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区域规划的基础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95199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_区域规划的基础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二章_区域规划的基础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二章_区域规划的基础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二章_区域规划的基础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二章_区域规划的基础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_区域规划的基础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_区域规划的基础资料(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 区域规划的基础资料, 1 基础资料的主要内容,一、地形图 精确的地形图是开展区域规划的先决条件。 地形图的比例尺视规划区的范围大小而定。规划区范围越小,地形图的比例尺应越大,图上表示的内容应越详细 。,2,现状地形图与规划成果图的比例尺,3,二、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 包括地理坐标、四邻的行政区,及其与区域经济中心、行政中心的关系,与外界的自然关系和经济联系 。,2、地貌 包括地貌形状,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布。,4,3、气候 包括温度、湿度、降水、蒸发 、风向、风速、日照、积温、无霜期、干旱、暴雨、寒潮、沙暴、台风、冰雹等。 气候指标的平均值和有关指标的极端值: 平均气温、年平均降雨

2、量;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年降水量、最小年降水量等。,5,4、水文 包括河流的等级、长度、流量、流速,河水的物理、化学特性,水位的季节变化;河流汛期、封冻持续时间;水库和湖泊的分布、水面面积、集水区面积、蓄水量;地下水及开采利用状况 。,6,5、地质 、地震 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状况,地震烈度等级 ,土地承载力,断裂线、流沙、滑坡、沉陷、泥石流、塌方、漏斗、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状况等。,7,三、主要的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 (1)土地类型:各种土地的面积、特征、分布、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2)利用状况: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各类型的面积 。,8,2、水资源 1)资源状况:地表径流、地

3、下水、区域淡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水质等级 。 2)利用状况:主要水利设施,淡水资源需求与供应平衡状况,防洪、排涝、抗旱、水体污染状况 。,9,3、生物资源 1)植物资源:林木、草地、珍稀植物的数量、分布。可作为自然公园的地点、规模。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森林工业价值、农田保护价值、畜牧业价值、文化娱乐与观赏价值、水源林保护与调节水流的价值)。自然保护区的地点、规模。,10,2)动物资源:具有畜牧、狩猎、水产等价值的动物种类、数量与分布,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的珍稀动物和保护范围 。,11,4、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位置、分布范围、埋藏与开采方式、品位、储量,开

4、发利用的可能性与运输方式,采选水平,主要用途。,5、游憩资源 各种风景名胜的地点、分布范围、特征,各种游憩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12,四、人口资源 1)历年人口总量,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变化; 2)人口增长情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的迁入与迁出;,13,3)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各基层区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城市化水平 ; 4)人口结构:就业人口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现状人口知识结构,城乡人口比例; 5)计划生育状况,14,五、经济状况 1、经济特征 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主要生产基地布局。从历史发展过程,从区内和区际比较中反

5、映出区域经济特征 。,15,2、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第一、二、三产业总值。,3、地位和结构 指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在高一层次区域中所占的比例、人均指标、国民经济的比例结构 。,16,4、农业 包括历年农业总产值,耕地面积,复种指数,主要产品产量,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农业内部结构(产值结构、用地结构、劳动力结构等);农业经济效益的地区分布与区域差异,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区内人口食物构成及其保证程度;为工业提供原料的农产品数量、发展潜力与效益;农、林、牧、渔业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郊区农业与外向型农业;农业区划与农业发展规划。,17,5、工业 包括历年工业总产值、轻重

6、工业比重、职工数、工业固定资产;现状工业部门结构,主要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地位;现状主要工业企业的名称、位置、隶属关系、产品产量、产值、职工数、用地、用水、用电,原料来源、产品市场;“三废”排放与污染治理;工业发展与当地农业的关系,工业发展投资意向(包括投资者、投资项目、计划投资额、投资方式、产品市场、位置与用地面积等)。,18,6、建筑业与房地产业 包括历年建筑业产值与房屋竣工面积变化曲线,建筑队伍与外出建筑队伍的素质、技术装备;人均居住面积,房地产业产值在经济中的地位,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需求。,19,7、商业与贸易 包括历年零售商品总额,主要商业网点的分布;主要的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的分

7、布、成交额;对外贸易额,外贸商品的主要市场、产地;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主要进货渠道、销售方向、运输方式,商业设施(建筑面积、占地面积、仓库面积等)的分布;批发市场的分布。,20,8、旅游业 包括旅游入境人数、旅游部门接待旅游者人数、各城市、景点旅游人数;旅馆、饭店数量、旅游营业收入、利润税金;主要宾馆的经济类型、星级、客房、床位和开房率;旅游线路与交通设施,旅游产品 。,21,六、基础设施 1、交通运输与仓储 1)历年客货运量、周转量;现状货运的货物构成、主要流向; 2)公路(现状与规划)一览表,包括名称、起迄点、长度、等级、宽度、路面质量、车流量;公路网络图,线路与站玚位置;各干道分布 ;,22

