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一年级儿歌诵读活动方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006442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月份一年级儿歌诵读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1月份一年级儿歌诵读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月份一年级儿歌诵读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月份一年级儿歌诵读活动方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儿歌诵读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1、为了落实魏集镇中心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方案,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具有民族精神、高尚品德和聪明才智的未来人才,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改善学校德育的现状,进一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特举行儿歌诵读活动。2.诵读儿歌是先吸收再理解,不强调强记或死背,使儿童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记忆。3.诵读儿歌方法是“先求熟读,不急求懂”,“只奖励,不强求”,“要持之以恒”。二、经典诵读内容诵读儿歌弟子规。三、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

2、天固定上午第一节课前的预备时间以及每周一节诵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2、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儿歌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3、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4、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5、各科教师都要

3、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音乐、书法、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游活动中诵读。6、加强指导,领会诵读方法。(1)、寓背诵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动中读背。把诵读与传统的跳橡皮筋、跳绳等课间游戏结合起来,让那些古奥的诗句伴随着跳动的轻快身影,像儿歌一样从孩子的嘴里脱口而出。在动态的表演中进行背诵。传统的读书、背诵方法重在语感的传达,缺少动态的体验。诵读应该是得意之处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心花怒放;在愤怒之时,眉倒竖,眼圆睁、拍案而起;诵读应该吐人之心声,展人之神采,舒人之动作。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的展示之中

4、,与文本神谋,与作者心相印,意相通。动态的展示,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能够在学生记忆的底板上划下深深的印痕。在动态的展示过程中令学生心驰神往,通过让学生边演边诵,扮演“行吟诗人”的角色,在动态的背诵过程中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2)、据意而育,分门别类,在横向的对比中进行背诵。儿歌按内容来分,有写景的,有叙事的,有抒情的,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把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整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理解上的难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横向的对比中感悟诗的情韵。(3)据时而背,借助季节变化,跨越时空界线,穿越时光隧道,面对自然风光,身临诗中境界,把诗人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化为眼前大千世界。(4)创设背诵情境,引导学生入

5、情入境。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音乐走进课堂,用音乐烘托情感,为学生配乐诵读;要用动态的画面展示诗文中描绘的风光,让学生看图背诵(5)多种形式综合背,走出机械背诵的狭窄胡同。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儿歌的兴趣,可以采用两人赛、小组赛,可以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可以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可以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要让多种形式的综合背,交织于学生背诵的过程之中,要让灵活而富有变化的方式激发起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四,总结:儿歌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坚持,持之以恒。五:“诵读明星”评价表 评价标准: 背 诵:能熟 练背诵弟子规150 字以上为 A;100 字左右为B, 100 字以下为 C; 表演:能积极与同学合作表演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故事为 A,能积极与同学 合作表演一个小故事为 B;不会表演小故事的为 C; 诵读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制作精美的诵读卡为 A,能按照老师要求制作 诵读卡为B,没有制作诵读卡的为 C. 行为表现:能用学过的弟子规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为 A,较能严格要求自 己,偶尔还会犯点小错误为 B,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经常犯错误为 C。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