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新技术审批申请报告表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9958026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椎间孔镜新技术审批申请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椎间孔镜新技术审批申请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椎间孔镜新技术审批申请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椎间孔镜新技术审批申请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椎间孔镜新技术审批申请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椎间孔镜新技术审批申请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椎间孔镜新技术审批申请报告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新技术名称: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新技术编号: 申 请 科 室: 骨科 技术负责人: 吴一雄 申 请 时 间: 2015-11-25 常州市肿瘤医院制填表说明 一、院内凡申请新技术临床试用的科室,均应填报本表。二、本表分为“技术的基本情况”、“申请科室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申请开展该项技术的科室承诺”、“审批意见”及“需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等6个部分。三、申请科室应如实填写,不够可另附页。四、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由医务处留存,一份由申请科室留存。 完美WORD格式编辑 新技术名 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的临床应用新技术分 类I类(国家级) II类(省级)III类(市级) IV类(院级)技 术负责人吴一雄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06专业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学 历本科学位学士毕业学校苏州医学院拟开展该项目时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参加该项目的主要成员及相关技术培训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称承担的主要任务及技术培训情况签 名胡辉东男主任医师陆佳俊男副主任医师文会龙男副主任医师许海云男主治医师裴琰慧男主治医师张磊男主治医师高 立 波男主治医师封晓光男住院医师方晓辉男住院医师一、技术的基本情况1. 技术原理:(包括技术方法、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及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等) “椎间孔镜技术”的出现,较

3、好地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它通过椎间孔途径进入,内窥镜下直视操作,各相关解剖结构如椎间盘、纤维环、后纵韧带、硬膜囊,神经根等均层次清楚地呈现于屏幕上,安全性高,手术彻底,是目前最微创、最安全、最经济的技术;同时,该技术还在快速地发展中,目前已大量扩展应用于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置换、椎间孔镜下的融合并配合经皮技术进行内固定、脊柱结核微创治疗、以及颈椎椎间孔镜微创治疗等新领域,临床疗效和学术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骨科大夫专注于该技术的拓展。椎间孔镜技术的优势在于:适应症广,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椎管狭窄病例;手术效果与椎间盘手术的黄金标准-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相一致;创伤小,无需

4、破坏椎旁肌、韧带、无需咬除椎板,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最为广大骨科大夫所认可的是该技术能清楚观察到椎管和神经,但不会对其造成干扰。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形成瘢痕,完全不影响失败后的补救手术;手术创口仅0.7cm,符合美学观点。安全性高,局麻下完成手术,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术中出血极少,视野清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术后护理简单,仅需口服抗生素即可,恢复时间短;易于扩展至微创方式处理骨性病变及融合手术;运用成本低,无需内置物。提高手术含金量的同时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该技术平台可扩展至颈椎内窥镜下处理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颈椎常见疾病,使科室学术地位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椎间孔镜治疗

5、椎间盘突出症于90年代后期已经在国内开展,目前市内只有常州一院、二院开展此业务,因此我院开展此项工作在市内仍处于领先地位。2.技术在国内外(或省内外)的应用和准入情况:(包括该项技术在国内外(或省内外)的应用时间、范围、例数及获得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准入情况)1996年美国AnthonyYeung医生(美国微创学主席)首创YESS技术,每年培训全世界医生约400人次;2002年德国Hoogland医生(欧洲微创学前任主席)在YESS技术基础上提出THESSYS技术,使椎间孔镜技术走向成熟;韩国Sang-HoLee医生(亚洲微创学现任主席)的团队迄今已完成超过5000例手术;台湾长庚及荣总医院总计

6、有1500例报告;北京306医院邹德威院长在国内率先引进该技术,在304医院侯树勋教授、重庆新桥医院周跃教授、广州南方医院金大地教授、301医院张西峰教授等国内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和推动下,椎间孔镜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越来越引起国内骨科界同仁的极大关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有着极为诱人的广阔发展前景。3.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其与现有同类技术的比较:(需有相关的指标说明,并提供国内外应用实践的数据支撑)在介入性椎间盘治疗方法出现之前,开放手术是治疗严重椎间盘突出症的唯一有效手段,而介入疗法给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引入了微创理念。目前可供选择的介入方法有胶原酶溶解

7、、经皮切吸、激光汽化(PLDD)、等离子髓核成形、臭氧、射频消融等。但上述方法均属于间接减压,仅针对部分包容型突出病例,不能彻底清除病变髓核特别是压迫神经的组织,无法修复破损的纤维环,坏死组织需靠人体自然吸收,时间长、痛苦大、复发率高。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后路椎间盘镜将微创理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广大骨科大夫逐渐认识到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微创技术必然是外科的发展方向。然而后路椎间盘镜(MED)的手术入路和治疗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相一致,都要实施椎板开窗、剥离肌肉和韧带、干扰椎管、牵拉神经(程度比开放手术轻);易造成术中出血,干扰视野并增大风险;不能适用于极外侧型突出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

