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7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18258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7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7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7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7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7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7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7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历史10月月考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六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西周春秋战国东汉唐中期至清末主要形式田邑实物实物与货币各半货币A.由田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拜财神的习俗浓厚,浙江拜范蠡为财神,安徽徽州拜管仲为财神,江西拜关公为财神。这些,朝廷不但认可,还给予支持。这反映出A.朝廷不反对宗教信仰 B.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C.朝廷藉此强化忠君思想D.商人

2、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3.“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材料反映出景德镇()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B.制瓷工艺导致瓷业生产分工细致C.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提高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4.沈括作戏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司马光也有都门诗:“红尘昼夜飞,车马古今迹,独怜道旁柳,惨淡少颜色。”下列选项反映材料中诗作主题的是( ) A.宋代存在空气污染问题B.宋代城市商业繁荣C.宋代能源结构有根本变

3、化D.宋代民族融合加强5.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视图缓解名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6.1867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可见,

4、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A.外资入侵的危害性B.工业时代的必然性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7. 观察下面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主要外部因素是(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很多奖励实业的法令C.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8.“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

5、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9.1991年2月,解放日报先后发表四篇署名“皇甫平”的社评,社评高举改革开放大旗,指出“我们如果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随即,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纷纷发文,对“皇甫平”的观点进行指责和围攻。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未确立B.尚未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共识C.仍然坚持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D.苏联解体影响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10.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下列属于报道这一事件的文章标题是A.标准只有一个、迈向科学发展的春天B.要敢闯、扭住中心不放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D.评“左

6、”比右好、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11.电视剧金婚中有这样的情景:人们办事、见面、开会、住宿,甚至集体吃饭都要先背毛主席语录。这一情景应该发生在A.“大跃进”时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12.1926年12月,有戏报鼻祖之称的罗宾汉在上海创办,该报内容兼电影、戏曲、演艺之类,后改为专业的戏剧报,每期都有关于戏剧界的掌故、趣闻、轶事和名角的花边新闻,得到广戏迷和普通百姓的喜爱。该报A.推动了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B.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直接产物C.是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喉舌D.说明近代上海传统文化的繁盛13.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

7、点云影;叶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A.公共汽车B.飞机C.火车D.轮船14.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 )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B.女性在辛亥革命中作出了贡献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15.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

8、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16.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17.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

9、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18.17、1832年议会改革后,英国政府改变了一系列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例如1846 年废除了对贵族有利的谷物法,1849 年废除航海条例等。改变这些政策( )A.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B.大大便利了英国向世界输出资本C.表明英国对经济的管制全面加强D.提升了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19.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战争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化D.第一次世界大战20. 大卫休谟指出:“人民并

10、不一定要受规章和管理机构的约束,而是受他们自身利益的支配他们的贪婪一定不能得到满足,他们的野心必然超出限度,而他们全部的恶习必定会有利于社会公益由于各种各样的利益,各种各样的个人利己主义的吸引,能够产生一种新的社会和谐。”这表明休谟( )A.强调“人民主权说”B.信奉经济自由主义C.赞同无产阶级革命 D.主张国家干预经济21.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2.25、20

11、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以下关于“技术统治”的正确认识是( )A.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B.“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C.“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23. 资本主义4.0:一种新经济的诞生的作者卡列茨基认为,面对经济危机,民众普遍认为:未来会也应该比过去更美好。自1825年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历了三次较大变革发展,据所学知识推测,作者所指的第二次变革应是( )A.理性主义的确立 B

12、.自由资本主义的确立C.“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D.货币主义的确立24.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践踏农田,用来讽刺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政策。这说明A.内战后南北矛盾没有彻底消除B.政策导致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C.农业调整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D.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导思想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2月1日,万里说:“包产到户不同于分田单干。包产到户仍然是一种责任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是搞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根据万里的指示,一篇名为“联产计酬好处多”的文章在1980年

13、4月9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上全文刊登。文章登出之后,反响十分强烈,大部分是赞成的,但是,很多人仍对包产到户怀有疑虑。1980年春天,内部刊物农村工作通讯第2期上发表的分田单干必须纠正一文,指责包产到户是“分田单干”,违背了党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 摘编自葛福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轨迹与未来走向 材料二1980年以前,70%以上的劳动力都集中在第一产业;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例开始减少,但1990年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仍有60%。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快速发展,但其比重低于其他产业,1990年为18.4%,之后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速。1994年,二、三产业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22.7

14、%和23%,第一产业为54.3%。19781996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从占总数的70.5%下降到50.5%,平均1年下降1个百分点。 李京文国民经济管理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1998年增加到2162元。1978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7.9%,比同期农业发展速度快1.4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增长到2006年的3587元。 曾昭春、张浩杰、梁永国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历史和现状评价及展望 (1)材料一中万里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包产到户受到指责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二包含了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