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初中语文七下《17说“屏”》PPT课件 (1)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0052366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初中语文七下《17说“屏”》PPT课件 (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鲁教初中语文七下《17说“屏”》PPT课件 (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鲁教初中语文七下《17说“屏”》PPT课件 (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鲁教初中语文七下《17说“屏”》PPT课件 (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鲁教初中语文七下《17说“屏”》PPT课件 (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初中语文七下《17说“屏”》PPT课件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初中语文七下《17说“屏”》PPT课件 (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绣屏风,现代屏风,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者及作品 2、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引用古诗词的诗意,说 “屏”,陈从周,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古建筑、古园林专家。 擅长文、史、诗词、绘画、昆曲。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 著有说园、苏州园林等学术专著。,屏风,纳凉,帷幕,伧俗,萤,忒,韶,倚,png,n,wi,cng,yng,tu,sho,y,字词注音,字词释义,伧俗: 纳凉: 缓冲: 雅俗之分: 因地制宜:,粗俗、鄙浅。,享受凉爽。纳:享受,使冲突缓和。,高雅和粗俗的区别。,根据不同地区

2、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办法。,2、 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整体感知,屏有哪些作用?,分隔作用,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缓冲视线,屏 有 哪 些 种 类 ?,按屏的建造材料,装饰的华丽程度:,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艺术上:雅俗之别。,外形上:大小之分。,金屏,纯银屏风,锦屏,画 屏,石 屏,木屏,木屏,竹屏,设置上注意问题,大小因地制宜 讲究造型、色彩、绘画 设置与整体相称 曲屏折度、视线远近得体,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屏”,合作探究,品味赏析,作诠释 下定义 分类别 作引用 举例子,2、文中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作用?(提示从内容上

3、与结构上来分析),1“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这是一个失意宫女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在用夏日用的小凉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的无限向往和喜爱,放在文章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出了说明对象,“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明汤显祖牡丹亭游园,“锦屏人”:闺中女子。 “韶光”:美丽的春光,比喻美好的年青时代。 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牡丹亭中

4、 的句子,既说明了屏风的作用,又使语言生动有趣,增添了想象的空间。,“闲倚画屏”,悠闲地靠着画屏,写出了悠闲之意。,“抱膝看屏山” 张恨水金粉世家,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后两句诗词点出了“屏”是极具文化内涵的物品,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使用屏的愿望。,学法指导: 作者引用古诗词的作用?,1、开头一般引出说明对象 2、语言生动活泼,文章富有文采 3、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从内容上分析,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 “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 “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品味感情:,拓展延伸,在中国,有着较高审美和使用价值的器物很多,如屏风、茶具,扇子,陶瓷等,现在让你扮演店主,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向顾客介绍它的质地,特点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