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0997695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378 大小: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78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78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78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78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3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多彩的物质世界 本章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从广阔的宇宙到地球上的高山、大海再到微观的原子和 分子,都是本章研究对象。学习本章知识以后,你会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的 三种常见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基本性质-质量和密度,质量的测量工具 -天平等。同时学会探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会应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 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第一节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宇宙和微观世界(1 1)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的

2、;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 学法点拨 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它们的体积 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

3、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 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课前准备 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1 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2 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3 教学过程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 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 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 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

4、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 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 步的探讨吧。 1宇宙有多大? 综合观察课本图 10.1-1 和课本图 10.12-1。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 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2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 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 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

5、,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 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3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哥白尼与日心说; 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我国“神舟”号飞船的五次成功飞行。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4宇宙的组成 问题: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

6、中。 物质由分子组成 问题: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1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 土、气四元素组成;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但这些 看法都是不科学。到底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分割物质实验: 2 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 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学生交流课前观察蜡凝固时体积的变化。(液体蜡在凝固时体

7、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 1 问题: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 2 的物理性质。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缩小,由液态变为 气态,体积增大。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是否联系呢? 探究: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 3 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认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4 原子结构 我们知道了物质同分子组成,人们又猜

8、测分子能不能继续分割?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 更小的粒子组成,并把这样的粒子称为原子。同时还发现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 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相相等。原子核由更小的粒子- 3 -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夸克组成 达标自查 1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 中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 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 条轨道上运行。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 大行星。 2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叫它 。由于它的 体积很小,一般要用 观察。 3固态物质中,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 和 。 4液体没有

9、确定的 ,具有 。气体粒子之间作用力小,故气体容易被 ,并具有 性。 5物质由 组成。分子由 组成。原子核外的电子绕 运动。 6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A体积都变小; B体积都变大; 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 D无法判 断。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8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2nm=1.2109m; B12nm=1.210-9m; C12nm=12109m; D12nm=1210-9m。 9下列对物质结构

10、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 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跑动; 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 能力提高 10探究: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选用熟动物油作为探究对象。 把熟动物油放在烧杯里,用火加热,使它完全熔化,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 拿开火源,使熟动物油冷却。 观察:它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你还可以用什么物质进一步进行探究? 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 11探究:水结成冰以后,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

11、: 分析结论: 交流:通过第 10 题和第 11 题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节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宇宙和微观世界(2 2) 课 题 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 型 新授课课时 1 授课人 重 点 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 难 点 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 4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将不断深入;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 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 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2、。 过程与方法:建立模型、拟人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历程的艰辛,培养学生坚持真理、 尊重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显示 引入新课 对学生课下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 价、交流(以知识竞赛的形式) 提出问题学生抢答抢答题目 讲授 新课 总结刚才所抢答的题目,得出物 质从宏观到微观的尺寸排序。 宇宙、物质、分子、原子、原子 核和电子、原子核分为中子和质 子、质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 的。 引导学生 总结 谈感受 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状态有:固态、 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在宏观 上有什么特点? 提问学生讨论, 完成表格 出示表格 讨论猜想:为什么固、

13、液、气三 态会具有这样的宏观特点? 猜想:与物质的分子排列情况有 关。 为了表示三态物质分子排列情况 的不同,需要建立一个模型。 老师引导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建立模型 并上台展 示 设计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老师指导学生实验 讲授新课 得出结论,并让学生完成表格。 总结: 搜集资料得出结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建立模型实验验 证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 老师总结 整节课的 程序。 学生讨论 布置作业搜集资料探究纳米材料 第一节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宇宙和微观世界(3 3) 从容说课 步入九年级,学生对物理知识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他们渴望更加深入地研究多姿 多彩的物质世界,课本从第十章开始介绍“多彩的

14、物质世界” ,从宏观走向微观又从微观走 向宏观是本节的主体脉络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宇宙的宽阔无垠;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宽 阔无垠的宇宙中认识到太阳系及整个宇宙的漫长经历紧接着,课本从宏观宇宙谈到了微 观的物质世界分子、原子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以后的几节课中,谈 了质量、密度的概念,以及如何测量质量、密度等的知识点,使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更 加深入 5 本节的内容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比较浅显地介绍了宇宙的组成、原子的结 构、纳米技术等,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讲授本节时应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尽量使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应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

15、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了解一些现象 2应用所学知识了解宇宙的构成,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介绍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为以后的学习作充分的准备 3通过了解宇宙,认识人类的探索过程 教学重点 物体的三态变化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宇宙及其组成 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活动,了解三态变化及其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具准备 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

16、水、形状不同的杯子、录像机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上大家看,我们的世界中有蓝天、有白云、 有花朵,这么多美丽的现象都离不开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 (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教材中图 101-1 和图 101-2 中的两幅图) 师看到这些,同学们能想到什么问题呢? 生宇宙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生太阳系的组成呢?地球在太阳系中是怎样运动的呢? 生科学界说火星上已发现了生物生存的痕迹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和微观世界 二、新课教学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师奇妙的宇宙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物质未被发现,大家认为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各种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