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二综合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07209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二综合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一、二综合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一、二综合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修一、二综合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修一、二综合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二综合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二综合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 周练六1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 B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 D康熙封四子胤禛为雍亲王2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 ) A. 察举制的实行 B. 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 科举制的推行 D. 军机处的设置 3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

2、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 )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4、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5、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

3、定”这项事务的会是 (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6“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7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 )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8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

4、,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他强调的是( )A天赋人权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9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

5、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0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期间,以“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为主题的翠亨论坛于2011年9月7日在孙中山先生故乡举行。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B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11毛泽东在给朱德、刘少奇的一封信中写到:“陈谢纵队本月休整协同边区兵团开辟西北局面。山东自歼七十四师后,局面已稳定,现正计划新的攻势作战。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该信件写于解放战争中的 ( )A战略反攻开始前夕B战略决战开始前夕 C北平谈

6、判开始前夕D渡江战役开始前夕12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 ( ) 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 131992年8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有关首都钢铁公司发展的文章,文中说,13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年届花甲、老态龙钟的企业,居然会有返老还童、生机勃发的巨大变化。让首钢人没有想到的变化是缘于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B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D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14“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

7、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最早找到这把“钥匙”是在 (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国民党一大15201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简称“”。“”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是 ( )A通过选民选举其成员 B国家权力机关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D实践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16.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

8、,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 ) 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17、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1917年

9、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18关于未来多极化格局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 美、日、欧、俄、中、印)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美国实力的衰弱 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19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式样被称为现代化模式。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二月革命”的爆发 D.十月革命的胜利20

10、费正清指出:“中国进入19世纪之后社会诸方面发生巨大的质的变革,这种质变通常被看作是近代化,它不仅是受到欧洲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而且是中国内部社会演变的结果。中国人口和领土的增长所造成的来自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力量不在外来压力之下,它们决定了中国向现代转变。”此处,“它们”是指 ( )A欧洲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B中国内部社会演变C中国人口和领土的增长 D欧洲文明的影响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

11、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3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 ( )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24、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25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使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 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26、法国历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