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天津市儿童医院-血管炎.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97569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5.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例讨论-天津市儿童医院-血管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病例讨论-天津市儿童医院-血管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病例讨论-天津市儿童医院-血管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病例讨论-天津市儿童医院-血管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病例讨论-天津市儿童医院-血管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例讨论-天津市儿童医院-血管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讨论-天津市儿童医院-血管炎.ppt(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天津市儿童医院 杨扬,儿童血管炎 体部多系统影像表现,儿童血管炎(Pediatric Vasculitis)是一组以血管的炎症与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部位及病理特点不同而表现各异 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但也可局限于某一脏器。常累及的部位为皮肤、肾脏、肺、神经系统等 过敏性紫癜HSP(49%)和川崎病KD(23%)是儿童血管炎最常见的两类 儿童血管炎发病率约为 23/100,000,概述,3,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儿童血管炎分类,4,病因及发病机制 大多数血管炎的病因至今不明,其发病机理也多不清楚。目前认为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感

2、染原对血管的直接损害和免疫异常介导的炎症反应 病理 血管炎可以累及体内任何血管,其基本病理改变是: 血管壁各种炎细胞浸润 管壁的弹力层和平滑肌层受损形成动脉瘤和血管的扩张 管壁各层纤维素样增生和内皮细胞增生可造成血管腔狭窄,症状常为多系统且无特异性,例如发热,全身乏力和弥漫疼痛。随着血管损伤的发生,更多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如皮疹和器官受累的证据),会提高血管炎嫌疑 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受累及血管大小、病理改变类型、器官受累、以及损伤血管范围有关 血管炎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急性期反应物测试。评估肝酶水平、肾脏及尿分析可以作为终末器官损伤证据。特异性抗体实验,如抗核抗体、抗中性白细胞胞

3、浆抗体,非常有帮助,可以帮助诊断不同类型血管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对于血管炎的诊断和监测起着关键作用 血管炎早期影像学改变可提示诊断,用于定位、确定病变累及范围、帮助活检确定活动期部位 超声心动图是评估KD冠脉和心脏功能的关键 CTA和MRA对于大、中血管炎(如大动脉炎和川崎病)有明确影像指征,但小血管炎的影像表现仍依赖于终末器官改变 部分影像表现无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做出诊断,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儿童最常见血管炎 主要影响小血管的急性白细胞破碎血管炎 常见于3-15岁,峰值年龄73岁,男女比例1.5:1 患病率约为20/100000 显著季节特征,大部分发病于冬季,约5

4、0%患儿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就诊 尽管HSP病因尚不明确,但是HSP临床表现为广泛血管炎性表现,这是由于免疫球蛋白A沉积于血管壁和肾血管系膜,过敏性紫癜 -HSP,多数患者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痛与全身不适等症状,或者有服用药物、特殊食物等病史 皮肤损害表现为出血性瘀点、瘀斑,可反复发生 皮损部位多见于下肢、臀部和足踝部的伸侧 关节型紫癜: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或者出现肘、膝等关节肿痛 腹型紫癜:患者同时出现程度不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可以出现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肾型紫癜:少数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个别病情严重者可发展成肾衰,过敏性紫癜 临床表现,女,15岁,下

5、肢、足背部紫癜、瘀斑,肠壁水肿或出血、腹腔积液及肠套叠 肾小球肾炎、肾病或肾病综合征 硬化性输尿管炎、尿路梗阻和肾功能丧失 阴囊受累,疼痛、肿胀和血肿,睾丸炎,治疗,HSP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 - 4周,至少有1 / 3的儿童复发(10岁) 支持治疗:查找和去除病因,如感染、药物、食物,避免过度劳累等 止痛剂和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类固醇可以改善效果,尤其是在患有胃肠道并发症的儿童中,并发症,超声在HSP儿童胃肠道表现诊断中,敏感性83%,特异性100%,可以清晰显示肠内水肿或出血、腹腔积液及肠套叠等并发症 腹部平片可以提示肠套叠等并发症的存在 CT可以更清晰显示HSP并发症的存在,包括肾脏改变

