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应用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10022867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应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应用,一、定义,无创机械通气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或鼻罩等而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 无创负压机械通气 Non-invasive nega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NPV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二、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通气方式,容量控制通气 压力控制通气 (PCV)(T模式)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 压力支持通气 (PSV)(S模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 成比例通气(PAV),三、NIPPV的优点,1.生理性呼吸保护机

2、制吞咽、咳嗽反射不受影响; 2.吸入的空气能被病人自身的气道加湿、加温; 3.病人能讲话、能进食、能自行咯痰; 4.避免人工气道的严重并发症:局部损伤、下呼吸道感染等; 5.自动、持续地吸入NO,保护气道粘膜等,四、NIPPV的基本条件,1.清醒合作 2.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3.无需气管插管保护(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排痰不利) 4.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 5.能够耐受鼻(面)罩,五、NIPPV的适应症,(一)急性呼吸衰竭(ARF)的适应症 选择适当的病人和上机时间 中至重度呼吸窘迫,RR24次/分; 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或腹式呼吸; 血气分析(BGA)指标:PaCO245m

3、mHg, Ph30-35次/分。,NIPPV的适应症,(二)慢性呼吸衰竭(CRF)的适应症 症状、体征:如乏力、晨起头痛 多梦、恶梦、遗尿、呼吸窘迫等; BGA指标异常:白天PaCO245mmHg 或夜间SaO290%持续5min以上或总监护时间的10%; 其他:ARF恢复期仍有持续CO2潴留,ARF反复住院者,睡眠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单独CPAP治疗无效者。,六、NIPPV的并发症,1.压迫坏死,尤其鼻周或下颌处; 2.由于漏气引起结膜炎; 3.气道压力高于25mbar时常发生 “吞气症”; 4.在某些病例可使腹压增加而抑制 自主呼吸; 5.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吸入。,七、参数的初始化和适应性调节

4、,从较低的PSV压力水平或CPAP开始: PSV 4-8 cmH2O , CPAP 2-3 cmH2O 经5-20min逐渐增加到合适的治疗通气参数,参数的初始化和适应性调节,八、应用,(一)NIPPV在ARF中的应用 1.COPD急性加重期 2.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3.哮喘急性发作 4.社区获得性肺炎 5.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hypo-RF) 6.其他原因导致的ARF,NIPPV在ARF中的应用,COPD急性加重期 NIPPV避免插管的成功率范围在58-93%, 且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缩短。 应强调的是使用NIPPV可避免插管而非代替插管,NIPPV在ARF中的应用,社区获得性肺炎 较

5、低的插管率(21%比56% P0.05) 较短的ICU住院时间(1.8天比6天 P0.05),NIPPV在ARF中的应用,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hypo-RF) 特征:PaO2/FiO235 病因:急性肺炎、急性肺水肿、ARDS、创伤肺 Wysocki M.等人及另一项随机实验 中发现当PaCO2 45mmHg时,90% 需插管。 起初结果表明:hypo-RF不伴CO2潴留病例NPPV治疗反应不佳。,NIPPV在ARF中的应用,其他原因导致的ARF ARDS合并呼吸衰竭 脱机后出现呼吸窘迫或低氧血症的序贯治疗手段。 NIPPV尤其适用于脱机困难及肺功能差的病人,胸、心外科手术的术后病人。,(二)

6、、NIPPV在CRF中的应用 1.限制性胸廓疾病及神经肌肉疾病 2.严重COPD引起的慢性呼吸衰竭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NIPPV在CRF中的应用,严重COPD引起的慢性呼吸衰竭 NIPPV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参数、氧合、通气及生活质量。 有研究显示,COPD患者当肺功能严重受损时,其夜间吸气峰压可下降32%,并伴有潮气量的明显下降,若夜间使用NIPPV数小时,经过数天或数周,不仅可改善通气,还可保证睡眠时间及质量。 过早地终止了这种治疗,目前不能确定NIPPV长期氧疗的益处。,九、疗效判断,临床:气促改善、辅助呼吸肌肉动用减轻和反常呼吸消失、RR减慢、SaO2增加、心率减慢等 BGA: 1-

7、2小时后有改善 PaCO2下降16% pH7.30 PaO2 40mmHg,成功率低: 严重的呼吸衰竭 严重的肺炎 气道分泌物多 排痰能力差 患者不合作 严重酸血症(pH15 治疗1-2小时后效果不明显,十、疗程,每次3-6小时,每天1-3次 夜间睡眠时应用 ARF:3-7天 CRF:4小时/天,2月后疗效评价,十一、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不耐受 1.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 2.正确操作次序和逐渐适应过程 3.人机的同步性 4.严密监护,十二、治疗失败的原因,1.适应症掌握不合适 2.通气模式和参数设定不合理 3.不耐受 4.罩和管道的重复呼吸 5.气道阻塞 6.漏气,十三、终止标准,1.行NIPP

8、V后2h内呼吸困难无缓解, RR、HR、BGA指标无改善或恶化 2.出现呕吐、严重上消化道出血 3.气道分泌物增多,排痰困难 4.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等循环系 统异常表现,十四、适应性连接操作方法,适应性连接是指患者初次行NIPPV时的操作,除了要达到预期的通气效果外,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适应NIPPV。,适应性连接操作方法,1.患者取半卧位,头抬高30度以上,注意上气道的通畅。 2.选择适合患者脸型的鼻/面罩,使之佩带舒适,漏气量最小。 3.将鼻/面罩正确置于患者面部,鼓励患者扶持鼻/面罩,用头带将鼻/面罩固定,避免头带张力过高,要求头带下可以插入一或二个手指;开动呼吸机,并将面罩与呼吸机管路相连。 4.调整呼吸机参数。原则是由底到高,逐步调节。以BiPAP模式为例,初始参数为呼气压(EPAP)4cmH2O,吸气压(IPAP)812cmH2O,在520分钟内逐步增加到合适的水平。,十五、NIPPV操作有关的几个问题,1.吸氧量:保持SpO2(经皮氧饱和度)大于等于90%为目标,确定给氧量。 2.温湿化器:并非一定需要,因为无 创通气保留了患者上气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作用。对气道分泌物多、痰液粘稠的患者应该加用温湿化器。 3.镇静剂:对躁动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可考虑用浅镇静剂,但对COPD患者原则上禁用。,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