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17317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学年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浠水实验高中2017年高考仿真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 64 Ce 140第卷(选择题 共126分)一、本卷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内某些化合物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是真核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 HC03主要决定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 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2.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A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B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

2、受粉植物C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其含过氧化氢酶D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B. 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属于基因突变C. 由环境诱发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D. 三倍体植物产生的配子有50%可育4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测得某一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时细胞内DNA、RNA、蛋白质含量比值的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含量均增加B生长素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复制和表达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应

3、的实验结果一定不相同D该实验可以用来探究促进细胞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5雪灾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雪灾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数量将增多B折断的树枝中的碳元素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外界环境 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传递的是物理信息D受灾后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6. 某二倍体植物掌形叶(M)对圆形叶(m)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现有一掌形叶抗病突变体,其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通过与图丁所示植株杂交所得F1性状分离比分析判断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假定甲、乙、丙、丁的其他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当控制某

4、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1:1,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B. 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2:1,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C. 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3:1,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D. 掌形叶抗病与圆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2:1,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7“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B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符合“低碳经济”D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常用于棉、麻、纸

5、张和食品的漂白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B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C纤维素不属于营养物质,对人体没有任何作用DC2H6O和C4H10都有2种同分异构体9LiOH常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业上常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电源的负极B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C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D外电路中每通过0.1 mol电子,生成1.12 L氢气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

6、蓝色淀粉没有水解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应C向1.0 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溶液呈黄色NaHCO3溶液呈碱性D相同的铝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且c(H+)=1 molL1的盐酸、硫酸反应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可能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11向铝土矿(含Al2O3、FeO、Fe2O3、SiO2)中加入适量硫酸溶液,分别取浸取液并向其中加入(通入)以下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A通入过量H2S:H+、Fe2+、Al3+、SO42B通入过量氨气:NH4+、AlO2、OH、SO42C加入过量NaOH溶液:Na+、AlO2、OH

7、、SO42、SiO32D加入过量NaClO溶液:Fe3+、Na+ 、ClO 、SO4212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最高正化合价:YX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YZC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X的酸性最强D若X、Y、Z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3,三种元素两两之间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13已知25时,CH3COOH、HCN和H2CO3的电离常数如下表:CH3COOHHCNH2CO3K=1.75105K=4.91010Ki1=4.3107Ki2=5.6101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CN+H2O+CO2=

8、HCN+HCO3B25时,反应CH3COOH+CNHCN+CH3COO的化学平衡常数为3.57104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HCN溶液,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NaCN混合溶液中:c(CH3COO)c(CN)c(OH)c(H+)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的0分。14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处于n2能级的氢

9、原子可以吸收一个能量为3eV的光子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是不可见光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出4种频率的光子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可能大于13.6 eV15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xt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与AB平行,CB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t2时间内甲和乙的距离越来越远B0t2时间内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始终不相等C0t3时间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D0t3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16. 某住宅区的应急供电系统,由交流发电

10、机和副线圈匝数可调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组成,发电机中矩形线圈所围成的面积为S,匝数为N,电阻不计,它可绕水平轴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连接降压变压器,滑动触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R0表示输电线的电阻,以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为计时起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发电机线圈某时刻处于图示位置,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瞬时值最小B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C当用户数目增多时,为使用户电压保持不变,滑动触头P应向下滑动D当滑动触头P向下移动时,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将升高17.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块A和B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

11、水平传送带上,水平轻绳一端连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B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均为。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系统达到稳定后,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 )18. 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卫星甲、乙、丙在如图所示三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甲和乙的运行轨道在P点相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突然变为原来的倍,那么赤道上的物体将会“飘”起来B卫星甲、乙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卫星甲的周期最大 D三个卫星在远地点的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19如图所示,带电小球Q固

12、定在倾角为的光滑固定绝缘细杆下端,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M穿在杆上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A、B间距为L,C是AB的中点,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小球在B点时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mgsin C小球在C点时速度最大D在Q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20图甲为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的正三角形导线框abc,磁场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abca的方向为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为安培力的正方向。关于线框中的电流I与ab边所

13、受的安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图中不考虑2 s末线框中的电流及ab边的受力情况),下列各图正确的是()21.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m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2kg的小球A。半径R0.3m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在P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也为m=2kg的小球B。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两小球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现给小球A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50N。(取g=10m/S2)则( )A把小球B从地面拉

14、到P的正下方时力F 做功为20JB小球B运动到C处时的速度大小为0C小球B被拉到与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时,sin=3/4D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时小球B的机械能增加了6J第II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1)做本实验时_(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如图所示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图中0、1、2、3、4、5、6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标出的计数点,用刻度尺测得: 那么:(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在计时器打出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2_m/s。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_m/s2。23 (9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其中RT为热敏电阻,电压表量程为3 V,内阻RV约10 k,电流表量程为0.5 A,内阻RA4.0 ,R为电阻箱。(1) 该实验小组首先利用该电路进行描绘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不同情况下电压表示数U1、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的阻值R,在IU坐标系中,将各组U1、I的数值标记在相应位置,描绘出热敏电阻的部分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