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_第9单元随堂真题演练3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998553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_第9单元随堂真题演练3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_第9单元随堂真题演练3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_第9单元随堂真题演练3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_第9单元随堂真题演练3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_第9单元随堂真题演练3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_第9单元随堂真题演练3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_第9单元随堂真题演练3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范例参考 (2017高考江苏卷改编)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选B。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要注意随机取样,不能选择草多的地方,A项错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要高于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B项正确;若两只猛禽是不同物种,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捕食关系,若其中一只猛禽追赶的目的是争夺另一只猛禽抓握着

2、的鼠,则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C项错误;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属于同一种生物搭建的,不能反映不同物种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D项错误。 (2015高考海南卷)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A小鱼吃的小虾B吃小鱼的大鱼C泥巴中的藻类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解析:选C。属于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生产者,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C正确;小虾和大鱼都属于消费者,大肠杆菌属于分解者,A、B、D错误。 (2016高考全国卷)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

3、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解析:选C。鹰的迁入会使黄雀数量减少,导致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使蝉的数量减少,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流入生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细菌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能量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鹰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鹰的迁入不会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 (2015高考福建卷)下图为

4、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解析:选B。A项,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鲈鱼属于第五营养级。B项,第二营养级包括浮游动物和摇蚊幼虫,二者共有的能量为3 7804 2007 980,因此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 98031 920100%25%。C项,一个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一

5、部分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和流向分解者等,题目中1 357是1 483(太阳鱼总同化量)126(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得到的,因此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比1 357 Jm2a1要少。D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所以食物网与无机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2016高考全国卷)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

6、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解析:(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的温度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的积累。(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故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不会太长。答案:(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课时作业1下列关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B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C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D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

7、者答案:B2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是自养生物B蓝藻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细菌中既有生产者,也有消费者及分解者D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可以同时转录和翻译答案:B3(2018江西五市八校模拟)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腐生细菌和真菌占据了多个营养级B如果树同化的能量为100 kJ,则蛇至少能获得1 kJ能量C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在此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腐生细菌、真菌解析:选C。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任一营养级,A错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

8、传递效率为10%20%,如果树同化的能量为100 kJ,则蛇至少能获得0.1 kJ能量,B错误;图中仅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食物链,若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正确;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D错误。4(2018湘潭模拟)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若除去鼬,则草原上鹰的数量会增加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增强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答案:D5(2018湖南益阳调研)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恢复原状的能力越弱B在食物

9、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C在捕食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相同D如果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解析:选C。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受到干扰时恢复原状的能力越弱,A正确;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B正确;在捕食食物链中,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消费者则通过捕食获取能量,C错误;如果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由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取代,D正确。6(2018安徽名校模拟)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

10、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AD,BE,CF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解析:选B。题图中AD,BE,CF;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狼所处的营养级;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A。7(2018宁夏平罗中学月考)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此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化学能光能热能B兔子产生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属

11、于草的同化量C当狐狸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D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狼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解析:选B。在题述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A错误;兔子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草的同化量,B正确;兔子和狐狸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错误;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所有狼个体体内的能量之和少于所有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之和,D错误。8(2018淮安模拟)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其能量调查如表所示: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2 kJ/m2)750200.98500下

12、列对该表数据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都相等C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D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丁后,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丙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则五种生物所构成的营养结构应为:,A项错误;若甲与丙无捕食关系,则食物网为,则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依次为0.14,B项正确;甲捕食乙、丙,若甲数量增加,则乙、丙的数量减少,C项错误;除去甲和丁后,则乙、丙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D项错误。9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

13、的食物链,E1、E2、E3、E4分别表示流入牧草、昆虫、鸟、鹰的能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些生物形成的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基本一致B(10%)3E4/E1(20%)3C牧草的大部分能量传给了昆虫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解析:选C。一般而言,营养级越高,该营养级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也越少;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因此鹰从牧草处获得的最多能量为(20%)3E1,最少能量为(10%)3E1;牧草传递给昆虫的能量最多为20%E1;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捕食关系(相互制约),使其数量不会有明显变化,因此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10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

14、及其桑树到蚕的能量流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桑基鱼塘的营养结构简单,但依然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_。(2)蚕沙中的能量属于_同化的能量。蚕沙中的碳元素以_形式流向鱼,而鱼体内的碳元素以_形式流向桑树,该现象可反映_。(3)根据桑树到蚕的能量流动情况,可知蚕同化的能量有_kJ,而用于蚕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_kJ。解析:(1)桑基鱼塘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虽然营养结构简单,但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也能保持相对稳定。(2)蚕沙是蚕未同化的能量,所以属于桑树同化的能量;蚕沙中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故其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鱼,而鱼体内的碳元素通过呼吸作用以CO2的形式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所以鱼体内的碳元素以CO2形式流向桑树,这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3)从图中能量流动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