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new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00863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new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new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new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new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new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new(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理解的基础上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二) 能力目标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3、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2、,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这个框题的内容极其抽象,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举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社会实践;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教学难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前置作业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六、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及其历史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用不同的理论解读,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展示PPT1.有人说,在战

3、国时期,若是没有秦始皇的网罗人才、文韬武略就没有统一的中国,就没有统一的度量衡,中国就不会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2.曾有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刘邦当年起义时,有白蟒蛇拒不让路,并说:“你斩我的头,我就闹你的头;你斩我的尾,我就闹你的尾。”刘邦大怒,举剑将白蟒蛇拦腰斩断。这条蟒蛇后来转世来到人间,就是王莽。“莽”和“蟒”同音。王莽果然闹了汉朝的中间,建立了一个15年的新朝王莽新朝,使400多年的汉朝分为两段西汉和东汉。问题:你是否认同上述历史观?上述观点产生及流传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学生看书找答案。教师叙述:要彻底地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世界尽管纷繁复杂,变

4、化多样,但归纳起来无非只有物质和精神(或思维和存在)两大类现象。对于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来说,社会现象中的物质和意识各是什么呢?讲授新课: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展示PPT:社会现象中的物质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总和,通常上称之为社会存在;社会现象中的意识通俗而简要来说,是指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过程及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总的看法,通常上称之为社会意识。问题: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等人物,真有其人其事吗?你能分辨出其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吗?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是怎样的关系?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从以上问题的答案中,你能否说出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学生:看书、思考、归纳板书或PPT: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解析图问题: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先进的社会形态中还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落后的社会存在也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你能否运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生:思考回答。二、实践、生产方式、社会存在三者间的关系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中,其本质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在社会存在,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举手回答因为人们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衣食住行这个基本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不得不进行物质资料的

6、生产活动。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现实的而不是观念中的生产方式。所以说社会存在的最本质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板书或PPT:生产实践、生产方式、社会存在三者间关系的解析图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叙述:我们把握了社会现象的本质,并不等于解开了社会历史之谜。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上述基本观点认识人类社会,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发展的

7、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问题:那么,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教师叙述:为了方便说明这些问题,现在我们以西欧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为例加以说明。展示:PPT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发展到后期,其生产力水平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表现为:机械生产取代手工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场生产取代作坊生产;需要商品自由交换的商品经济取代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其生产关系仍然是:封建主依然掌握着土地等生产资源,制约着工场主为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农民对地主有半人身依附关系,制约着农民成为工场所需要的自由劳动者;地主榨取封建地租,却凭着封建特权而不纳税

8、,农民收入少,封建割据严重,严重的制约着商品交换。可见,此时的封建生产关系已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此时的封建生产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此时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此时的生产力状况,对生产力起着阻碍作用,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要求,封建生产关系一定会发生变化,变化为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即发生由地主掌握生产资料变为由资本家掌握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由半人身依附关系变为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分配关系由地租关系变为利润与工资的关系。问题:你能否从中抽象出推动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原因?进而得出规律性认识?学生:思考归纳

9、归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可以看出,在生产方式内部存在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板书或展示PPT: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辩证关系原理(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叙述:要把握对社会整体面貌的变化发展,仅仅了解作为社会本质的生产方式的运动变化是不够的,不全面的。为此,还须进一步揭示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怎样决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即揭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问题:那么,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呢?二者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学

10、生:自学展示PPT 或板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问题:在封建社会中,封建主是经济利益的最大获得者,但你可能不知道封建主是用什么手段维护其经济利益的?学生:举手回答叙述:当社会发展到封建经济基础被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取代时,封建主是绝对不肯答应的。问题:为什么?封建主阶级将会怎样利用其上层建筑维护其经济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怎样才能建立并巩固资产阶级经济基础?学生:讨论、表述观点教师叙述:由此,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举手回答展示PPT 或板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及其实现途径教师叙述:矛盾的观点认为,在事物内部存在着的对立统一的双方中,当否定的一方战

11、胜肯定的一方时,矛盾就得到解决,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事物也就得到了发展。问题:你能否据此推理出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叙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矛盾又不同的解决方法。问题:阶级社会的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解决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举手回答展示PPT: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及其实现途径的说明课堂小结:总之,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这一奥秘,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展示:本节知识结构解析图板书设计: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12、意识(1) 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社会力状况的规律。(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3.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目标检测:1.(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2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A.

1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C. 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2008年高考政治广东卷第34题,多选)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3月国务院进行“大部制”机构改革,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这表明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C机构臃肿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改革D.机构精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教学反思:新课改中强调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实际。因此在讲课中我设计了三条线:学生线、知识线、情景线。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点值得去思考:就是如何才能够把复杂的知识讲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