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棉花害虫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94145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1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棉花害虫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第十一章棉花害虫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第十一章棉花害虫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第十一章棉花害虫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第十一章棉花害虫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棉花害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棉花害虫(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棉花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棉花生概述,棉花生育期: 苗期(1),棉花蕾期(2)和花期(3),棉花铃期(4)和吐絮期(5),我国五大棉区 北方棉区: 黄河流域棉区 北部特早熟棉区 西北内陆棉区 南方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 华南棉区,棉花害虫概述,Bt抗虫棉 20世纪末期,自美国率先在生产上推广转Bt基因棉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研究与推广转基因棉的高潮。我国90年代初开始研制转基因棉,于1998年进入商品化生产。我国种植的转基因棉面积已占世界转基因棉面积的10%左右。,棉花害虫概述,我国棉花害虫254种,常见害虫约30种。 钻蛀类害虫:棉铃虫、红铃虫、金钢钻、玉米螟等; 吸食类害虫:蚜虫、蓟

2、马、棉叶螨、棉盲蝽、棉叶蝉等; 食叶类害虫:棉小造桥虫、棉大卷叶螟、斜纹夜蛾、棉蝗、负蝗、蜗牛和蛞蝓等; 地下害虫:地老虎类则咬断棉花的根茎。,棉花害虫概述,第一节 棉铃虫,一、发生及为害情况 1、分类:属鳞翅目、夜蛾科。 2、分布:分布于北纬50度至南纬50度之间 。在我国则以黄河流域棉区发生为害最重,长江流域棉区的发生度因环境条件而异。目前仍是棉花上主要的钻蛀性害虫。 3、食性:为典型的多食性害虫,寄主有200多种,除棉花外,还为害玉米、小麦、高粱、豌豆、苕子、苜蓿、番茄、向日葵等多种栽培作物及野生植物。,棉铃虫发生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幼虫主要为害棉花的繁殖器官,造成蕾、花、铃的大量早期脱

3、落,棉铃被吃空,蛀孔引起霉烂。1头幼虫1生能为害10多个蕾铃。,5、棉铃虫为害棉花状,棉铃虫为害状,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18mm。体及前翅淡灰褐色。前翅中横线由肾纹向下斜伸至后缘,末端达环纹中部正下方,外横线很斜,末端达肾纹中部后下方,亚外缘线的锯齿纹较均匀。,棉铃虫成虫,棉铃虫幼虫形态特征,老熟幼虫体长3040mm。体色多变。头部黄褐色,前胸气门下方的1对毛的连线穿过气门或至少与气门下缘相切。气门上线白斑连成断续的白纹。体表布满褐色及灰色长而尖的小刺。,棉铃虫卵和蛹形态特征,蛹黄褐色,腹部末端有1对小突起,基部分开,每个突起上生有1根细长而直的刺。,卵半球形,黄白色,花冠1层,菊花瓣形

4、 (1215瓣),纵棱达底部。,1、世代与越冬 发生代数不同由北向南代数增多 3代区:北纬40 以北的辽河流域和新疆大部分棉区 4代区:北纬32 40 的黄河流域,部分长江流域棉区 5代区:北纬25 32 ,长江流域棉区 67代区:北纬25 以南地区 越冬:各地一般均以蛹在土中越冬,从第二代起才进入棉田为害,三、生活史与习性,黄河流域及部分长江流域棉区一年发生4代。通常第2、3代发生较重。 一般第一代棉铃虫不为害棉花,而为害小麦和其它早春作物。第1代越冬成虫始见于4月下旬,第2代发生在7月中旬,第3代发生在7月底至8月中旬。,2、习性 (1)成虫习性 a、白天隐蔽静伏,在黄昏和夜间活动、取食、

5、交配、产卵; b、成虫需补充营养,具有趋向蜜源植物吸食花蜜习性; c、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d、具有趋向杨树枝把习性; e、成虫喜产卵于生长茂密、花蕾多的棉花上,具趋表性,一般喜产于嫩尖、嫩叶;第二代产在顶尖和顶3嫩叶上的卵量约占全株总卵量的85%;第三代卵多产于蕾、 花、青铃的苞叶上。,(2)幼虫习性 a.幼虫孵出后先集中在生长点或果枝的嫩尖处,取食嫩叶,第3天变为2龄幼虫时,才开始蛀食幼蕾。 b.幼虫有钻蛀为害习性,3 6 龄幼虫蛀食蕾、花、青铃,5 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每头幼虫一生可取食蕾、花、铃10个左右。 c.幼虫有转株为害的习性,转移时间多在9时及傍晚17时左右。 d.老熟幼虫入土

