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3课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1003705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3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3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3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3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3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3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3课(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欧洲联盟,二、北美自由贸易区,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区域集团指的是什么?,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欧洲联盟,材料一 战争使欧洲经济遭到了巨大破坏:在英国,1/4的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法国在法西斯占领的摧残下,生产处于瘫痪状态。德国被战争夺去700万人口,主要城市被毁掉的比例从60%到95%不等,有人断言,重建德国,至少需要1000年。,1.欧洲联合的原因,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材料二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

2、,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摆脱美苏威胁,提高国际地位,从古自今,一个统一的欧洲就是欧洲人的欧罗巴梦想。从古罗马的查尔曼皇帝、法国的亨利四世、拿破仑到德国的希特勒无不曾经试图实现这个梦想;,相似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3000多万军民伤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直到经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和创伤之后,人们才逐渐明白,武力与暴政不仅无法实现

3、欧洲的统一,反而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联合才能复兴文明,重建欧洲;只有统一才能维持和平,避免战争。,问题探究:打破通向“一体化”道路上的坚冰,.欧洲走向联合,最难以化解的是哪对矛盾?,.这对矛盾在以往的历史中有哪些战争表现?,历史纵横,法德矛盾“回忆录”,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法德矛盾尖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德在西线对抗,进行了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重大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遭到德国的进攻,1940年6月,法国对德投降。,从843年至1945年的1100年间,法德之间大小战争共计73次,其中大仗23次,这

4、意味着平均每50年打一仗。,舒曼计划1950年: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关键:法德矛盾的和解,(1)必要性:,一、欧洲联盟,一.原因,2.美苏冷战格局的威胁,使欧洲各国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1.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为了提高国际地位 和影响力,只有走向联合,(2)可能性:,3.相似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5.法、德两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4.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渴望,欧洲共同体(1967),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

5、),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7),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7),欧洲联盟(1993.11),1992:欧洲联盟条约,1957年 罗马条约,2、进程:,建立了欧洲统一大市场,实现了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总部,欧盟盟歌,欧盟铭言,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欧盟旗帜,欧盟会徽,欧元英文是EURO,欧元符号是由英文的第三个字母C(也是希腊文的第五个字母)中间加两横组成,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它象征着欧洲文化的摇篮和欧洲文字的第一批字母,平行的双横线代表欧元的稳定,E又是“欧洲”

6、英文(Europe)的第一个字母。,1欧元人民币8.8106元,新闻解读:体会欧洲新地位,新闻一:2007年4月13日电:欧盟完成第六次东扩,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吸收成为成员,欧盟成为了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达4.8亿、疆域400多万平方公里, GDP超过10多万亿欧元的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新闻解读:体会欧洲新地位,新闻二:2006年月日电: 在处理伊朗核问题上,与美国的强硬立场不同,欧盟主张继续同伊朗进行严肃对话,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在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上采取联合行动,使

7、得欧洲在国际政治讲坛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打算去奥地利 度假。,毕业了,欧盟 国家都承认的我 的学历。,一国驾照,各 国通行。,只要带上护照 和欧元就OK啦。,就在荷兰工作了,反正都是欧洲。,情境体验:感受欧盟新生活,欧盟的积极作用与影响,1. 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整体发展,方便了欧洲各国人民生活,符合欧洲和欧洲各国的利益,2. 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有利于多极化趋势,3.形成人们的欧洲一体化意识,减少战争威胁,荷兰公民投票否决欧盟宪法,实质: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欧盟的消极作用与影响,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的特点,想一想,4、 世界上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

8、最广泛的区域经济集团。,1、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2、单一的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发展; 3、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欧盟总部,欧盟旗帜,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标志组成:美国国旗(星条旗)、墨西哥国旗(鹰)、加拿大国(枫叶),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 原因,1、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美国力图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 2、美加墨三国经济有互补性,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1965年,1993年,其他49%,西欧16%,其他46%,美国35%,美国27%,西欧27%,1986年占世界比重(%),国土面

9、积,出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人口,美日力量的对比,0.3,2.5,11.8,9.8,6.9,5.0,21.2,11.9,美:扩大出口市场,利用墨西哥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 加:希望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市场,转移夕阳工业,提高本国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 墨: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本国偿还外债的能力,2.建立过程 1992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1.1,协定生效,正式诞生。,3.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

10、布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字仪式,北美自由贸易区标志,1993年到2002年,墨对美国出口增长234%,达到1360亿美元;同期墨对加拿大出口增长约203%,从29亿美元增长到80亿美元。 在1993年以前的10年中,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累计达266.87亿美元。而此后10年达到1212.3亿美元,增长354%;人均收入增加24%,达4000美元;墨西哥经济规模达到5940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15位上升到现在的 第9位.“ 从1994年至2001年,美国共向墨投资700亿美元。协定给墨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制造业部门,并使墨职工的收入有所增加。墨出口部门的职工收入要比工业部门其他职工高4

11、0%。,北美自由贸易区带给墨西哥什么 ?,墨西哥农民把玉米秸堆放在独立纪念碑前,表示墨西哥农业抵挡不住美国和加拿大农产品的竞争。,亚太地区是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亚太地区指的是什么地方?,2001年上海,A、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太平洋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下,亚太发展要求,国际趋势推动,1、背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过程,1989年堪培拉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成立,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1991年汉城会议,汉城宣言,宗旨和目标,2001年,上海成

12、功举办第9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主要合作内容,4、特点: (1)各成员之间差异性明显,经济结构上的互补性强。 (2)形成APEC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即相互尊 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3)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5.地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异同,比一比,1993年,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1994年,1989年,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欧洲发达国家,经、政,经 济,经 济,有(欧洲议会),无,无,统一的货币 欧元,以美国为主导,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课堂小结:,欧洲联盟,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原因:,可能性,必要性,过程:,1951年,1957年,1967年,1992年,1993年,1999年,意义:,北美自由贸易区,原因:,过程:,1992年,1994年,作用:,亚太经合组织,原因:,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经济区域化的推动,过程:,1989年,1991年,意义:,消极意义,积极意义,消极意义,积极意义,西欧与日本的崛起,美受到挑战,消极意义,积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