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中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讲座pptppt-用户登录-福建教育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004794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历史中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讲座pptppt-用户登录-福建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课改下历史中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讲座pptppt-用户登录-福建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课改下历史中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讲座pptppt-用户登录-福建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课改下历史中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讲座pptppt-用户登录-福建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课改下历史中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讲座pptppt-用户登录-福建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历史中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讲座pptppt-用户登录-福建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历史中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讲座pptppt-用户登录-福建教育(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中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 福州八中鳌峰初中 张琼,一、历史中考的背景,1.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逐步渗透到课堂。 2.历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公民素质课程。,3.将初中历史纳入中考学科,通过中考这种终结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学业等级,展示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 4.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一、中考命题呈现的趋势及试卷特点,总体趋势 紧扣新课标 体现新理念 探求新思路,(一)中考命题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福建省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历史学业考试大纲和近几年福州市区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明确指出: 1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

2、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历史中考命题的依据。,2命题原则:,(1)遵照部颁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省颁考试说明的规定实施命题;考虑我省中学历史教学的现实情况,试卷结合普通中学初中历史教学实际。 (2)试题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体现时代性;考试要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为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基础,体现发展性。,(3)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注重考查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考试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 (4)试

3、题要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测试目标明确、难易适当、题意明白、语言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高分题中杜绝死记硬背试题。,3考试范围:中国历史(含乡土历史)、世界历史 4考试形式:开卷笔试。 5试卷分值与考试时间:试卷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6试卷结构:,(1)题型与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占40分,20小题 改错题:约占10分,5小题 辨析题:约占6分,1题 材料解析题:约占22分,2题 综 合 题:约占22分,2题 (2)知识内容比例: 中国历史约65%(含乡土历史10%),世界历史约35%。 7试卷难度: 试卷的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比例约为8:1:1。试卷难度值

4、控制在0.8左右。,(二)中考试卷的特点,从宏观角度来看,试题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1注重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考查。 2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3试题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活经验,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发挥历史教育的史鉴功能。 4.重视考查学科最基础、最重点、最核心的知识。,5突出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6强调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 7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微观角度看,不同题型又呈现各自的特点。,1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是常用的客观题题型。,中考试题例举:,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5、 D河姆渡人 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王立群读史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史记的作者是 A孔子 B司马迁 C司马光 D魏源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下图邮票中的人物是福州籍科学家侯德榜,他的主要成就是 A研制“两弹一星” B发明“联合制碱法” C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D译述天演论,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下列适合做小说书名的是 A鸦片战争的烽烟 B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C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

6、判,2.改错题,3历史辨析题,4材料解析题,此题型属于大型主观性命题。它以提供历史材料的形式,要求分析材料并解答有关问题。主要考查的是“应用能力”或“综合应用”能力。 这方面的试题是整张试卷中最为缤纷多彩的部分。,材料解析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人文精神。,2008年福州中考卷,(2)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历史。,(2007年福州中考卷)“福州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在市民中引起极大反响。结合“福州十大名片”(20进10)选票,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链接: 福州十大名片选票(20进10) 排名按笔划顺序 01三山两塔 02三坊七巷 03马尾船政 04

7、东南汽车 05寿山石雕 06评话 07严复 08佛跳墙 09青云山 10昙石山文化 11林则徐 12闽江公园 13闽剧 14海交会 15黄乃裳 16脱胎漆艺 17温泉 18鼓山名胜区 19福州熊猫世界 20榕树 (1)选票中的哪一张候选名片是史前时期闽文化的典型代表。 (2)如果你参加投票,你会选择“严复”、“林则徐”、“黄乃裳”三张候选名片中的哪一张进入“福州十大名片”,请从历史角度写出选择理由。 (3)为了宣传选票中的候选名片,请你为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两种活动形式。,(3)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体现历史学科的包容性和课程的整合。,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孔子早年丧父

8、,家境贫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努力不懈。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学习音乐。他去世前一天,还要求弟子将典籍拿到自己面前。 材料三 著名华人作家韩素音曾说:中国文化影响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治学态度。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思想影响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

9、,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引自元末诗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5综合题,这是传统的大型主观性试题。特点是知识容量大,并有很大的空间供分析问题能力的发挥。所以综合题主要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材料一: 材料二: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10、 人教版历史(必修2)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世界近现代史 (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2)图二中的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5)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

11、启示?,(2006宜昌)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科技革命在英国发生。由于英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很快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强大国家。 请你运用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明创新的史实和影响,结合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优势与劣势,谈一谈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将你的看法写成一篇短文,自拟标题。(本小题10分,要求从字数、观点、史实和议论四方面把握。字数不少于120字),(海南省2006年中考卷)阅读下列材料:

12、材料一:瓦特家境贫苦,体弱多病,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凭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坚韧的个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后来瓦特的发明对近代科学和生产产生了巨大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电力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瓦特的发明推动人类进入了_时代。 (2)结合材料二,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两项科技发明成果。 (3)结合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

13、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 假如你是队员之一,请你选择红军长征中的一个地点,确定一个主题,讲述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重走长征路,你感受到的红军长征精神有哪些?,二、中考复习策略,(一)从教学上,树立四个意识,即基础意识、综合意识、人文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指导学生从思想上正确对待历史学科开卷考。,(三)掌握正确的学习和复习方法。,1夯实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和记忆。 2抓住每一课的框架,识记提纲和要领,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的重要线索。 3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4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周年大事问题等。 5重视乡土历史。 6多做样卷,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强化应试技巧,提高答题效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