8、,3)铁路(现状与规划)一览表; 4)水运; 5)航空港;,23,6)区域综合运输状况:各种运输方式联运的衔接地点及方式;交通枢纽的位置、类型、等级、规模;主要货运种类,主要客运站发车数量; 7)仓储:包括位置、库容、年吞吐量、占地面积、技术、装备条件、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专业仓储的名称、规模、分布,区际意义。,24,2、电力 1)电源 :发电厂(站)名称、位置、机组容量;全年供电量、计划发电量、自发电量;发电燃料、来源及运输方式。 2)供电网络:各级线路名称、长度、起迄点;主要变电设施的技术等级、容量;供电服务范围,供电质量、负荷。 3)用电需求,电力发展设想等。,25,3、邮电、通讯 1)

9、邮政电信机构的数量、分布、业务范围; 2)主要通讯设施:名称、通道方向、电讯网络;电讯线路走向;服务区域;电话装机容量,实装门数,电话普及率; 3)成时间长话年发生量; 4)发展规划。,26,4、供水 1)主要水利设施; 2)供水工程;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矛盾及解决途径。,27,七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 1)城镇的等级:各级城镇的数量、规模、名称、位置、功能; 2)农村居民点的等级:各级居民点的数量、分布、平均规模、平均居住面积、水电交通状况;,28,3)城镇人口; 4) 城镇用地:现状结构,建设备用地,建成区域发展控制区域面积; 5)城镇经济:工农业产值、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国民收入、城镇

10、建设维护税;,29,6)城镇基础设施:给排水、电力、邮电通讯、街道、路灯、绿地; 7)城镇公共建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消防、停车场、市场等的类型、规模、建设水平。,30,八、公共服务设施 1、科技 2、教育 3、医疗卫生 4、文化体育,31,九、环境 1、居住环境:建筑密度、容积率、道路率,庭院和各类公共绿地的分布、占地面积、名胜、古迹、风景区; 2、环境质量监测成果资料; 3、环境污染主要类型、主要污染源的分布、数量、危害程度及范围; 4、地方病及各种危害居民健康的要素; 5、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方案。,32,十、历史背景 1)政区沿革; 2)各时期发展过程及开发范围; 3)行政体

11、制与行政区界限的变迁; 4)各时期的重要建设,交通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 5)各时期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33,十一、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计划和规划 1、当地有关的发展政策和计划(产业政策、投资倾斜政策等);五年、十年经济发展计划; 2、上一层次区域的有关经济区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经济计划、城镇体系规划等资料。,34, . 2 社会调查中一些常用指标的解释,1、社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包括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五个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之和。它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总成果的指标。,35,2、国民收入 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效益

12、和分配关系的重要指标,它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也就是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的净产值。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包括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的净产值之和就是国民收入。,36,3、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国(地区)内生产总值和国(地区)外净要素收入之和。,37,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从生产角度说,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从分配角度说,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者收入、福利收入(或公益金)、税金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38,国(地区

13、)外净要素收入是指本国居民对国外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所取得的要素收入,与外国居民对本国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所取得的要素收入的差额。,39,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区别: 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除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外,还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40,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了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而国民收入除了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外,还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41,国民收入及其有关概念一览表

14、,42,4、基本建设投资额 是以货币表现的基本建设完成的工作量。 基本建设,是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包括工厂、矿山、铁路、公路、桥梁、港口、农田水利、商店、住宅、学校、医院等工程的建造和机器设备、车辆、船舶、飞机等的购置。,43,5、国家(地区)财政总收入 是国家(地区)通过财政各个环节筹集的财政资金的总称。 主要包括:各项税收;企事业单位上交的利润和事业收入;国(地区)外借款、国(地区)内公债收入、国库券收入、专业银行购买财政专项债券等债务收入;专款收入、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国家(地区)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等其他收入。,44,6、农村社会总产值

15、是指一定时期内农村各物质生产部门的一货币表现的全部产品产量。包括乡、村及村以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从事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活动所生产的总产值和国营农场生产的农业总产值两部分。县镇及国营(含国营农场) 的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的总产值不包括在内。,45,7、农村经济总收入 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当年经营生产性和服务性活动所得到的可以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的全部收入。包括农林牧副渔业、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劳务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收入。但不包括哪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4

16、6,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业总产值的差别在于: 一是范围不同。总收入除了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的收入外,还包括其他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事业活动所得到的可以直接支配的全部收入;而总产值则不包括后面这些收入。,47,二是内容不同。总产值要计算农林牧副渔五业当年的全部成果;而总收入只计算当年可用于开支和支配的部分。 三是计算的价格不同。计算总产值,全部产品都按统一的不变价格或当年价格计算;而计算总收入一般只按当年价格计算。,48,8、社会商品零售额 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商业、饮食业、工业和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金额,以及售给农村和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金额,还包括农民直接受给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但不包括国家物质分配部门拨给国家机关、团体、部门、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全民所有制农场)的生产资料和售给部队供生活用的粮食、副食品、日用品、燃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