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11999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老师编辑马鞍山二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测试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6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t非常非常小时,v=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 速度,该定义采用了微元法 C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核心方法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

2、数学演算)结合起来, 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来 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能通过现代的实 验手段直接验证2、t=0时刻一质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时间t内相对初始位置的 位移为x 如图所示,与t的关系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 t=2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 A8m/s B6m/s C4m/s D2m/s3、如图所示,穿在一根光滑固定杆上的小球A、B通过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 连接,杆与水平方向成角,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 夹角为,OB绳沿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 B、B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

3、用 C、A、B的质量之比为tan:1 D、A、B的质量之比为1:tan4、一物体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减速运动此 过程中物体速度的平方和上升高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取h=0处为重力 势能等于零的参考平面,则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随高度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5、轻杆的一端固定一光滑球体,杆的另一端O为自由转动轴,而球又搁置在光滑斜面上.若杆与墙面 的夹角为,斜面倾角为,开始时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且+90,则为使斜面能在光滑水 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球体离开斜面之前,作用于斜面上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及轻杆受 力F1和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

4、是( ) A.F逐渐增大,F1逐渐减小,FN逐渐减小 B.F逐渐减小,F1逐渐减小,FN逐渐增大 C.F逐渐增大,F1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增大 D.F逐渐减小,F1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减小6、一倾角为30的斜劈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沿斜劈匀速下滑。现 给物体施加如图所示力F,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斜劈仍静止, 物体加速下滑,则此时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 ) 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7、如图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 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夹角为1, 绳子张力为F1;将绳子B端移至C点,等整个

5、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 绳子间的夹角为2,绳子张力为F2;将绳子B端移至D点,待整个系 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3,绳子张力为F3,不计摩擦, 则( ) A1=2=3 B1=23 CF1F2F3 DF1=F2F38、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 车的加速度恒定且a=2m/s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车的速度大小va=2m/s B前3s内,a车的位移大小Sa=8m Cb车的初速度大小vb=8m/s Dt=0时两车相距9m9 、光滑杆OA的O端固定一根劲度系数为k=10N/m,原长为 l0=1m的轻弹

6、簧,质量为m=1kg的小球套在光滑杆上并与弹簧的 上端连接,OO为过O点的竖直轴,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为 =30,开始杆是静止的,当杆以OO为轴转动时,角速度从零 开始缓慢增加,直至弹簧伸长量为0.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杆保持静止状态,弹簧的长度为0.5m B、当弹簧恢复原长时,杆转动的角速度为rad/s C、当弹簧伸长量为0.5m时,杆转动的角速度为rad/s D、在此过程中,杆对小球做功为12.5J10、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 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O(不计滑轮的摩擦),A的质量为m,B的 质量为4

7、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 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 下摆到定滑轮 O 正下方的过程中斜面体和 B始终保持静 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A运动到最低点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mg 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C若适当增加OA段绳子的长度,物块B可能发生运动 D此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二、实验题:(第一题每空2分,第二题每空3分,共20分)1、通过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实验,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成正比,并且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不同。已

8、知一根原长为 L0、劲度系数为k1的长弹簧A,现把它截成长为2L0/3和L0/3的B、C两段,设B段的劲度 系数为k2、C段的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既然是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所以,k1= k2= k3 乙同学: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越短劲度系数越大,所以,k1 k2 k2 k3 (1) 为了验证猜想,可以通过实验来完成。实验所需的器材除铁 架台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和 。 (2)如图是实验得到的图线。根据图线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 簧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3)若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 段弹簧较好。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

9、究机械能守恒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A、B是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C是质量为M的重物,A、B间由 轻弹簧相连。A、C间由轻绳相连。在物块B下放置一压力传感器, 重物C下放置一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相连。当压 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就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定此时重物C的速度。 整个实验中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操作如下: (1)开始时,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细绳拉直但张力为零。现释放C,使其向下运动, 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出C的速度为v。 (2)在实验中保持A、B质量不变,改变C的质量M,多次重复第(1)步。 该实验中,M和m大小关系必须满足M_m(选

10、题“小于”、“等于”或“大 于”)。 为便于研究速度v与质量M的关系,每次测重物的速度时,其已下降的高度应_ (选填“相同”或“不同”)。 根据所测数据,为得到线性关系图线,应作出_图线。 根据问的图线知,图线在纵轴上截距为 b,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用题中给的 已知量表示)。三、解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 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

11、半径之比,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2、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接物块A,另一端连接在滑环C上,物块A的 下端用弹簧与放在地面上的物块B连接,A、B两物块的质量均为m, 滑环C的质量为M,开始时绳连接滑环C部分处于水平,绳刚好拉直且 无弹力,滑轮到杆的距离为L,控制滑块C,使其沿杆缓慢下滑,当C 下滑时,释放滑环C,结果滑环C刚好处于静止,此时B刚好要离开 地面,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2)若由静止释放滑环C,求当物块B刚好要离开地面时,滑环C的速度大小。3、在水平长直的轨道上,有一长度为L的平板车在外力控制下始终保持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将一质量

12、为m的小滑块轻放到车面的中点,滑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证明:若滑块最终停在小车上,滑块和车摩擦产生的内能与动摩擦因数无关,是一个定 值。 (2)已知滑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滑块质量m=1 kg,车长L=2 m,车速v0=4m/s, 取g=10m/s,当滑块放到车面中点的同时对该滑块施加一个与车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2 要保证滑块不能从车的左端掉下,恒力F大小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在(2)的情况下,力F取最小值,要保证滑块不 从车上掉下。力 F 的作用时间应该在什么范围 内?4、如图是某自动加热装置的设计图,将被加热物体在地面小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经过位于竖直 面内的两个

13、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飞出进入加热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 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被加热物体,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 大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的半径分别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 作是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BC组成,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且不 随温度变化两斜面倾角均为=37,AB=CD=2R,A、D等高,D端固定一小挡板,锅底位 于圆弧形轨道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碰撞不损失机械能滑块始终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运动,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如果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为了使滑块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应调节锅底支架高度 使斜面的A、D点离地高为多少? (2)接(1)问,求滑块在锅内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 (3)对滑块的不同初速度,求其通过最高点P和小圆弧最低点Q时受压力之差的最小值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毎小題4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DBCABDACDACDAD二、实验题:(第一题每空2分,第二题每空3分,共20分)1、答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