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19430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安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2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下列各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强调了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有机结合 B实现了“家天下”和“公天下”的有机结合C反映了相权削弱与君权加强的有机结合 D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3“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从宋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

2、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臣座位的变化 B儒家思想控制加强 C封建君主专制逐渐加强 D君臣关系的变化 4“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日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表明()A执政官掌握立法权 B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C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 D雅典民主制度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5“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下列各项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B美国建立共和制是一大创

3、举C小国大国都可以建立共和制 D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共和制6有资料显示,大英博物馆是国外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大英博物馆规模大,馆藏条件好 B英国人偏爱中国文物C在殖民扩张的历史上,英国殖民者的掠夺方式最野蛮D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也是英国对外殖民掠夺的见证7凤凰网评论说,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很容易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轮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谴责

4、。上述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体现的史观是() A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 B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C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819世纪前期,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走私大量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英国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搜刮大量财富 C打开中国市场 D建立世界市场9辛亥革命后,各省咨议局改为省议会,各省都督改称省长,中央资政院改为国会,中国实际上在实行没有君主的立宪政治。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中国毕竟因为这场革命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大门。该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

5、朝的统治 B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辛亥革命开启了民主法治的大门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020世纪70年代,大批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或提升双方外交关系。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中日建交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11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群与明清徽商关系密切。中国社科院吕政认为徽商衰落的原因有“官商勾结”、“买田置地”、“买官”。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这些最能说明 ()A封建社会政治腐败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C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实效 D商人从政是当时首选12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

6、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13与工场手工业时期由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相比,工业资产阶级管理着使用机器的企业,其总体产值高得多,生产程序严密得多,竞争程度激烈得多,因而他们也就更加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目光也更远大。可以说,工业资产阶级() A必将取代无产阶级而掌握政权 B必将取代原来掌权的贵族资产阶级 C具有更为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D代表全社会各阶级的共同利益14鸦片战争后中国部

7、分农产品出口情况如下类别1843年1860年增长生丝1 400担69 000担48倍茶叶13万担153万担11倍上述材料在本质上说明()A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出口量激增 B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受到了很大冲击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出现了根本变化 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得以最终形成15明代徐渭有这样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见该配诗画作是()A山水画,重视写实 B文人画,重视写意 C人物画,形神俱备 D风俗画,刻画习俗16“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

8、向东方转移。”对“这些根本性变化”理解准确的是()A发达国家的衰落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其根本原因 C中印将是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大的受益国 D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加强17“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此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地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这可能是恩格斯对哪一部著作的评价()A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物种起源 C雨果巴黎圣母院 D爱因斯坦相对论18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

9、反映了()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 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 C城乡差别的消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19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A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20我们大约很难想象20世纪初中国文人们的那份热切而痴狂的卢梭情怀。不仅社会契约论成为人手一册的福音书,卢梭之名更是具有非凡的意义。许多人纷纷以“中国卢梭”“亚洲卢梭”“卢梭门徒”自称。这表明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 A卢梭的思想占统治地位 B西学东渐,崇

10、洋媚外C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D全面批判中国传统文化21王韬、郑观应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所以都被称为“维新派”,主要在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都超越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他们的思想主张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下主张中最能够表明这一高度的一项是() A发展工业,振兴商业 B立宪法,开国会 C兴学校,废八股 D倡导变革,救亡图存22下面为1912年与1920年中国部分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统计表,从此统计表中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1912年1920年平均年增长率(%)棉纺织业纱锭数(枚)509 5641 598 074(1922年)12.1机器面粉业产量(万包)1 966(1913年)8

11、 316(1921年)19.8卷烟业资本额(万元)1381 68036.7电力业发电容量(千瓦)12 01329 60211.9机械采煤业矿产量(吨)416 5583 279 75729.4A.工业布局比较合理 B工业体系比较完 C轻重工业均有发展 D工业落后面貌改变23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国掌握了核武器,对于斗争中的各国革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是一个重大贡献。在核武器问题上,中国既不会犯冒险主义错误,也不会犯投降主义错误。”这说明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A维护国家主权 B支援各国革命事业 C加强第三世界国家团结 D维护世界和平事业24黄

12、宗羲晚年为人撰写的碑铭传状和致友人书中赞誉康熙帝为“圣天子”,称清朝为“国朝”,并使用清朝年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统治得到了汉族知识分子的认可 B康熙帝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C黄宗羲充分肯定君主专制制度 D清政府不再限制知识分子的言论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三大题 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28题15分。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陶片放逐法”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当时雅典政坛存在尼西亚斯和亚西比德两大政治势力,双方政见严重不合,斗争激烈,于是两人都希望借助“陶片放逐法”的威力驱逐对方。但这时出现了一个自称为“群众英雄”的许佩伯罗斯,他号召人们将尼西亚斯和亚西

13、比德两人一同逐出雅典,于是,在公民大会现场,尼西亚斯和亚西比德两派联合起来,将大多数的票投给了许佩伯罗斯,后者因而被驱逐出雅典。事后,雅典人认为“陶片放逐法”在这次事件中遭到了亵渎。材料二“水门事件”是美国的政府运作机制在建国以后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以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被捕。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盖开脱,先是坚持以行动出于国家安全为由否定这些行动的违法性,后来又企图利用任命大法官的机会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司法环境,但这两项行为终究

14、是徒劳的,1974年尼克松宣布辞职。班级 姓名 学号 座位号 材料三1871年,日本岩仓使团考察欧美宪政时认为,“德国比英法更有参考价值”,“英国为共和政体,权在议院,不适于日本德国情况与日本近似,其虽设议院,但贤明之皇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对普鲁士从“小国”走向“军事大国”的道路亦颇感兴趣。重点研究欧美各国宪法的木户孝允则断言“尤当取者,当以普鲁士为第一”。(1) 结合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雅典人认为“陶片放逐法”遭到了亵渎?(3分) (2) 结合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的政府运作机制”的重要原则是什么?(2分)据此分析为什么说“这两项行为终究是徒劳的”。(6分)(2) 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回答,德意志帝国宪法表明德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2分)为什么日本岩仓使团认为德意志的宪政之路最适合当时的日本?(6分)班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