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中考物理 电流和电路模块 电荷及相互作用训练(含解析) 沪科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05702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中考物理 电流和电路模块 电荷及相互作用训练(含解析) 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中考物理 电流和电路模块 电荷及相互作用训练(含解析) 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中考物理 电流和电路模块 电荷及相互作用训练(含解析) 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中考物理 电流和电路模块 电荷及相互作用训练(含解析) 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中考物理 电流和电路模块 电荷及相互作用训练(含解析) 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中考物理 电流和电路模块 电荷及相互作用训练(含解析) 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中考物理 电流和电路模块 电荷及相互作用训练(含解析) 沪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流和电路模块-电荷及相互作用训练一、单选题1.摩擦产生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 A.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B.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时,手会被粘在铁棒上C.买食品时,将食品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D.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2.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排斥,则小球()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D.一定不带电3.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C.汽油与塑料桶壁不

2、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D.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4.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B.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5.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D.摩擦创造了电荷6.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C.头发对梳子摩擦后,头发带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梳头时,头发毛囊收缩7.“粘”字用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C.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凝固D.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8.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正确的是: ( )A.丝绸和玻璃棒都是绝缘体,丝绸上带正电B.丝绸上的负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C.玻璃棒和丝绸互相排斥D.玻璃棒上的负电荷转移到丝绸上9.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

4、断正确的是()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10.下列现象与摩擦起电无关的是( )A.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B.冬天摩擦双手使手暖和C.脱毛衣时看到电火花D.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变得蓬松二、填空题11.10秒钟通过某导体的电荷量为15库,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安培,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12.以煤为燃料的工厂、电站,每天排出的浓烟携带大量的煤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松松同学设想:让烟囱带静电,煤灰不带电,就能将煤灰吸附到烟囱内壁上,这样排出的烟就清洁了他设想的依据是_这个设想如果实现的好处是

5、_(写出一种即可)13.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_;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_电14.从能的转化角度来看,摩擦起电的过程是把_能转化为_和_的过程15.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_电荷,互相_的缘故16.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_,带电体具有_的

6、性质三、解答题17.验电器是检验_的仪器;验电器是根据_原理制成的. 18.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_.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_. 四、实验探究题19.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说明橡胶棒带了电,根据你掌握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下列关于带电原因的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_(只填序号):a摩擦创造了电荷;b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c是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2)根据你的猜想,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你认为:毛皮_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3)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A.一定不带电;B.一

7、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五、综合题20.中国古代对电现象的认识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象形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准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追,迫极而进,进而声为雷,光为电”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

8、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1)“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_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_ (2)“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被熔化“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所以仍保持原样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解答】A.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是由于化纤布料的衣服由于摩擦起电,而能吸引灰尘选项不符合题意;B.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是由于手上的汗液凝固,粘在铁棒上选项符合题意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

9、在手上甩不掉,是由于薄塑料袋由于摩擦起电而带了电,吸引在手上选项不符合题意;D.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是由于摩擦起电而不同的纸张带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选项不符合题意;【分析】根据摩擦起电和液体凝固的知识分析2.【答案】B 【解析】【解答】解: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它去靠近用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排斥,则小球一定带负电故选B【分析】(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排斥的物体一定是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物体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3.【答案】C 【解

10、析】【解答】解: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因此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故选:C【分析】塑料和油属于不同物质,相互摩擦出现一个物体带正电,一个物体带负电现象,由于塑料是绝缘体,不能把电荷及时导向大地,两者放电出现电火花,容易引燃塑料桶中的油4.【答案】B 【解析】【解答】AB、大量事实证明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A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C、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C不合题意;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并非创造了电荷,D不合题意 .

11、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梳子和头发摩擦,梳子带的负电荷说明梳子得到了电子故选A【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6.【答案】C 【解析】【解答】解:梳子梳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被梳子摩擦过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选 C【分析】根据题中的现象结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可作出选择7.【答案】A 【解析】【解答】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

12、在的,所以A错;挂衣钩是被大气压压在墙上的,所以B正确;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固成冰,所以C正确;化纤衣服与皮肤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吸引较小的毛绒,所以D正确;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对物理现象的分析。8.【答案】D 【解析】【解答】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带,A不符合题意;丝绸带负电是由于从玻璃棒上得到了负电荷,B不符合题意;玻璃棒和丝绸由于带异种电荷所以是相互吸引的,C不符合题意;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玻璃棒上的负电荷转移到丝绸上,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获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异种电

13、荷相互吸引.9.【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甲、丙相互排斥,说明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甲带正电,则丙一定也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说明乙带负电或乙不带电故选C.【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用塑料桶装运汽油,通过摩擦可以使汽油带电,容易发生危险,与摩擦起电有关;B、冬天摩擦双手使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与摩擦起电无关;C、秋冬干燥季节,脱毛衣时会看到电火花,是摩擦起电造成的;D、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与梳子因摩擦而起电由于头发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越梳越蓬松,与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