6、化蛹,多在原落地1m范围内的土中。,1、耕作栽培制度 间作套种,复种指数提高,水肥条件改善,棉花和小麦成熟期推迟,有利于棉铃虫发生。,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2、气候条件 a、温湿度:棉铃虫基本适于偏旱的环境条件。最适温度2528 ,最适湿度70%以上。 b、降雨:干旱年份棉铃虫可能大发生。在化蛹时期连降暴雨,蛹死亡率高,大雨和暴雨对棉铃虫卵和初孵幼虫有冲刷作用。,3、品种抗虫性:我国已培育的抗虫品种有抗虫中12、抗虫中16、抗虫中17;双价转Bt棉; 4、天敌 寄生性天敌:多种刺眼蜂、姬蜂、茧蜂、棉铃虫跳小蜂、多种寄生蝇等 捕食性天敌:草间小黑蛛等蜘蛛、中华草蛉、瓢虫、小花蝽等、胡蜂 其它天敌

7、:真菌、细菌、病毒等,1、虫情调查 a、越冬基数调查:每寄主田不少于30m2,调查越冬蛹基数 b、蛾量调查 灯光诱蛾 杨树枝把和性引诱剂诱蛾 诱蛾后,每天统计虫量,五、虫情调查和测报,c、棉田卵、幼虫数量调查 取样方法:选有代表性一、二类棉田各1块,5点取样,第2代每点单行查20株,35代每点调查10株 卵调查:每块田定点定株调查,第2代查棉株顶端及其以下3个果枝上的卵量,第3代查群尖、嫩叶、蕾上的卵量 幼虫调查:定株,每3天调查1次,记录各龄幼虫数 第24代棉铃虫预测 发生期预测采用历期推算法,防治策略:兼治第1代,普治第2代,严治第3代,重治第4代。第3代保蕾,第4代保铃。 1、农业防治

8、a.深翻冬灌,减少虫源。 b.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降低成虫羽化率。 c.合理调整作物布局:棉、小麦、油菜、玉米等作物间作套种或插花种植,可减轻发生与为害。 d.种植转Bt棉。 e.结合农事操作,人工灭虫、卵。,六、防治措施,2、诱杀成虫 a.灯光诱杀:黑光灯、高压汞灯、频振灯:每6.7hm2一盏灯。 b.杨树枝把诱蛾:每hm2插105150把 c.性引诱剂:每200m2设1个诱捕器,3、生物防治 a.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尽量减少用药和改进施药方式。 b.释放赤眼蜂:产卵始盛期开始,连续释放23次,每次每hm222.5万头,卵寄生率可达60%80%。 c.微生物农药防治:低龄幼虫期喷洒Bt乳剂30

9、0400倍;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10002000倍。,4、化学防治 a.防治指标 2代:高产棉田-36头/百株,中产棉田-12头/百株,低产棉田和3代防治指标为8头/百株。 b.防治适期:卵孵盛期,c.用药 20%灭多威乳油,35%硫丹乳油10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10%氯氰菊酯1000倍; 昆虫生长调节剂:5%定虫隆(抑太保)乳油,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等; 防治2代时,药喷在棉株上部嫩叶和顶尖上;防治3、4代时,药主要喷在群尖、幼蕾和青铃上。,属同翅目、蚜科。为世界各产棉国的主要害虫。 多食性,全世界已知寄主植物74科285种,我国有113种。 其中,越冬

10、寄主(第1寄主)有花椒、石榴和木槿等木本植物以及夏枯草和车前草等草本植物;侨居寄主(第2寄主)包括棉花、洋麻、西瓜、南瓜等多种植物,以棉花和瓜类为最重要的寄主。,第二节 棉 蚜,一、分布与为害,棉蚜以成若蚜群集于棉花嫩头、叶片背面刺吸为害,受害棉株形成“龙头”和叶片卷缩,导致现蕾、开花和吐絮期延迟。 棉蚜分泌的蜜露能诱发霉菌的寄生,阻碍叶片光合呼吸作用。棉蚜还能传播多种作物病毒,造成间接的为害和损失。,二、形态识别,全周期型生活史,棉蚜为多型性昆虫,一生中可产生多种形态类型。,棉 蚜为害状,1、 我国大部分地区棉蚜的生活史属异寄主全周期型,即年生活史中蚜虫的两性世代和孤雌世代出现在两类不同寄主

11、上:越冬寄主、侨居寄主。 2、全周期型棉蚜的越冬卵主要产在木槿等木本植物芽腋内、树皮裂缝中,或草本植物根际处。 3、世代因地而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华南棉区可发生2030代。,三、发生及为害规律, 4下-5中:从越冬寄主上到侨居寄主(棉花),造成在棉田中点片发生; 收麦后:早播棉田迁到棉麦套种的棉田; 5底-6初:在棉田从点片扩散到全田; 棉花蕾铃期:在棉田内由老组织到嫩组织,更多的是向迟播棉田迁入; 10月中:迁回至越冬寄主产卵越冬。,棉蚜的迁飞扩散,伏蚜: 棉花伏蚜,也称“黄蚜”、“伏蜜”等,是指在伏天高温条件下快速增殖而形成的一类蚜虫群体。与其它时期的蚜虫相比,具有繁殖速度快、发生量大

