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雪》四人谈三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071711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雪》四人谈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雪》四人谈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雪》四人谈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雪》四人谈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雪》四人谈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描写雪景的句子,感受语言美;2.勾画描写江南雪和北方雪的语句,能准确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明确作者情感倾向;3.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重点:把握江南雪和北方雪的特点,明确作者情感倾向,领悟本文表达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品味教学准备:1.要求学生预习,扫除阅读障碍;2.搜集关于野草及雪的写作背景等资料;3.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看到我手中的这根粉笔,你会想到什么?生自由表达。师:本来就是一根普通的粉笔,经过大家的联想和想象,它竟然有了这么多丰富的内涵,已经不再是一根普通的粉笔了。其实,在一些文

2、学作品中,经过作者的艺术处理,某些自然景物也会超脱固有形象,表现出更多的意味。当然,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看来,被赋予的意义可能大不相同,比如刚刚我们对粉笔的认识。再比如自然界中的“雪”,在被贬的柳宗元笔下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传达出幽冷孤寂的心态,而在盛唐岑参笔下则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现的则是积极乐观的心态。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雪一文,探讨一下作为文学战线上的革命斗士鲁迅借助“雪”表达了什么意思。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配乐)要求学生听准字词读音;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找出描写南方雪和北方雪的段落。2.检查听读效果。(1)投影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3、音(2)明确写南方雪和北方雪的段落。三、研读课文1.赏读“江南的雪”(1)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滋润美艳”“青春的气息”“处子的皮肤”“闹”等词句,从而为体会江南雪的特点做好铺垫)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小结。(2)指导朗读。(语气温婉)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读(3)设问:江南雪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词句品评,明确江南雪的特点(投影)江南的雪滋润美艳2.赏读“朔方的雪”(1)要求勾画出描写“朔方的雪”的词语。(2)交流,明确。(投影)如粉如沙朔方的雪蓬勃纷飞升腾闪烁(3)指导朗读。(语气异常刚劲、果决)学生练读。指名读,点评。齐读。(定要读出气势)(4)你觉得作者更喜欢哪个地方

4、的雪呢?请用“尽管,但是”来表达。学生口语交流。(引导学生把握描写雪罗汉时的情感变化。关注转折连词“但是”所起的作用)3.设疑:鲁迅为什么要把南方的雪写得那样优美,而又把北方的雪写得如此富有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精神呢?启发:了解艺术形象的寓意可以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讨论明确课文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生华)板书:江南的雪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朔方的雪充满斗争精神4.结合全文,理解关键性句子(投影出示)“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学生在把握全文主旨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突破此句。(赞美坚守自我、完全献身、坚强奋斗的精神。学生把握语句意向即可)四、总结全文1.文章主旨。2.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五、布置作业1.阅读野草中的秋夜。感受自然景物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2.搜集写“雪”的诗句,品评诗人透露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