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规范与常见问题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004790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梁施工规范与常见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公路桥梁施工规范与常见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公路桥梁施工规范与常见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公路桥梁施工规范与常见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公路桥梁施工规范与常见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桥梁施工规范与常见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梁施工规范与常见问题(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交院工程测试咨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郭金山 2011年5月,公路桥梁建设主要规范规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汇 报 提 纲,第一部分 桥梁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乡段全长77.64km,渠段内共有各类公路桥梁76座: 按使用性质分类:公路桥55座,生产桥21座; 按荷载标准分类:城市A级1座,公路-级14座,公路级40座,生产桥21座; 按上部结构分类:预制小箱梁,现浇箱梁,混凝土空心板。 按下部结构分类:均采用桩柱式,钻孔灌注桩和扩大基础。,目前现行公路工程标准规范近70本,涉及公路综合、基础、勘测、设计、检测、施工、监理、养护管理等公路建设不同阶段。,

2、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现行主要桥梁建设执行规范规程一览表,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现行主要桥梁建设执行规范规程一览表,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现行主要桥梁建设执行规范规程一览表,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1章、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公路桥涵新建、改建工程的施工,公路桥涵大中修工程可参照执行 。 1.0.3桥涵施工必须按照国家有关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负责人对工程应进行自检,在工程完成后应配合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1.0.4桥函施工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中的技术交底、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工作,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及有关技术操

3、作规程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3章、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 3.1.1应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编报施工组织设计。 3.1.2 应做好施工现场准备,修建施工临时设施,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及标定试验机具,进行施工测量及复核测量资料,做好材料的储存和堆放,做好开工前的试验检测工作。 3.1.3 施工组织设计宜包括以下内容:编制说明,施工组织机构,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法,施工详图,资源计划,总进度计划和进度图,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3章、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

4、 3.2 施工测量 3.2.1施工测量的内容和要求 ,该条对施工测量的内容和要求 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 3.2.1第4款要求:桥轴线超过1000m的特大桥梁和结构复杂的桥梁施工过程,应进行主要墩、台(或塔、锚)的沉降变形监测,桥梁控制网应每年复测一次,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3.2.1第5款要求:为防止差错,施工测量必须由两个人相互检查校对并作出测量和检查核对记录。 3.2.2平面、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 ,该条给出了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4章、明挖地基 4.1 基坑 4.1.1第1款,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

5、顶有动荷载时,坑顶边与动荷载间应留有不小于1m宽的护道,如动荷载过大宜增宽护道。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应采取加固措施。 4.1.1第2款,基坑坑壁坡度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影响,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放坡开挖工程量大,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支护。设计无要求时,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支护方案。 4.1.2 不支护加固基坑坑壁的施工要求。 4.1.3 喷射及锚杆加固基坑坑壁的施工要求。,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4章、明挖地基 4.2 围 堰 4.3 挖基和排水 4.3.1第3款,在附近有其他结构物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4.3.1第5款,排水应不影响

6、基坑安全,应不影响农田和周边环境。 4.3.2第1款,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其处理方案应报监理、设计单位批准。 4.3.2第2款,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4章、明挖地基 4.3 挖基和排水 4.3.4第4款(强制性条文) ,应做好沉降及边坡位移观测,确保水位降低区域内建筑物的安全。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4.4 地基处理 4.4.1第2款,地基处理的范围至少应宽出基础之外0.5m。 4.4.1第3款,符合设计要求的细粒土、特

7、殊土基底,修整妥善后,应尽快修建基础,不得使基底浸水和长期暴露 。,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4章、明挖地基 4.4 地基处理 4.4.4岩层基底的处理 1、风化的岩层,应挖至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或其他方面的要求为止。 2、在未风化的岩层上修建基础前,应先将淤泥、苔藓、松动的石块清除干净,并洗净岩石。 3、坚硬的倾斜岩层,应将岩层面凿平。倾斜度较大,无法凿平时,则应凿成多级台阶。台阶的宽度宜不小于0.3m。 4.5 地基检验 该条详细规定了检验的内容、方法和偏差要求。,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5章、沉入桩基础 第6章、灌注桩基

8、础 6.1 一般规定 6.1.2 灌注桩施工应具备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水、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6.1.3 灌注桩施工时,应按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措施。 6.1.4 灌注桩施工应有完善的施工记录。,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2 钻孔灌注桩 6.2.1第2款护筒设置 1)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0400mm 。 2)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 3)旱地、筑岛处护筒可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 5)护筒

9、高度宜高出地面0.3m 或水面1.02.0m。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2.0m以上。,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2 钻孔灌注桩 6)护筒埋置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宜为24m。 6.2.2泥浆的调制和使用技术要求 钻孔泥浆一般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而成,其性能指标可参照表6.2.2选用。 6.3 钻孔施工 6.3.1 一般规定 6.3.2 钻孔灌注桩钻进的注意事项,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4 清孔 6.4

10、.1清孔要求 1.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符合表6.8.3(成孔质量标准)的要求后方可清孔。 2.清孔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钻孔方法、机具设备条件和地层情况决定。 3.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4 清孔 6.4.2清孔时应注意事项 2.不论采用何种清孔方法,在清孔排渣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 3.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清孔,清孔后应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

11、,试验结果应符合表6.8.3 的规定。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淀土厚度应符合表6.8.3的规定。 4.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 。,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5 灌注水下混凝土 6.5.1钢筋骨架的制作、运输及吊装就位的技术要求 1.钢筋骨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第10章的有关规定 。 2.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 3.应在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 5.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

12、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l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5 灌注水下混凝土 6.5.2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及备用设备 1.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机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掺入缓凝剂 。 2. 其途中运输与灌注混凝土温度有关时,可参照本规范第11章、第14章有关规定执行 。 3.水下混凝土一般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20

13、0350mm,视桩径大小而定。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和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5 灌注水下混凝土 6.5.3 水下混凝土配置 该条对原材料的要求有详细的规定,其中: 5.混凝土拌和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应无显著离析、泌水现象。灌注时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宜为180-220mm。 6.每立方米水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当掺有适宜数量的减水缓凝剂或粉煤灰时,可不少于300kg 。,

14、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5 灌注水下混凝土 6.5.4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 3.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5.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6.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5 灌注水下混凝土 6.5.4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7.为防止

15、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8.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人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6 挖孔灌注桩 6.6.1一般规定 该条给出了挖孔灌注桩的适用范围和挖孔直径的要求。 6.6.2条第1款(强制性条文)挖孔施工应根据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孔壁支护方案报批,并应经过

16、计算,确保施工安全并满足设计要求。 6.6.2条第2款(强制性条文)孔内遇到岩层须爆破时,应专门设计,宜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孔深大于5m时,必须采用电雷管引爆。孔内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15min并经检查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作业 。,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6 挖孔灌注桩 6.6.2条第3款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孔底表面无松渣、泥、沉淀土。如地质复杂,应钎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质情况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与监理、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6.6.3条孔内无积水方可不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不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可按本规范第11章、第15章的规定施工。,第二部分 桥梁建设主要规范,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6章、灌注桩基础 6.7 承台 6.7.1无水或浅水施工承台的挖基工作可按本规范第4.2节的规定办理,承台模板、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