12、、暴发危害性大的特点,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尤为猖獗。近年来,“伏蚜难治”成了很多地方棉农颇感头疼的问题。,习性 有翅成蚜对银灰色有负趋性。所以生产上可用“黄皿诱蚜”进行预测、黄色粘胶板诱杀和“银灰色薄膜避蚜”防治蚜虫。,棉蚜的繁殖力极强,在适宜条件下,1头成蚜每天可胎生45头若蚜,最多可达18头,一生可繁殖6070头。在早春和晚秋气温较低时,10多天繁殖1代;夏季完成1代只需5天左右。因此,在短期内可大量发生,造成严重危害。,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越冬基数 10月份常小雨,越冬基数少;温度高、风小则越冬基数高。冬天气温高,第二年虫口基数大。早春6早,越冬寄主上繁殖后代多,虫口基数大。,2.气候

13、 棉蚜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7.6-24,相对湿度在70%以下。一般5、6月份的温度均适于棉蚜的发生,因此,棉花苗期的雨量、雨日和降雨强度是左右棉蚜为害轻重的关键因子。 此时如天气干旱少雨,往往会导致棉蚜大发生。小雨对蚜虫有利,大雨暴雨有冲刷作用,杀伤率20-30%,暴雨后虫口突然下降,但4-5天后又猛增,超过以前最高峰。,3.耕作制度 棉田与越冬寄主近,则发生大危害重;棉麦间作,早期(4,5月)蚜害轻,但收麦后虫口数量增加;作物最危险生育期为棉苗期,棉花若贪青徒长,有利棉蚜生长繁殖,施氮肥多的田块受害重。生产上去蚜打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天敌 我国已记载的棉蚜天敌种类达213种。 寄生于体内

14、的:棉蚜茧蜂和印度蚜茧蜂; 寄生于体外的:内亚波利斯异绒螨和无视异绒螨; 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黑襟毛瓢虫、中华草蛉、大草蛉,微小花蝽、华姬猎蝽、四条小食蚜蝇、草间小黑蛛等; 寄生真菌:蚜霉菌是伏蚜的重要天敌。,五、预测预报 1.查为害指数,确定防治指标 在棉花现蕾前,按5点取样,每点顺行连续查20株,共100株。用目测法估计每株棉苗上部一顶及2-3真叶上的蚜数。 分4级记载:0级为无蚜,I级有蚜1-10头,II级有蚜11-50头,III级有蚜50头以上。 计算为害指数:为害指数=I级株数1+II级株数5+III级株数10 防治指标:3叶期前为害指数250;4-8叶期为害指数350-

15、400。,2.伏蚜(蕾龄期)虫情 从6月下旬开始,选有代表性的田块。每隔3-5天调查1次。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每株取上、中、下各1片叶。调查记载各叶片上的蚜虫数及蚜霉菌的寄生率。 当棉田百株3叶蚜量达10000头,或上部单叶百株蚜量达20000头,或棉株中、下部叶片出现发亮的油点时,参照历年资料及当年气象情况,发出预报。,3.益、害比调查 有条件的地区,在进行蚜情调查时,可结合调查、记载主要的天敌种类和数量。一般认为瓢蚜比1:150以下时,或天敌数量(包括瓢虫、草蛉、蜘蛛、蚜茧蜂等)与棉蚜比在1:40时,可暂不必进行防治。,防治棉蚜宜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的控

16、制作用,优先应用与生物防治相协调的化学防治相配套的综合防治措施。,六、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 压低越冬基数 清除越冬寄主上的蚜虫和越冬卵,或未迁飞前对越冬寄主、中间寄主喷药。 合理布局 采用棉麦、油菜棉、蚕豆棉等间作套作,尽可能改善生态条件,以利于天敌向棉田转移。 合理施肥 避免过多施用氮肥。,2、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 用70%吡虫啉拌种剂34.5kg与棉籽90kg拌种。药剂拌种是防治棉花苗期蚜虫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保护天敌。 涂茎治蚜 用40%乐果乳油1份,缓释剂(聚乙烯醇)0.1份,水57份,配制成涂茎剂。涂在棉苗红绿交界处。 喷雾 每公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300;%啶虫脒乳油600750ml;50%敌敌畏乳油600900ml;2.5%溴氰菊酯或2.5%功夫乳油300ml,兑水750900L喷雾。,防治伏蚜每公顷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