8、治疗;术后瘢痕组织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的粘连。“椎间孔镜技术”的出现,较好地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它通过椎间孔途径进入,内窥镜下直视操作,各相关解剖结构如椎间盘、纤维环、后纵韧带、硬膜囊,神经根等均层次清楚地呈现于屏幕上,安全性高,手术彻底,是目前最微创、最安全、最经济的技术;同时,该技术还在快速地发展中,目前已大量扩展应用于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置换、椎间孔镜下的融合并配合经皮技术进行内固定、脊柱结核微创治疗、以及颈椎椎间孔镜微创治疗等新领域,临床疗效和学术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骨科大夫专注于该技术的拓展。二、申请科室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包括科室的总体业务量与此

9、项技术相关医疗需求等)椎间孔镜技术的优势在于:适应症广,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椎管狭窄病例;手术效果与椎间盘手术的黄金标准-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相一致;创伤小,无需破坏椎旁肌、韧带、无需咬除椎板,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最为广大骨科大夫所认可的是该技术能清楚观察到椎管和神经,但不会对其造成干扰。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形成瘢痕,完全不影响失败后的补救手术;手术创口仅0.7cm,符合美学观点。安全性高,局麻下完成手术,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术中出血极少,视野清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术后护理简单,仅需口服抗生素即可,恢复时间短;易于扩展至微创方式处理骨性病变及融合手术;运用

10、成本低,无需内置物。提高手术含金量的同时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该技术平台可扩展至颈椎内窥镜下处理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颈椎常见疾病,使科室学术地位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于90年代后期已经在国内开展,目前市内只有常州一院、二院开展此业务,因此我院开展此项工作在市内仍处于领先地位。1、经济效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的经济效益。第一、科室的直接经济效益。目前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暂无统一的收费标准,可参照MED和PLDD等,国内开展此项目的医院基本按8000元/人次收费。保守估计,按照平均每例手术8000元计算。成本费用主要

11、是术中冲洗液和消融、止血的射频电极,因为采用局麻,费用低廉,总消耗不超过500元/人次,术后不超过5天出院,常规口服抗生素即可。按照平均每年200例手术计算,(8000-500)x200=150万元,购置成本约180万元,按照上述计算大约2年左右收回投资。开展脊柱微创新技术的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内部消耗,提高手术含金量,同时以微创为特色可以吸引更多的病人,增加科室的总收入。第二、医院的直接经济效益。在骨科开展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同时可以通过提高医院知名度,吸引慕名而来的病人,增加病源,为骨科微创病人提供相应的检查等为医院的相应配套科室和医院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增加医院总收入。2、社会效

12、益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目前最先进和适应症最广的髓核切除技术。其目的在于将医源性创伤减小到最低程度的同时获得最佳疗效。从社会效益看,开展微创技术可以减轻病人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人工植入物的应用,降低药品用量,控制医疗总费用,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同时推动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本院骨科中国同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并培养和锻炼后备人才。3、学术效益微创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哲学思想,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临床应用技术。它与影像学、电子技术、光学技术、生物材料和新型器械的发展密不可分。近年的快速演变,正越来越彻底地改变着脊柱手术的理念和方法。无论是早期的经皮穿刺介入,以及逐

13、渐发展的经皮固定,其后的显微内窥镜技术,都无不体现了新材料、新器械在微创手术中的重要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一项国际领先的高新技术,是今后脊柱微创手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该技术既能以目前最微创的方式诊治椎间盘突出,避免传统手术咬除椎板、剥离椎旁肌和韧带以及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也不会干扰椎管、不必牵拉神经根,使并发症和后遗症降至最低,极大地减轻病患创伤。该技术作为一个基础平台,可方便地扩展至椎间融合与固定,在掌握该内镜技术的基础上,瞄准颈椎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科室的微创技术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带动其他微创技术的开展,推动传统手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4、通过3-5年的努力,使科室的综合水平走在省内骨科界的前列。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主要是对神经根、硬膜囊的损伤,只要术中注意观察、仔细操作则可避免。对于少数复杂类型的病例疗效不佳可开放手术。项目组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及人员、技术、设备条件:本项目申请人长年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脊柱解剖及手术,对椎间盘突出症有深刻的认识。项目组主要成员临床经验丰富,实力雄厚。2.新技术应用方案:(包括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等技术操作规范及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 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1)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巨大的、脱出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合并椎间盘钙化及黄韧带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4)大部分腰椎管狭窄症(指由于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内聚、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导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