐等;其次要发挥其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促进价值观念的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