6、(可以正常或双侧增大),肠壁水肿或出血、腹腔积液及肠套叠,过敏性紫癜 影像学,HSP ,女,2岁,有3天的紫红皮疹,腹痛和黑便。立位腹平片显示小肠梗阻的证据。腹部超声图像显示小肠壁增厚,肠壁轻度充血,HSP ,男,7岁,继发肠套叠。立位腹平片显示右上腹占位效应,近端小肠轻度扩张;超声显示结肠套叠,空气灌肠后缓解;CT显示肠套叠(白箭),男,5岁, HSP继发附睾炎。右阴囊壁增厚(白箭),阴囊积液(*),明显肿胀(箭头)和附睾充血伴附睾炎,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常见于2个月-5岁患儿,男女比例为1.62:1,患病率约为20.8/100000 显著季节特征,大部分发病于冬季 尽管KD病因尚不明

7、确,发病机制主要认为是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 以血管炎为中心的全身性脏器炎症,冠状动脉血管炎是KD的特征性表现,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川崎病 -KD,急性期:发病11天。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非渗出性球结膜炎、唇部红斑、口腔黏膜红斑、皮疹、心包炎、心肌炎、腹痛、腹水、胆囊积水 亚急性期:病后11天21天。热退,症状消失,典型脱皮,冠状动脉瘤在亚急性期最常出现,而这一阶段的心脏猝死的风险最高 恢复期:病后2160天,多数儿童该期无症状 慢性期:发病后数年。血管发生疤痕、狭窄及闭塞、后遗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恢复期 慢性期,川崎病-临床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0 10 20 60 天,、持

8、续发热天以上 、球结膜充血 、口唇鲜红、皲裂、杨梅舌 、手足硬肿、掌趾红斑、指趾脱皮 、多形性红斑样皮疹 、颈淋巴结肿大 符合项(需包括发热)可确诊 必须在发病10天内确诊,否则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川崎病-诊断标准,男,5岁,皮表多形性红斑样皮疹,符合3/6项,但病程中UCG或心血管造影证明并发冠状动脉瘤者(多见于6个月或8岁患儿)。多属重症 符合 4/6项,但可见冠脉壁辉度增强(提示有冠状动脉炎)。应除外其他感染性疾病(病毒、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耶尔森菌),非典型川崎病,男孩,16天或反复发热 白细胞30x109/L ESR100mm/h CRP明显增高 ESR和E

9、SR反复增加 心电图、aVF导联ST-T异常、深Q波,并发冠状动脉瘤的高危因素,川崎病-治疗,本病尚无特异治疗。主要是对症与支持疗法 治疗目的:控制血管炎和对抗血小板凝集,防止冠状动脉瘤形成及血栓性阻塞 1、阿司匹林:(首选,抗炎、抗凝) 2、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早期(病程10天内)应用可减少冠脉病变发生。尤适用于动脉瘤高危患者 3、皮质激素:应用需谨慎 4、其他,超声心动图(UCG):可靠、无创、重复性好 1、左冠主支近段为动脉瘤最常见部位 2、其次为右冠近段、左前降支、右冠中段(或水 平段)及左回旋支 3、罕见孤立远端病变 4、UCG对远端和阻塞病变略嫌不足 CT:可使冠状动脉成

10、像具有亚毫米的空间分辨率。对KD冠状动脉评估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心脏MR:可以同时成像冠状动脉的近端和中部,并评估心肌功能和灌注,川崎病 影像学,KD ,女,7岁,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冠状动脉的动脉瘤扩张(黑箭头),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白箭头)。CT图像显了右冠状动脉12mm直径巨大动脉瘤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哑铃状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受累的血管可为全层动脉炎 女性多见,多为30岁以下,成人患病率约为1/1000000,儿童无确实数据 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为主要死亡原因 TA的特点是血管壁有肉芽肿性炎症,有明显的增生和纤维化,最终导致狭窄、闭塞和动脉瘤

11、形成 TA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由于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所致,大动脉炎 -TA,头臂型:累计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和闭塞,可引起脑部不同程度的缺血。头昏、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单侧或双侧视物有黑点,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甚至失明,咀嚼肌无力和咀嚼疼痛 胸腹主动脉型:累计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 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和闭塞,可引起脑部不同程度的缺血。头昏、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单侧或双侧视物有黑点,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甚至失明,咀嚼肌无力和咀嚼疼痛 广泛型: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临床特征 肺动脉型:肺动脉,并可伴有其他动脉受累 约占50,常合并。临床上出现心悸、气短,重者心功能衰竭,肺动脉瓣区可闻及

