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教育制度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95023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教育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第5章教育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5章教育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第5章教育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第5章教育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教育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教育制度(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罗曼罗兰:“大师是心灵的伟人,是一支震撼灵魂的歌,是一道破窗而入的阳光,是死水中的一股波涛,是市侩侏儒中的一个巨人。”,泱泱大国,为何出不了大师级人才?,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生前最大的疑问,也是总理温家宝深感不安的问题。西方的研究咨询机构也得出结论,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很难招到适合岗位要求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甚至比不上印度。,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一、 教育制度概述 二、 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2、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 3、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

2、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一、 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一)教育制度的概念,1、什么是制度? 汉语中,“制度”一词有两种意思: 一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规程办事的规则,如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 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体系,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 英语中,表示“制度”的词有两个:一个是system,另一个是institution。system有“系统”、“体系”、“制度”、“体制”等含义。institution有“建立”、“制定”、“设立”、“制度”、“惯例”

3、、“风俗”以及“公共机构”等含义。,因此,无论是从汉语还是从英语来看,“制度”一词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 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一个机构或组织系统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系统,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套明确的、具有约束力的运行和协调规则。这套规则为系统的每个要素所理解和遵守。反过来说,一定的制度或规则总是以一定的机构或组织系统为对象,起到制约和协调机构或组织之间及其内部的各种关系的作用。不存在没有规则的机构或组织,就像不存在没有实施对象的规则一样。,一、教育制度的概念,2、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

4、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但是,在教育学里,人们通常把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管理规则当做教育管理问题来专门加以论述,所以教育制度这个题目论述的重点便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3、学校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间的衔接关系。 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制度的主体。 4、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简称。它是教育行政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

5、总称。,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组成的。 教育政策一般被认为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政准则,可分为基本的教育政策与具体的教育政策。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程、规定、决议和决定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 教育制度是社会制度中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 教育制度的任务是确保包括行为模式和价值标准在内的知识代代相传,为社会提供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各类人才。,根据教育制度调控的范围和层次

6、可以将教育制度分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制度、中观层面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微观层面的教学制度。,(二)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 3、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 4、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1、小学教育制度 2、初中教育制度 3、高中教育制度 4、大学教育制度,1、小学教育制度,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 小学教育的入学年龄:5-8岁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 六年制与五年制 任务:知识传授和文化普及,2、初中教育制度,初中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的第二阶段。 六三制与五四年制 任务:基础知识传授和部分职业教育,3、高中教育制度,类

7、型:普通高中,还有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中等教育 普通高中是大学的预备教育。 职业高中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四)大学教育制度,学术制度: 学术自由 教学制度: 学校自治 管理制度: 管理自主 人事制度: 岗位管理,(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学制形态的发展方向 2.教育阶段的重大变化 3.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学制形态的发展方向,双轨学制 双轨学制是欧洲18、19世纪形成的一种学制: 一轨是供贵族、地主等有闲阶级享用的学校,其发展是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 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其发展是自下而上,其结构是

8、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学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这样就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后来,国民教育学校一轨从小学发展到了中学时,才有了初中这个相对应的部分。 欧洲国家的学制都曾采用双轨学制。,双轨学制是指为统治阶级子弟和劳动人民子弟分别设立学校系统,他们是同时并存、互不相通的学制形态。 这种学制产生于18世纪后半期的西欧各国,于19世纪后半期成型。 当前双轨学制逐渐向单轨学制和分支学制转化。,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

9、括中学预备班) 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单轨学制 单轨学制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和连续没有特定的限制,中等以上教育阶段中分化出来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学校系统在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上基本相同,且都与高等教育相通。 单轨学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体制,其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美国从20世纪初的“八四制”,到后来由于初级中学的设立而普遍采用的“六三三制”,中小学教育发展迅速。,

10、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19世纪后半期开始形成,它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 它最称道之处在于其平等性,但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存在效益低下、发展失衡、质量悬殊等问题。 评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单轨学制难以有效地多规格培养人才来适应生活的不同需求。,分支型学制,以“二战”前的日本、前苏联以及中国为代表。 它试图融汇单轨制和双轨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其特点是“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右(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畅通”。 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单轨制,再往上则实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但保留适当的贯通性,允许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一定条件下仍可报考大学。,分支型学

11、制是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的中间形态,其基础部分实行单轨学制,基础部分之上的教育阶段实行双轨学制。 从世界范围看,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以初等教育为基础部分,20世纪后半期则以初中教育为基础部分。,评价:分支型学制既有单轨学制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又有双轨学制中学术性一轨的高水平,同时也能较好地解决中等教育面临地升学与就业的矛盾,比单轨学制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2.教育阶段的重大变化,1、幼儿教育阶段 幼教期提前到5到6岁结束 注重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结合 2、小学教育阶段 入学年龄提前到6岁甚至5岁 年限普遍缩短 小学和初中直接衔接,3、初中教育阶段 学制延长 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 基础教育阶段

12、 4、高中教育阶段 结构多样化 大学的预备 5、高等教育阶段 多层次 多类型,一是多层次,过去主要有本科一个层次,而现在则有多个层次: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 二是多类型,现代高等学校的院校、科系、专业类型十分繁多。 高等学校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教育社会化,即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是指以社会需要、个人才能和兴趣为依据,能随时随地地接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教育。 社会教育化,不仅表现在正规学校向社会开放,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都担负教育的职能。 2、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

13、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3.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 对于终身教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 既包括纵向的一

14、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学习型社会,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 就像是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

15、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二、 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一)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 (二)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四)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试验,(一)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源远流长。自从学校出现以后就有了初步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官学系统、私学系统和书院教育系统。,1、官学系统

16、,我国古代的官学教育系统萌芽于商朝和西周时期,兴盛于汉,完备于唐,宋以后基本沿用唐制,元时开始衰落,明清时期官学则基本沦为科举的附庸。,(1)学校教育制度 礼记中提及的“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就是古代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最初的学校教育。我国夏、商、周时的校、序、庠,在当时既是施政的地方,也是施教的场所。 学记上还明确记载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里涉及了修业年限,以及不同年限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汉朝国学复兴,有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地方则有郡国学,小学“庠”、“序”;私学有书馆。,南朝设学校为馆,有儒学馆、史学馆、文学馆、玄学馆,开我国专科学校之端。 唐代中央有崇文馆、弘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前五者属大学性质,后三者为专科性质。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镇学。 这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系统。官学分中央和地方两级,同时还有私学并存。官学的入学条件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以后封建社会各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