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0021967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范例参考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氨泄漏预防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三、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事故风险的来源、特性1.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危险品中属于3.2类有毒气体,其分子式为NH3。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0.771kg/m3,常压下的沸点为-33.41,临界温度为132.5,燃点为651。氨

2、挥发性大且易溶于水,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氨气与空气(1528%)或氧气(14.8%79%)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1.2化学性质(1)可燃性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虽然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但在空气中持续接触火源,便会发出绿色的火焰,燃烧后生成氮气和水。(2)爆炸性氨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会引起爆炸。另外,液氨与氟、氯、溴、碘、强酸接触,会产生剧烈反应而爆炸、飞溅。(3)腐蚀性对铜、铜合金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故氨系统中不宜使用铜零部件。1.3存在危险性分析(1)若遇高热,会导致存贮设备压力容器超压,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性。(2)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

3、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发生爆炸。(3)氨大量泄漏时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危机周边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4)氨可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1.4人体毒害性分析(1)对呼吸系统的伤害氨是敏感性气体,很低的浓度即可被察觉,通常浓度在510ppm即可闻到臭味,对嗅觉产生影响,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等症状。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患者会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黏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窒息、中毒性肺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2)微量的氨进入眼睛,会产生刺激流泪。高浓度的氨进入眼睛时,会侵害眼睛内部,导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使视力减

4、退,甚至失明。(3)如持续吸入微量氨气,会引起食欲减退,并对胃有损害。(4)液氨如直接接触皮肤,会引起冻伤、灼伤等症状。(5)接触大量氨后还会造成肝损伤,危机生命。(6)微量的氨接触到伤口,会产生剧痛。2、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2.1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1)氨制冷车间内液氨储罐、压缩机、蒸发器等设备及其管线、阀门、法兰。(2)现场运液氨槽车。2.2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1)液氨(气氨)系统连接阀门、管道及附件损坏、开裂;卸料过程中造成的泄漏,泄漏点尚可切断与系统隔离,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及人身安全。(2)因气氨罐、气氨母管遇高热、超压造成罐体根部阀门、法兰或罐体、管道爆裂,致使大量气氨泄漏和

5、脱硝系统全部停运,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及人身安全,甚至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3)因设备损坏、高温、雷击、过量储存或其它不可抗力造成液氨储罐、槽车罐体或罐体根部连接部大量泄漏,以及氨系统突然着火、爆破。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及人身安全,甚至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污染周边环境的环保事件。四、事件分类一般事故:指氨轻微泄露,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的事故;重大事故:指氨大量泄露,操作人员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解决的事故。五、应急处置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1氨区泄漏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应立即汇报值长,值长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1.2运行人员在值长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规程处理。1.3应急救援领导小

6、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1.4异常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应启动环境污染事故、人身事故、火灾事故等事故处置方案。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应急处置原则:“先控制”(控制扩散区域和中毒人员),“后处置”(疏散救人、处置毒源)和“救人第一”的原则。3、现场人员防护要求3.1进入事故处理现场,必须穿防化服、防化手套、防化鞋、防毒面罩等必要防护用品,避免皮肤有裸露部位。3.2在氨浓度大于2%或者不清楚的情况下,必须穿戴正压式呼吸器方可进行处理。3.3进入处置场所时,在戴上必要的防护用品的同时,必须排一人(或多人)穿戴好防护用具,在外面监护,以防不测。3.4防护用品及正压式呼吸器使用前必须仔细

7、检查,存在破损、泄漏、气压不足等影响功能的器具禁止使用。3.5防护用品及正压式呼吸器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存在破损、泄漏、气压不足等影响功能的器具禁止使用。在呼吸面具不足的情况下,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组织人员尽快逃离。4、可控性泄漏处置4.1可控性泄漏是指泄漏设备存氨量少或上游部位阀门能可靠隔离、残氨外泄等量少可控性泄漏事故。4.2可控性泄漏事件一般由现场发现人员处理。此时运行人员应首先选择远方关闭泄漏部位上游的阀门,检查消防喷淋水系统动作正常。然后迅速穿戴好防护用具到就地检查泄漏部位、泄漏状况、现场检修及人员情况,并根据情况逐级汇报。如有人员伤亡首现进行现场急救,同时通知医护人员到场。在做好自身

8、防护后,辨识风向后沿上风口路线关闭相关阀门隔离后,通知检修部门消缺。5、大量非扩散性泄漏处置5.1发生氨系统大量泄漏但扩散范围不大时,运行人员应首先检查液氨罐气侧、液侧气动阀门已关闭,同时检查消防喷淋系统动作正常,迅速穿戴防护用具到就地检查泄漏部位、泄漏状况现场检修及人员情况,并根据情况逐级汇报,如有人员伤亡首现进行急救。5.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启动相关预案,组织医护人员、消防车到现场紧急处置。消防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准确到达事故现场,从上风向喷射开花或喷雾水流对泄漏出的有毒气体进行稀释、驱散,局势控制后做好自身防护,沿上风口路线关闭隔离系统阀门,然后对泄漏区域采用大量的消防水进行稀释。

9、5.3医护或救援人员到场后立即将受伤中毒人员安置到上风向安全地带,设置警戒线和警戒人员,并按要求展开现场救护工作。泄漏控制完毕后应接通消防水对泄漏液体进行稀释或中和,以减小泄漏液体的危害。6、扩散性液氨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处置6.1当发生不可控性氨泄漏或发生扩散性液氨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逐级汇报,启动相关预案。6.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启动事故处置方案展开自救的同时,应立即通知地方消防部门参与,地方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大量消防车迅速、准确达到事故现场,从上风向喷射开花或喷雾水流对泄漏出的有毒气体进行稀释、驱散。局势控制后做好自身防护,沿上风口路线关闭隔离系统阀门,切断漏源,然后对