12、收缩期杂音和肺动脉瓣第2心音亢进,大动脉炎-临床分型及各型临床表现,、起病年龄小于40岁 、肢体间歇性运动障碍 、肱动脉搏动减弱 、双上肢动脉收缩压之差大于10mmHg 、锁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 、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四肢近端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影像学证据 符合3项即可确诊,敏感度90.5%,特异度97.8%,大动脉炎-诊断标准,大动脉炎-治疗,药物治疗: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扩血管、抗凝、改善血液循环 外科治疗:炎症控制2个月以上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2、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目的主要是解决肾血管性高血压及脑缺血 大动脉炎并发症:脑出血、脑血栓、心力衰竭、肾

13、功能衰竭、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失明等,超声血流图:可探查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情况,可呈“通心粉”改变,但对其远端分支探查较困难 DSA:详细了解病变部位、范围、狭窄程度及闭塞,以及病变段血管侧支血管建立情况,但其主要针对晚期病变,血管已经缩窄,早期病变DSA可显示正常,诊断价值有限 CTA:可显示受累血管病变,管壁环形增厚,管腔狭窄与闭塞,管壁钙化,管腔扩张和动脉瘤,侧支循环 MRA:主动脉弓分支管壁均匀增厚,可见延迟强化 PET-CT:敏感的发现动脉管壁的炎性病灶,大动脉炎 影像学,TA,女,14岁,MR显示主动脉壁增厚水肿,a、TA后期,女,22岁,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 b、

14、TA后期,女,26岁,肠系膜下动脉侧支循环建立,黑箭头代表右肾动脉支架,左肾因血管损伤萎缩,TA,女,12岁,a、b:CT显示左颈总动脉和降主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c、d:降主动脉于横膈两侧管腔不规则,TA,女,13岁,MR显示,a:升主动脉的扩张与相应管壁增厚;b:主动脉回流,是指在血管壁上有结节的大动脉或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 男性多见,多为40岁以下,儿童无确实数据 PAN的病理表现为中小动脉的局灶性、节段性、坏死性全层血管炎,血管壁中以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PAN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药物及注射血清等有关,尤其是HBV感染(与成人有关,儿童不常见) 中小血管发生动脉瘤、狭

15、窄、闭塞是诊断儿童PAN的关键,结节性多动脉炎 -PAN,全身症状 低热、头痛、乏力、多汗、体重减轻、肌痛、腹痛、关节痛 系统症状 1、肾脏:受累最多见,以肾脏血管损害为主(肾动脉瘤发生率40%),急性肾功能衰竭多为肾脏多发梗死的结果,可致肾性恶性高血压 2、骨骼、肌肉:约50%患者有关节痛,约1/3患者骨骼肌血管受累而产生恒定的肌痛,以腓肠肌痛多见 3、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受累多见(60%) 4、消化系统:受累提示病情重,肠系膜大动脉急性损害可致血管梗死;中小动脉受累可出现胃肠道炎症、溃疡、出血 5、皮肤:痛性红斑性皮下结节,沿着血管成群分布 6、心脏:引起死亡主要原因 7、生殖系统:睾丸、附

16、睾受累约30%,疼痛为主要特征,结节性多动脉炎-临床表现,1、体重下降4Kg 2、四肢或躯干呈斑点及网状青斑 3、睾丸疼痛或触痛 4、弥漫肌痛,无力或下肢肌触痛 5、单神经病或多神经病 6、舒张压90mmH 7、血Cr1.5%,BUN40mg% 8、血中检到HBsAg或HBsAb 9、血管造影:内脏血管动脉瘤或阻塞 10、中小动脉活检:动脉壁有粒细胞或/和单核细胞浸润,结节性多动脉炎-诊断标准,3项确诊,敏感性82.2%,特异性86.6%,结节性多动脉炎-治疗,由于存在主要器官受累危险,一旦确诊,需积极治疗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未经治疗,预后差,死亡率高 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90%左右,超声血流图:中等血管受累,可探及受累血管的狭窄、闭塞或动脉瘤的形成,小血管受累者探查困难 CT和MRI:较大血管受累者可发现血管呈灶性、节段性分布,受累血管壁水肿等 静脉肾盂造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