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无效 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操作规程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操作规程 GC/DL31.13 -2010 第一炼钢厂 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炼钢厂 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 2010.02.25 发布发布 2010.03.01 实施实施 受控状态受控状态 受受 控控 受控编号受控编号 持持 有有 者者 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打印无效 目 录 目 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浇注前的准备 3. 浇注操作 4. 标识 5. 质量记录 附件 A:钢种及温度制度 附件 B:拉速及工艺制度 附件 C:连铸机基本技术参数 2010 0 0 毕 胜 吴安民 姜文宝 王会民 2010.03.01 2006 2.10 条 第 9 页 吴 鹏 吴安民 姜文宝 张晓军 2008.05.28 2006 2 全部 胡永才 吴安民 李 健 唐律今 2006.06.15 2004 1 全部 胡永才 孙启斌 李 瑛 刘 勇 2004.07.06 2004 0 0 胡永才 孙启斌 李 瑛 刘 勇 2004.02.20 版本 修订 修订页 起草人 负责人 审 核 批 准 实 施 提出单位:技术中心 起草单位:第一炼钢厂 提出单位:技术中心 起草单位:第一炼钢厂 打印无效 GCDL31.13-2010 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 第 1 页 共 9 页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连铸机生产的工器具准备、中间包机构安装及烘烤、钢的浇注、铸坯缓 冷保温等技术操作和工艺制度。
本规程适用于大连金牛一炼钢二机二流小方坯连铸机生产 2 浇注前的准备浇注前的准备 2.1 工器具及相关工作的准备 准备浇注用的保护渣、稻壳、中包覆盖剂、Φ6mm,Φ8mm 烧氧管、堵锥、冷料、长水 口、托架、撬棍、石棉绳、热电偶及取样器等有关工器具 2.2 中间包塞棒安装 2.2.1 将塞棒操作机构的开度指示标定在中间位,并锁定手轮; 2.2.1.1 将塞棒放在水口,并将连接芯棒放在横臂叉钳内; 2.2.1.2 拧松横臂螺母,固定横臂; 2.2.1.3 先拧塞棒的下部螺母,与横臂下沿贴紧,调整塞棒,使塞棒与水口中心线重合, 然后做啃里调整,啃头 3~5mm,预紧上螺母,手动进行塞棒打开和关闭的动作; 2.2.1.4 关闭塞棒,将塞棒的上部螺母拧紧; 2.2.1.5 在中间包吊运时,必须将塞棒置于关闭位 2.3 水口烘烤 2.3.1 水口烘烤炉用于烘烤浸入式水口,由烘烤炉炉体、炉盖、烧嘴、及相关的管路阀门 等组成该炉为圆形,一次可烘烤六个水口,在炉子的下部沿炉子内璧切线方向对称布置 两个烧嘴,使炉内形成旋转气流,强化对流传热,使炉口受热均匀水口烘烤炉使用的燃 料为发生炉煤气(热值为 6.27MJ/Nm3),助燃空气采用压缩空气经减压后使用。
炉体、炉盖采用轻质耐火浇注料 2.3.2 水口烘烤炉参数 烘烤温度:从 20℃加热到 1100℃ 烘烤时间:240min 每炉烘烤水口个数:6 烧嘴数量:2 发生炉煤气热值:6.27MJ/m3(标准状态) 烧嘴发生炉煤气耗量:60m3/h(标准状态) 烧嘴助燃空气量:78 m3/h(标准状态) 压缩空气压力:0.2MPa 打印无效 GCDL31.13-2010 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 第 2 页 共 9 页 2.3.3 点火操作 2.3.3.1 将压缩空气球阀打开一半,打开压缩空气球阀吹扫炉子 1~2min,然后关闭阀门; 2.3.3.2 在水口烘烤炉内放入火种(占油的抹布,燃烧的木材等) ; 2.3.3.3 水口烘烤炉有两个烧嘴,先点 1#烧嘴缓慢打开发生炉煤气 5 球阀,发生炉点燃后, 再缓慢打开空气球阀,形成稳定的火焰后,方可点 2#烧嘴,点火步骤同 1# 烧嘴; 2.3.3.4 首次使用时,应先对水口烘烤进行烘炉; 2.3.3.5 烧嘴都点燃后,待炉温升到 700℃后,再放入水口进行烘烤; 23.3.6 烘烤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调节煤气, 空气量的大小, 以调节水口的烘烤速度; 2.3.3.7 首次点火时若没有点着,应立即关闭煤气及压缩空气。
