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173201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6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专题6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专题6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专题6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专题6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6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6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6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课堂达标训练,专题训练,知识结构,考点 一 汽化和液化 1物质由_态变为_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_态变为_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_热,液化过程要_热 2汽化有_和_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_,_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_下,在液体_和_同时进行的_的汽化现象 两种方式的异同点如下表:,液,气,液,吸,放,蒸发,沸腾,液体表面,一定温度,内部,表面,剧烈,气,缓慢,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其高低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_。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_的高低; (2)液体_的大小;(3)液面上方_的快慢蒸发有_作用 5沸

2、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_; (2)能继续_. 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 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1)_, (2) _。,沸点,高,沸点越高,沸点,吸热,不变,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制冷,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温馨提示 1.汽化不能写作“气化”,水蒸气不能写作“水蒸汽”. 2.“ 白气”不是水蒸气!是小水珠!水蒸气是气体,用眼睛看不到。 3.理解沸腾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解题时很多同学常忽略是否能继续吸热这一条件,导致判断错误。 考点二 升华和凝华 7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_态叫升华,物质由_态直接变为_态叫凝华升华过程要_热,凝华过程要_热 8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灯丝变细,冰冻的

3、衣服变干 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雪、冰花、雾凇,气,固,吸,气,放,(2013临沂)如图所示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解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小冰晶;露珠是水蒸气放热后液化形成的;冰山是水放热后凝固形成的;雪是凝华形成的,所以B选项正确 答案:B,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_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_的(填“上”或“下”). (2011济宁)如图所示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液化,下,解析:A选项中是由于水蒸发吸热所致;B选项中水烧开冒出的“白气”是从壶中汽化出来

4、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放出热量液化而成的小液滴;C选项中雪在低于0的环境中发生了升华现象,直接从固态变成了气态跑到空气中去了;D选项中湿衣服变干是水发生了蒸发,属于汽化现象 答案:C,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C,(2013烟台)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来完成实验 (1)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填“a”或“b”) (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 点是_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选“A”或“B”),(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 解析

5、:水沸腾时,水迅速汽化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所以a是水沸腾时的情景;从温度计示数可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103 ,沸点高于100 的原因可能是水上方的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从装置可看出,A装置上方有盖,它可以使水表面气压略高于外界的大气压,加盖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但这样做使水表面气压不等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1)a (2)103 A (3)A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B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

6、沸腾时,改用“小火”能更快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改用“小火”,C,1.(2013扬州)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电冰箱是利用制冷物质迅速蒸发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升高,使食物容易被煮熟,C,D,3.(2013

7、芜湖)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4.(2013呼和浩特)冬天,小明同学自己用手把校服洗净,拧过后,为了使洗过的校服尽快变干,他想到了一些办法例如:太阳晒、火炉(火炕)旁烤、搭在暖气(地暖)上、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将衣服展开(挂在衣架 上)除上述事例之外,请你帮他再想出四种在屋子里有效可行的办法: (1)_; (2) _; (3) _; (4) _.,用洗衣机甩,拿在手里甩,用干毛巾吸水,用电熨斗熨或用电吹风吹(只要合理即可),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分值:100分 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1聊城)

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早晨,麦田里白雪消融 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莹 C深秋,操场上轻霜涂抹 D严冬,池塘里厚厚寒冰 解析: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选B. 答案:B,2(2010中考变式题)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解析:汽油很容易汽化,加油站附近空气中的汽油含量相对高些,又因其极易燃烧,所以在加油站通常有“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标语 答案:A,3(2010中考变式题)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

9、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 解析:A项中的物态变化是凝华;B项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液化;D项是凝固,都是放热物态变化;C项是升华,是吸热物态变化 答案:C,4(2010中考变式题)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解析:冰雕会发生升华现象,所以会逐渐变小;戴眼镜的人从

10、室外走到室内才会出现“白雾”,因为室内较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小水珠;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雪熔化成水,水凝固成冰 答案:A,5(2010中考变式题)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解析:“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都出现在窗户内表面 答案:B,6(2012中考预测题)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 B石棉网的作用是

11、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C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盘子里放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知识,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了水的蒸发,这是汽化;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烧杯里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盘里放冰块可以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所以本题答案为C. 答案:C,7(2011滨州)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水的饮料瓶子加盖 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 D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解析:考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要想加快蒸发就要提高液体的温度,D项属于此措施;A、B、C都是用减小

12、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来减慢蒸发 答案:D,8(2012中考预测题)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蒸发,后沸腾 解析:由题意可知,先通过太阳照射使液态 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然后气态的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遇冷形成液态的蒸馏水,是液化,故应选A. 答案:A,9(2011连云港)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气象部门多次用火箭弹向适当云层中抛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

13、在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液化 D熔化 解析:干冰是一种极易升华的固体,在人工增雨时,干冰升华,通过升华吸热来降低高空中的温度,使水蒸气液化,进行降雨 答案:B,10(2012中考预测题)制糖工业中,一般用沸腾的方法去除糖汁中的水分但在加热时,必须确保糖汁的温度低于100 ,否则会影响糖质为此,你将建议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 A用“文火”给糖汁缓慢加热 B用“猛火”快速加热,缩短加热时间 C设法增大糖汁液面上的气压 D设法减小糖汁液面上的气压 解析:减小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使水的沸点降低,使水能在低于100 时沸腾,这样既能除去水分,糖质也不会受影响 答案:

14、D,11(2012中考预测题)在大烧杯中放入水,再将一个装水的试管放入烧杯内,如图所示,然后给烧杯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 A不会沸腾 B会沸腾 C全变成气态 D凝固成冰 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吸热,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始终保持100 ,试管中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从烧杯中吸热,因此不能沸腾 答案:A,12(2012中考预测题)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B90 的水也可以沸腾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在敞开盖的锅中烧水到沸腾,再用猛火加热,水温会升高 解析:综合考查了热学知识:冰可以发生升华变成水

15、蒸气;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90 的水也可能沸腾;从冰箱拿出的啤酒瓶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子会液化形成小水珠;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3(2010中考变式题)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_,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极易发生_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解析: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题意已解释了有关知识 答案:较低 较高 液化,14(2011福州)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