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3语文初一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0996059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043语文初一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043语文初一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043语文初一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043语文初一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043语文初一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043语文初一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43语文初一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处置(ch) 强调(dio) 差别(ch) 记载(zi)B、处分(ch) 调解(tio) 差遣(chi) 载重(zi)C、处所(ch) 调查(tio) 差数(ch) 转载(zi)D、处理(ch) 声调(dio) 差事(chi) 装载(zi)2、加点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稀少) 骊歌(告别的歌)B、人声鼎沸(开水) 宿儒(长期从事某种工作)C、来势汹汹(形容声势盛大)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D、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 讪笑(讥笑)3、下列

2、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必须爱护学生,不能对学生漠不关心。B、在铁的事实面前,他鸦雀无声,只得低头认罪。C、黄老师没有个人偏见,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一视同仁。 D、在学业上取得一点成绩,不能骄傲自满,应该精益求精,不断进取。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 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B、 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C、 这个月最后一天的劳动,是我们厂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一天。D、 全班同学讨论和听取了班委会制定的本学期班级活动计划。5、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 爸,过来!给我讲讲这道题。B、 别挡路,老太婆!C、 请同学们保持教室卫

3、生。D、 今天您为我们进行作文辅导,一定感到很荣幸。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_,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A、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7、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A、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B、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C、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油蛉在这里低唱。D、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

4、得远。二、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8、把下面六个词语任选四个补充完整,填在相应的田字格内。(要求书写规范,整洁,美观。)(5分)(1)不 其数 (2) 拜下风 (3)再接再 (4) 计多端 (5)戒骄戒 (6)见 思迁9、默写(6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2)_,却话巴山夜雨时。(3)无可奈何花落去,_。(4)山际见来烟,_。(5)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_,_。10、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两个句子。(4分)虚心的人往往成功,骄傲的人常常失败;_往往成功,_常常失败;_往往成功,_常常失败。11、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传说,明太祖朱元璋聘了一位先生教儿子读书。

5、太子贪玩,不好好学,又经常无理取闹。先生也不客气,跟私塾先生一样体罚太子。朱元璋知道后,不分青红皂白,将先生打入牢狱。后经皇后开导,朱元璋叫儿子向先生赔礼,又起用了先生。对此,先生写了一首诗感谢皇恩。其中两句是这样的:明主明不明 贤后贤不贤朱元璋一读:明主明?不明。贤后贤?不贤。他顿时龙颜大怒。皇后却说:“待先生自念之。”于是,先生便把这两句念了一下。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又大大赏赐了先生一番。先生巧妙地运用了顿读之法,既愚弄了皇上,又免了杀身之祸。你知道先生是怎么读的吗?请写下来。_三、阅读题(59分)(一)(17分)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

6、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

7、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12、依照原文,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词语。(7分)13、本段主要写捕鸟,开头却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这用了什么写作手法?(2分)_14、冬天的百草园虽可以捕鸟,但收获甚少,然而小作者却乐此不疲,怎样理解这种情况?(5分)_15、从表达方式上看,这两段文字侧重于( )(3分)A、记叙 B、说明 C、描写 D、抒情(二)(23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

8、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6、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1)即书诗四句( ) (2)邑人奇之( )(3)稍稍宾客其父( ) (4)父利其然也( )17、请分别指出第2段中出现的三个“之”字的词性和意义。(6分)(1)余闻之也久( )(2)于舅家见之( )(3)不能称前时之闻

9、( ) 18、翻译句子。(4分)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_19、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4分)_20、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到平庸无奇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5分)_(三)(19分)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看见一缕炊烟在饥肠辘辘的旅途中,假如看见一缕炊烟也许不会有什么比它更亲切了。那是一种动人的招手,是一种充满魅力的微笑,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友好地向你挥动着一方柔情的白手绢掸落飘在肩头的枯叶,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我终于看见了远方山坳里的炊烟,它优美地飘动着,无声无息地向我透露着一个质朴的希望。心中的惶乱被它轻轻地抚平了在深山里走了大半天,饥饿、疲乏、山重

10、水复的怅惘,曾经使我的腿微微地颤抖,步伐也失去了沉稳的节奏我急匆匆地走向山坳,走向炊烟。我想象着炊烟下可能出现的情景:大蘑菇似的小木屋,屋里许是一个白胡子的看林老人,许是一个山泉般水灵的姑娘。都是带着一些童话的色彩 21、第三自然段中“它”指代什么?_(2分)22、指出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5分)_23、第四自然段中加横线的“一个质朴的希望”指什么?(5分)_24、这段文字有五个自然段,可分三层。试划分其层次,并用四个字概括层意。(7分)(1)_段,层意:想 见 炊 烟_(2) _段,层意: (3) _段,层意: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答卷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234567二、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8、(5分)(1) (2) (3) (4) (5) (6) 9、(6分)(1)_ (2)_(3)_ (4)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