再打开压缩空气阀门吹扫炉 内,确保炉内没有煤气再进行点火操作 2.4 熄火操作 当水口烘烤炉停止使用或检修时,进行熄火操作熄火时应先关闭一个烧嘴,再关闭 另一个烧嘴,关闭顺序如下: 关闭发生炉煤气球阀→关闭压缩空气球阀 2.5 结晶器液位标定 2.5.1 低液位标定:将标定试样置于距离结晶器铜管上口 200mm 处,按操作箱上的低液位 标定按钮,等待指示灯长亮时间保持 3 秒左右 2.5.2 高液位标定:将标定试样置于距离结晶器铜管上口 50mm 处,按操作箱上的高液位标 定按钮,等待指示灯长亮时间保持 3 秒左右 2.5.3 每次更换结晶器必须重新进行液位标定 2.5.4 标定液位时必须把结晶器盖板清理干净,避免杂物滑入结晶器与标定试样之间影响 正常标定 2.5.5 更换结晶器当班班长要把卸下的得铯源立即放入铅桶,不得用眼睛直视放射源,放 射源不得冲着有人的方向,铯源接收器及相关的线头注意保管到安全位置 2.6 连铸机的整体检查确认 2.6.1 钢包回转台:检查回转台运行是否平稳、灵活、有无卡阻等异常现象,紧急情况启 用事故按钮 2.6.2 检查常水口机械手是否灵活,确认氩气是否流通,检查配重是否到位。
2.6.3 中间包车:确认轨面上不得有异物,装置安全可靠;中包车运行是否平稳,按钮操 作是否正常;确认事故闸板操作系统正常,要求动作灵活、无任何卡阻现象,液压缸管路 无泄漏现象;在中包吊运过程中,必须将塞棒处于关闭状态,中包内清洁无杂物;检查中 打印无效 GCDL31.13-2010 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 第 3 页 共 9 页 包塞棒的安装, 塞棒尖保证完好无损, 开启度不得小于20mm, 塞棒实际总行程保证在70mm 以上;检查中包上水口与结晶器的对中情况,若不对中,按操作箱上“伸出” 、 “返回”按 钮及时进行调整;中包烘烤按照小火、中火、大火的顺序进行,总的烘烤时间视情况一般 不得少于 3 小时,注意随时检查上水口下抽气管道的畅通 2.6.4 结晶器及振动装置:按下振动按扭,观察振动装置运行是否平稳、均匀,有无杂音 及偏振现象;检查结晶器进、出水管路密封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渗、漏水,结晶器壁有无 划痕、粘铁及凹凸等;将中包车开到浇注位检查结晶器铯源及接收器工作是否正常,铯源 接收器接线安装要防潮、防烫 2.6.5 二次冷却系统:检查二冷喷淋管要求连接完好、喷嘴安装齐全无堵塞,喷水流畅雾 化程度良好,喷嘴纵向必须在一条直线上,横向不得有偏差,喷嘴喷出水雾垂线与铸坯切 线垂直;开浇前对结晶器足辊进行检查,若足辊不转或有冷钢粘结对此结晶器必须更换; 对二冷各弧段内的支撑辊、喷淋管也要进行仔细检查,及时处理堆积的氧化铁、冷钢等易 造成铸坯划伤的隐患。
2.6.6 拉矫机:检查拉矫机连接部位紧固,冷却水及液压管路畅通 2.6.7 引锭杆及存放装置:检查引锭杆有无变形,送辊转动灵活、无卡阻,插销是否锁紧; 2.6.8 中间包烘烤装置:检查各管路系统有无泄露、风机系统良好,阀门完好,风机运转 正常后开启煤气阀门,人工点燃煤气,待烧嘴砖见红时再调节煤气比例,各结构件无开焊、 损坏现象 2.6.9 输送辊道:确认辊道链条无扭曲且松紧合适,减速机、电机、辊道地脚螺栓紧固 2.6.10 火焰切割机:检查能源介质箱各阀门、仪表、管件密封良好,无泄露;手动行走灵 活,无卡阻 2.6.11 横向移钢机:检查行走倒轨、齿条有无阻碍,齿轮、齿条啮合是否良好;单体调试 遵守以下规定:先手动、后电动,先点动、后连续,最后自动往返操作 2.6.12 翻钢机:检查个连接螺栓是否紧固,液压系统管路、阀门是否开启;翻转轨道、翻 