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基础介绍[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193383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基础介绍[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检验基础介绍[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检验基础介绍[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检验基础介绍[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检验基础介绍[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基础介绍[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基础介绍[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验基础介绍,2010-3-15,检验的定义,检验就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 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关于检验的理解,在工业生产的早期,生产和检验本是合二为一的,生产者也就是检验者。生产和检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检验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质量管理发展过程来看,最早的阶段就是质量检验阶段。质量检验曾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都是在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这样认为,质量检验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这个“根”不扎实,全面质量管理这棵树的基础就不会巩固。 现代工业生产是一个极其复

2、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要绝对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就存在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很难设想,存在一个所谓理想的生产系统,它根本不会产生不合格品,则质量检验及其相应的机构就可统统撤消,实际上这种理想式生产系统是不存在的。,为了正确认识企业的质量检验,还必须澄清二个容易混淆的观念: 一个是认为产品质量是由设计和制造来决定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而对检验工作不予重视,甚至有所放松。 这种观念显然是不全面的。诚然,产品质量同设计和制造十分密切,但质量的最终形成,决不限于设计和制造这两个环节,决定于企业所有部门,其中包括质量检验部门的质量职能; 二是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从把关转到预防

3、为主, 要求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发生之前。而检验只不过是事后把关,因此有些企业认为检验是可有可无的,或者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 这种看法同样也是错误的,容易使人们的思想产生混乱,实质上这是如何认识“预防”与“把关” 的关系问题。预防为主是就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单纯的事后把关来说的。因为单纯的事后把关,只能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品,而不合格品即使被发现,其损失已经造成。因此,预防为主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决不是对立和矛盾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的, 前者应力求通过预防,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百分之百是合格品,避免或减少发生损失;而后者则是应该通过检验,严格把关,不使一个不合格

4、品流到下道工序或用户手中。,检验包括以下四项具体工作:,度量包括测量与测试,可借助一般量具,或使用机械、电子测量仪器 。 比较把度量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确定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 判断根据比较结果,判定被检产品是否合格,或一批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 处理对单件产品决定是否可以转到下道工序或产品是否准予出厂;对批量产品决定是接收还是拒收,或重新进行全检和筛选,质量检验必须具备下述条件:,要有一支足够数量的合乎要求的检验人员队伍; 要有可靠和完善的检测手段; 要有一套作为依据而又明确的检验标准; 要有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检验管理制度 。,检验的基本职能,(1)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

5、、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2)“把关“功能 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产品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料、法、环)都会在这过程中发生变化和波动,各过程(工序)不可能始终处于等同的技术状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销售、使用),严把质量关,实现“把关“功能。,(3)预防功能 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

6、用起预防作用。无论是测定过程(工序)能力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批数据或一组数据,但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这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过程(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过程的状态是否受控。如发现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出现了异常因素,需及时调整或采取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提高过程(工序)能力或消除异常因素,恢复过程(工序)的稳定状态,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3)预防功能(二) 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当一个班次或一批产品开始作业(加工)时,一般应进行首件检验,只有当首件检验合格并得到认可时,才能正式投产。此外,当设备进行了调整又开始作业(加工)时,

7、也应进行首件检验,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出现成批不合格品。而正式投产后,为了及时发现作业过程是否发生了变化,还要定时或不定时到作业现场进行巡回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3)预防功能(三) 广义的预防作用。实际上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序或入库前的检验,既起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前过程(工序)的把关,对后过程(工序)就是预防,特别是应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就能找到或发现质量变异的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就能改善质量状况,预防不稳定生产状态的出现。,(4)报告功能 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

8、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管理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质量检验的“三性”,建设“三性”是指检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这也是对检验 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十分重要 。,1.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是对质量检验最主要的要求,没有公正性,检验就失去了意义,也就谈不上把关的职能。所谓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是指在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时,既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独立行使产品质量检验的职权,又要坚持原则,不询私情,秉公办事,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2.检验工作的科学性:,这里说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手

9、段,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按照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客观地评价产品质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对检验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 对检验和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进行资格认证。 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和检验方面的规章制度。 要有明确无误的检验标准。 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高动态检测水平。,3.检验工作的权威性:,权威性是正确进行检验的基础。所谓检验的权威性实质上是对检验人员和检验结果的信任感和尊重程度。树立检验工作的权威是十分必要的,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我们当前许多企业的质俭部门和质检人员,缺乏必要的权威,因此检验监督工作很难进行,不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检验人员的话工人可以不听,检验部

10、门的决定,下面可以不执行,少数企业甚至出现生产与检验人员对立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是工厂十分危险的现象,但是作为检验部门的人员,必须以自己的能力树立足够的威信,让别人信服 。,检验的权威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来自检验人员过硬的思想和本领,这是在长期实践中,依靠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以及为企业和用户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具备令人信服的工作作风, 所出具的检验技术报告能得到生产和技术部门的信赖,能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能用准确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是从制度上明确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例如,通常许多公司规定,当操作工人违犯操作工艺规程时,检验人员有权责令其停

11、止生产,未经首件检查确认合格时,生产工人不得正式成批投产,如此等等。 三是企业领导,特别是最高领导者应该支持和尊重检验部门及其人员正确行使其规定的权力,产品的符合性判断(合格或不合格)由检验部门根据技术标准作出决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三检制:,所谓三检制就是: 1、实行操作者的自检; 2、工人之间的互检; 3、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二、签名制:,签名制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责任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入库和出厂,每完成一道工序,改变产品的一种状态,包括进行检验和交接、存放和运输,责任者都应该在相关记录文件上签名,以示负责。,三、追溯制:,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工序或一项工作,都

12、要记录其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及检验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在适当的产品部位做出相应的质量状态标志。这些记录与带标志的产品同步流转。产品标志和留名制都是可追溯性的依据,在必要时,都可搞清责任者的姓名、时间和地点。职责分明,查处有据,可以大大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产品出厂时还同时附有跟踪卡,随产品一起流通,以便用户把产品在使用时所出现的问题, 能及时反馈给生产者,这是企业进行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 。,五、不合格品管理 不合格品管理不只是质量检验也是整个质量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为了区别不合格品和废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合格品(或称不良品),其中包括废品、返修品和回用品三类

13、 。,不合格品管理中,需要做好 “三不放过”的原则,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过。因为不查清原因,就无法进行预防和纠正,不能防止再现或重复发生。 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惩罚,而主要是为了预防, 提醒责任者提高全面素质,改善工作方法和态度,以保证产品质量 。 不落实改进的措施不放过。不管是查清不合格的原因,还是查清责任者,其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改进的措施。 “三不放过”原则,是质量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这种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发挥检验工作的把关和预防的职能 。,两种“判别”职能:,符合性判别:符合性判别是指判别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即是否合格, 这种判别的职能是由检验员或

14、检验部门来承担 。 适用性判别:适用性是指适合用户要求而言的。人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完全合格的产品,用起来不一定好用,甚至完全不适用;反之,有的产品,检验指标虽不完全合格,但用起来却能使人满意。可能是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同,也可能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本身就不合理,或者有过剩质量。这类判别称为适用性判别 。由于这类判别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要求,因此检验人员、部门难于胜任。,基本检验类型,1.进货检验(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l): 2.过程检验(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l): 3.最终检验(FQC,finally quality contrl),按质量特性值划分,计数检查: 包括计件检查和计点检查,只记录不合格数(件或点),不记录检测后的具体测量数值。 计量检验: 计量检验就是要测量和记录质量特性的数值,并根据数值与标准对比, 判断其是否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