10、泄漏区域采用大量的消防水进行稀释。6.3医护或救援人员到场后,为避免现场发生火灾、爆炸等继发性扩散事故,应将中毒人员安置到远离事故现场区域,并按要求开展急救工作。6.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地方政府联系请求社会性应急救援,并根据风向、风速及液氨泄漏情况,紧急通知有可能受到威胁和危害的相邻区域、单位、周边居委会,进行人员疏散和转移。转移路径应由专人引导,备好湿毛巾,朝上风向处转移,禁止顺风跑或在低洼处停留。7、现场急救处置任何情况下,抢救人员应首先判明风向,将患者移置上风向的安全地带,在确保抢救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前提下开始急救处理,并通知医疗小组尽快赶到现场。7.1对皮肤的处置立即脱去全部脏衣服,将受

11、损的部位用充足的冷水冲洗10min以上。接着可用柠檬汁、柠檬酸、2%醋酸或2%硼酸水冲洗。最后再一次用清水洗净受伤部位。注意不能在受伤部位涂软膏之类的药,要用布把伤口盖上,并用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擦洗湿润。7.2液氨冻伤的处理若有液氨溅到皮肤上,液氨将迅速气化带走热量,引起皮肤冻伤。当液氨溅到皮肤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连续冲洗冻伤部位30分钟以上,随后在冻伤部位敷上防冻软膏,情况严重者应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7.3溅入眼部处理立即用充足的清水洗眼,如果要用硼酸水来冲洗,在准备硼酸水的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地用清水洗眼。7.4吸入体内处置如果患者能够饮用饮料,应给以大量的0.5%柠檬酸溶液或柠檬水;如患者

12、呼吸已变得微弱时,可用2%硼酸水洗鼻腔,促使其咳嗽;如患者已呼吸停止,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注意对神志不清的患者,不要从口中喂水或喂食。8、事件报告流程1值长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氨区泄漏事故的基本情况、设备损坏情况以及故障设备隔离情况。2事件扩大后,由厂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最迟不超过1小时。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4紧急情况下,可以先越级上报。六、氨制冷车间管理1氨区日常管理防备措施1.1氨区的防护配备(1)氨区应配备下列防护用品,以有效监视氨区安

13、全状况及减小泄漏后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滤式防毒面具(配氨气专用滤毒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气密式)防化服、橡胶防冻手套、胶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便携式氨浓度检测仪、应急通讯器材、救援绳索、堵漏器材、毛巾等。(2)防护用品应在集中控制室、氨区分别存放,以便于使用。运行管理及相关消防人员每月对防护用品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更换。(3)氨区应按要求配备适量2%的醋酸水或2%的硼酸水,并有充足的氮气储备。(4)沿氨区围墙部位及液氨储罐、卸氨站等重要部位应安装氨气泄漏检测器和视频监控系统,氨气泄漏检测器和视频信号应传输至集控室。氨气泄漏检测器应具有生产厂家的测试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对氨气泄漏检测器每年

14、至少进行一次复检,确保不出现误报、漏报现象,检测报告存档备查。1.2氨区消防水管理(1)氨区消防喷淋水系统应做到备用良好。冬季寒冷地区应根据当地气温情况对消防水地上管道进行放水,必要时地下管道亦应采取伴热,以保证消防水随时可用。(2)氨区消防喷淋水系统应每月试喷一次(冬季可根据情况执行)。试喷时采用氨气触发就地氨气泄漏检测器联动、DCS画面发指令触发两种方式分别进行。(3)消防喷淋水系统或相关设备因检修退出运行时必须通知本厂消防部门,重新投运后需进行试喷试验,以确保备用。(4)氨区周围消防器材齐全完整,按要求进行检查。氨区周围消防栓及消防带数量充足。(5)氨区洗眼器应采用生活水,冬季做好防冻措

15、施,保证随时可用。(6)氨区稀释槽应良好备用,每周进行换水一次,冬季做好防冻措施。1.3加强运行管理工作(1)运行人员应加强氨区的运行管理,定期按要求对氨区相关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系统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消除,发现现场出现泄漏时立即报警。(2)加强对液氨罐液位、压力等氨区重要测点的监视,及时分析参数的异常变化。(3)氨区有启停、切换等重大操作时,巡检必须先到就地做好充分检查准备工作。(4)氨区所有阀门应采用失电关闭型,运行中应定期对液氨罐气侧、液侧进出口阀门进行远方传动,确保事故状态下能可靠关闭。(5)脱硝系统正常停运时,在停止喷氨后应维持烟气系统继续运行30分钟左右,以吹扫尽催化剂内残留氨气。(6)脱硝系统停运后应及时关严脱硝塔前气氨阀门,防止氨气漏入,同时关严液氨储罐气侧、液侧手动门。1.4做好防火、防爆工作(1)禁止在已投运的液氨、气氨设备,管线及周围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动火时,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动火工作票,进行氮气置换,测量氨气浓度不大于20PPm后方可开工,动火工作完毕后及时清理火种。(2)现场动火应严格执行动火工作制度。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间隔超过30分钟,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作业还应随时进行检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