转机构转动是否灵活 2.6.13 冷床:确认液压系统正常,动、定齿条无变形、错位现象,运转正常 2.6.14 试样推钢机:检查个连接紧固,液压系统正常,小车车轮、拨爪转动灵活,拨爪无 变形 2.7 主控室的确认 生产前,大包台、中包台、拉矫室、出坯室、将所辖范围确认无误后上报主控“正常” , 如有故障及时联系机、电相关人员;班长必须要求主控工确认结晶器水、设备水及二冷水 打印无效 GCDL31.13-2010 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 第 4 页 共 9 页 运行正常,电磁搅拌水流量正常,压力是否达到生产需要;确认二冷风机,液压、氧气等 各能源介质的正常。
2.8 送引锭 2.8.1 开浇前必须提前 40 分钟上引锭,保证运行平稳无任何卡阻 2.8.2 将操作箱上的工作制度转到“送引锭”状态,操作权转到“拉矫台” ,使用自动送引 锭,并事先观察拉矫机矫直辊和拉坯辊是否抬起到位 2.8.3 送引锭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为保证安全,严禁任何人员位于引锭杆的通道及二冷室 内以免引锭杆滑下伤人 2.8.4 引锭头到达二冷室后,将操作权转到二冷室手操盒,装上引锭帽,按点动按钮点动 向上送,观察引锭帽的运行中保证平稳,防止划伤结晶器 2.9 开浇前的准备 2.9.1 引锭送好后,用石棉绳封好引锭帽四周,四周放入适量冷料 2.9.2 确认无误后将主操权转到“中包台” ,将工作制度顺时针方向转至“浇注准备” ,并 检查起步拉速是否设定完毕 2.9.3 按连铸机标准化操作选择好适应钢种的配水曲线,开浇前对二冷各段水量进行试水 检查;主控工确认二冷配水处于自动状态,曲线正常 2.10 保护渣的烘烤 2.10.1 烘烤时间≥2 小时 2.10.2 烘烤温度:85-95℃ 2.10.3 水份≤0.5% 3 浇注操作 3.1 大包上台前的准备 3.1.1 严格按规定停止对中间包的烘烤,将烘烤烧嘴升起,班长要指挥开浇工配合烤包工对 塞棒机构进行最后的检查和紧固,确认塞棒处于关闭状态。
3.1.2 将中包车开到浇注位之后,待中包车停稳后,检查水口对中及调整钢包高度,确保 浇注过程水口深入液面 100~125mm,主控工要将中包电子称清零 3.1.3 挂外挂水口后精确调整,确保水口垂直 3.1.4 各流开浇工将自动控制伺服电机安装至塞棒机构,连接数据线进行手动调整至工作 位 3.2 大包台操作 3.2.1 当大包吊运至回转台后面,大包工要及时测温,进行吹氩调温,至上台温度加入 2~3 打印无效 GCDL31.13-2010 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 第 5 页 共 9 页 袋炭化稻壳,将大包吊运到回转台横臂 3.2.2 将测温枪备好,并插上热电偶测试温度表正常,同时备足包把、中间包覆盖剂、稻 壳、热电偶等消耗品,开浇时按照钢种要求控制好中包温度 3.2.3 中包钢水 4t 时加入覆盖剂,冲击槽加 2 袋,浇注槽加 4 袋,连浇可视情况随时补加 覆盖剂熔化后加入炭化稻壳(超低碳钢不加稻壳) 3.2.4 大包工旋转横臂时要明确旋转的指示方向;大包无法自开时,大包工要及时烧氧引 流 3.2.5 大包工在每炉浇注中期使用取样器进行中包的取样,取样器插入深度 25cm 左右,插 入时间保持在 8~10 秒钟。
3.3 中包台浇注操作 3.3.1 开浇前将工作制度转至“浇铸”位,指示灯亮 3.3.2 密切关注中包吨位、温度,中包达到 3t 后方可开浇 3.3.3 压把开浇时,开浇工尽量将流数控制在 3~4 流范围内,停顿时间控制在 3 秒,起步 拉速定为 0.5 米,当操作箱面板上的液柱显示达到 10~20%,即可启动拉矫,同时开浇工进 行稳流,控制住液面后视情况可转为自动浇注 3.3.4 保护渣加入要保证少加、匀加、勤加,不得裸露钢液、不得红渣操作; 3.3.4 拉坯制度参照附表 A、B 3.3.6 主控人员注意通报中包温度的变化,通报中包开浇时间,监视各类报警信息的出现, 并对变频器出现故障后从微机上进行点击复位 3.4 拉矫及火切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