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7(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17213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7(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7(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7(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7(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7(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7(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17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1下列叙述中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自由组合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2大量事实证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平行关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推测(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C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3调查发现两个家系都有单基因遗传病甲(相关基因用H、h表示)和乙

2、(相关基因用T、t表示)的患者,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10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D若9与10生育一个女儿,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94一种鱼的雄性个体不但生长快,而且肉质好,具有比雌鱼高得多的经济价值。科学家发现这种鱼X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D、d,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若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可以选择的杂交组合为( )AXDXDXDY BXDXDXdY CXDXdXdY DXdXdXDY5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

3、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6猫类中有一种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型有红色(XA_)、黑色(Xa_)、花斑色(XAX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所生母猫均为花斑色B花斑母猫与红色或黑色公猫交配,均可生出红色母猫C花斑母猫与红色或黑色公猫交配,所生公猫一定不是黑色D黑色母猫生出花斑母猫和黑色公猫,小猫的父亲一定不是同一只公猫7果蝇的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

4、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AAAaaa雄性有斑有斑无斑雌性有斑无斑无斑现用无斑红眼()与有斑红眼()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有斑红眼()、无斑白眼()、无斑红眼()、有斑红眼()。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的精巢中可能存在含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B与有斑白眼雄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果蝇C亲本无斑红眼()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D与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88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A.31B.53C.133D.719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

5、,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概述为( )A.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10菠菜的阔叶和窄叶是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阔叶对窄叶为显性。要判断阔叶和窄叶基因位于片段上还是片段上,现用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雌性为阔叶,雄性为窄叶;雌性为窄叶,雄性为阔叶,可推断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 B或; C; D;11如图所示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6、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填“X”“Y”或“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填“X”“Y”或“常”)染色体上。(2)2的基因型为_,3的基因型为_。(3)若3和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4)若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5)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的概率是_。12在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为研究卷刚毛性状出现的原因及传递规律,将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其表现型及比例为直刚

7、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1) 根据以上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直刚毛和卷刚毛由_对等位基因控制,理由是_。(2) 若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要快速繁殖出卷刚毛雌果蝇,采用的最佳方案是让_雌果蝇与_雄果蝇杂交。 (3)上述杂交结果表现为性状与性别相关,但无法确定控制直刚毛和卷刚毛的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同时位于X、Y染色体上。现有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雌果蝇、卷刚毛雄果蝇四种纯种果蝇,可选择表现型分别为_的雌果蝇和_雄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若杂交后代_,则表明控制刚毛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_ _,则表明基因同时位于X、Y染色体上。第一轮(17)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答案1A 2C 3C 4D 5A 6A 7A 8C 9A 10B11(1)常X(2)AaXBXbAAXBXb或AaXBXb(3)1/24(4)1/8(5)3/1012(1)一杂交结果F2中直刚毛卷刚毛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F1(F1直刚毛)卷刚毛(3)卷刚毛直刚毛雌果蝇全为直刚毛、雄果蝇全为卷刚毛雌、雄果蝇全为直刚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