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知能升级天气与气候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994519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天气与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天气与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天气与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天气与气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天气与气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天气与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检测·知能升级天气与气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一、单项选择题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回答1、2题。1.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C.台风 D.霜冻2.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C.西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3.东南亚居民以单衣薄裙为主,济南却冬季穿棉夏季穿单。这种衣着习惯主要是受( )A.经济条件的影响 B.物产差异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 D.气候的影响4.在小刚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一些描述语言,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今年冬

2、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是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A. B.C. D.5.读下图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乙甲6.以下城市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武汉 B.海口C.拉萨 D.广州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7、8题。7.能反映出上海市气候特征的气候资料是( )A.a B.b C.c D.d8.a、b、c、d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A.a B.b C.c D.d9.(2011绵阳中考)请你阅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到,年降水量逐渐减少B.比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C.比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我国乐山与西班牙的马拉加都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但差异明显的气候对两地农业生产产生了很大影响。读表格资料,回答1012题。月份123456789101112乐山5.57.211.616.521.023.525.224.921.016.911.87.17.310.320.546.687.1102.8230.5223.7131.539.416.55.0马拉加12.313.314.716.919.3232526.123.619.515.913.1

4、80567861239243376908710.乐山与马拉加比较,乐山( )A.冬季更暖和 B.夏季降水更丰富C.年降水量更少 D.冬季降水更多11.马拉加的气候特征可描述为( )A.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C.终年炎热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12.从乐山的气候资料中可以发现,对乐山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A.冬季寒冷 B.年降水量丰富C.雨热同期 D.夏季凉爽二、综合题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月,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_月。(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_半球,B地在_半球。(3)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气候特点

5、相符的是_地。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_地。(4)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A:_,B:_。1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问题探究(1)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到到,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 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小明需要了解德州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

6、为图乙中图_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德州的气候特点_。(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_,理由是_。拓展应用蓓蓓负责研究“气候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这一子课题。她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进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请你结合她所提供的以下资料,给出合理的解释与建议。(5)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这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6)1月份,家住海南的军军同学要到哈尔滨参观冰灯,你提醒他要注意什么? 15.(探究创新题)解释下列诗词、谚语所蕴含的地理原理。(1)东边日出西边雨

7、。(2)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4)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解析1、2【解析】1选C,2选D。天气符号表示台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其影响最大。3.【解析】选D。本题考查气候对衣着习惯的影响。东南亚纬度较低,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居民以单衣薄裙为主;济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故居民冬季穿棉夏季穿单。4.【解析】选C。天气时刻在变化,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所以不合适。5.【解析】选B。读图可知甲地纬度高于66.5,乙地纬度低于23.5,丙地纬度在23.566.5之间

8、,纬度越低年平均气温越高。6.【解析】选C。本题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规律。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地势最高,夏季气温最低。7、8【解析】7选D,8选B。根据气候资料可以判断a是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b是热带雨林气候,c、d分别是北半球的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上海市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地中b地的各月平均气温最高,所以b地的纬度最低。9.【解析】选C。根据图例可以看出,由地到地年降水量由1 0002 000毫米到5001 000毫米,再到200500毫米,然后到200毫米以下后又到200500毫米,所以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比降水多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9、地处沿海,地处内陆,受海陆位置影响,比降水少。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其地处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1012【解析】10选B,11选D,12选C。由表中数据可知,乐山属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马拉加属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所以乐山夏季降水更丰富。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13.【解析】本题考查对气候资料图的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A地最高气温在1月,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8月。第(2)题,由于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B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可判断A在南半球,B在北半球。第(3)题,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于夏季,

10、与B地相符。第(4)题,A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答案:(1)1 8 (2)南 北 (3)B B(4)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方法技巧】(1)气温最高月若为7、8月份或气温曲线图为凸形,如,则该地位于北半球。(2)气温最高月若为1、2月份或气温曲线图为凹形,如,则该地位于南半球。14.【解析】本题借世界气候类型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综合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以及气候的特征。欧洲西部沿海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越往内陆受海洋影响越小,降水越少,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

11、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纬度接近,但由于受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德州位于山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气温日较差大。海南与哈尔滨纬度差别大,从衣着、饮食等方面提醒即可。答案:(1)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由到到,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越来越小(2)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地区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3)B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4)可信 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5)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

12、差大。(6)略(只要答案合理即可)15.【解析】民间谚语和部分诗词都蕴含着深刻的地理原理。(1)“东边日出西边雨”反映了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2)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冬天的雪既能给小麦保暖又能补充水源。(3)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山脚下气温较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相应的植被也发生了变化,体现了植被的垂直分布。(4)我国的北方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非常不均匀,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5)描写了山顶和山脚下景观的不同,同是四月份,山脚下的桃花已经凋谢了,山顶上的桃花却正开得茂盛。答案:(1)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不同。(2)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植被随气温变化而变化。(4)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5)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植被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