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阀和节流调速回路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93008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量阀和节流调速回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流量阀和节流调速回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流量阀和节流调速回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流量阀和节流调速回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流量阀和节流调速回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量阀和节流调速回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量阀和节流调速回路(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速方法概述 节流阀 采用节流阀的节流调速回路 节流调速的速度稳定 其它流量阀 同步回路,第八章 流量阀和节流调速回路,一般液压传动机构都需要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在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液压缸或马达。在不考虑液压油的压缩性和泄漏性的情况下,液压缸的运动速度为 V=Q/A ; 液压马达的转速为 n=Q/qm。 式中 Q-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A-液压缸的有效面积;qm-液压马达的排量。 从上两式可知,改变输入液压缸的流量Q或改变液压缸有效面积A,都可以达到改变速度的目的。但对于特定的液压缸来说,一般用改变输入液压缸流量Q的办法来变速。而对于液压马达,既可用改变输入流量也可用改变马达排量的方法来变速

2、。, 8-1 调速方法概述,概括起来,调速方法可分以下几种: 1、节流调速。即用定量泵供油,采用节流元件调节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Q来实现调速; 2、容积调速。即改变变量泵的供油量Q和改变变量液压马达的排量qm来实现调速; 3、容积节流调速。用自动改变流量的变量泵及节流元件联合进行调速。 本章介绍以节流元件为基础的各种流量控制阀的结构、原理以及节流调速回路的性能。,返回,结束, 8-2 节流阀,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速阀和溢流节流阀等,其中以节流阀最为简单。,一、节流阀的作用,二、节流阀的特性,三、节流口的形式和节流阀的典型结构,节流阀是借助改变阀口通流面积或通道长度来改变阻力的可变液阻。 在液

3、压回路中,液阻对通过的流量起限制作用,因此节流阀可以调速。如图所示,将节流阀串联在液压泵与执行元件之间, 同时在节流阀与液压泵之间 并联一个溢流阀.调节节流 阀,可使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改变.由于系统中采用定量 泵供油,多余的油从溢流阀 溢出。这样节流阀就能达到 调节液压缸速度的目的。,一、节流阀的作用,1、节流阀的节流口有三种形式:薄壁小孔、细长小孔和厚壁小孔。他们的流量特性各不相同。 薄壁小孔的特性方程为: Q=Cqa(2P/)1/2=K.a(P)1/2 式中 K=Cq(2/)1/2. 细长小孔的流量特性方程为:Q=d4P/128l=K.aP 式中 K=d2/32l; a=d2/4. 厚壁小

4、孔的流量特性方程为: Q=K.apm 式中 k-系数;a-小孔截面积;p-小孔两端压差;m-指数。,二、节流阀的特性,2、流量稳定性,(1)压差对流量的影响 当节流阀两端压差p改变时,通过它的流量也要发生变化。三种结构形式的节流口中,通过薄壁小孔的流量受到压差改变的影响最小,见下图。,(3)最小稳定流量 为了得到小流量,节流阀需要在小开口条件下工作。实验表明:虽然节流阀的前后压差、开口和油液的粘度均保持不变,但在小开口时,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会出现时大时小的周期性脉动现象。开口越小,脉动现象越严重,最后甚至断流。这种现象称为节流阀的堵塞。,(2)温度对流量的影响,温度对薄壁小孔的流量没有影响。至于

5、细长小孔,通过它的流量受粘度的影响,而油液粘度对温度很敏感。因此,通过细长小孔的流量对温度变化很敏感。,三、节流口的形式和节流阀的典型结构,a、针阀式 图中为针阀式节流元件。当针阀阀芯作轴向移动时,即可改变环形节流口的通流面积。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但节流通道较长,水力直径小,易堵塞,温度 变化对流量稳定性 影响较大.一般用于 对性能要求不高的 场合。,1、节流口的结构形式,图中为偏心槽式结构。阀芯上开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偏心槽,转动阀芯即可改变通流面积的大小。其节流口的水力直径较针阀式节流口大,因此其防堵性能优于针阀式节流口,其它特点和针阀式节流口基本相同。这 种结构形式阀芯 上的径向力不

6、平 衡,旋转时比较 费劲,一般用于 压力较低,对流 量稳定性要求不 高的场合。,b、偏心槽式,图中为轴向三角槽式节流口。阀芯作轴向移动时,改变了通流面积的大小。这种节流口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水力直径中等,可得较小的稳定流量,调节范围较大。由于几条三角槽沿周围方向均匀分布,径向力平衡,故调节时所需的力也较小。但节流通道有一定 长度,油温变化对 流量有一定影响。 这是一种目前应用 很广的节流口形式。,c、轴向三角槽式,图中为周向隙缝式节流口。在阀芯圆周方向上开有一狭缝,旋转阀芯就可改变通流面积的大小。所开狭缝在圆周上的宽度是变化的,尾部宽度逐渐缩小,在小流量时其通流截面是三角形,水力直径较大,因此

7、有较小的稳定流量。节流口是薄壁结构,油温变化对流量影响小。但阀芯所受径向力不平衡。这种节流 阀应用于低压小 流量系统时,能 得到较为满意的 性能。,d、周向隙缝式,图中为轴向隙缝式节流口。在阀芯衬套上先铣出一个槽,使该处厚度减薄,然后在其上沿轴向开有节流口。当阀芯轴向移动时,就改变了通流面积的大小。开口很小时通流面积为正方形,水力直径大,不易堵塞,油 温变化对流量影响 小。这种结构的性 能与周向隙缝式节 流口的相似。,e、轴向隙缝式,(1)节流阀 图中是节流阀的结构和图形符号.结构中的节流口是轴向三角槽式,油液从进油口P1进入,经阀芯上的三角槽节流 口后,由出油口P2 流出。转动把手可 使阀芯

8、作轴向移动, 以改变节流口的通 流面积。,2、节流阀的典型结构,(2)单向节流阀,图中为其结构和图形符号。当压力油从油口P1进入,经阀芯上三角槽节 流口,然后从油口P2 流出, 这时 起溢流阀作用。旋转 螺帽 即可改变阀的轴向位 置,从而使通流面积相应 的变化。当压力油从油口 P2进 入时,在压力油的作 用下阀芯克服软弹簧的作 用力而下移,油液不再经 过节流口而直接从油口P1 流出, 这时起单向阀 作用。,(3)单向行程节流阀,如图所示,图中分别为原理图,结构图和图形符号。单向行程节流阀由单向阀和用机械操纵的节流阀组合而成。这种阀常用于需要实现快进慢进快退的工作循环,也用来使执行元件在行程末端

9、减速,起缓 冲作用。,下图为双单向节流阀结构图,返回,结束,根据节流阀在油路中的位置的不同,调速回路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进油路节流调速。节流阀串联在进入液压缸的油路上。 回油路节流调速。节流阀串联在液压缸的回油路上。 旁油路节流调速。节流阀装在与执行元件并联的支路上。, 8-3 采用节流阀的节流调速回路,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二、回油路节流调速,三、进、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比较,四、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1、速度负载特性,从图中可看出,活塞运动速度取决于进入液压缸的流量Q1和液压缸进油腔的有效面积A1,既: V=Q1/A1 根据连续性方程,进入液压 缸的流量等于通过节流

10、阀的 流量,而通过节流阀的流量 可由节流阀的流量特性方程 决定。即 Q1=Ka(P1)1/2=Ka(Ps-P1) 式中 Ps-液压泵出口压力。,当活塞以稳定的速度运动时,作用在活塞上的力平衡方程为: p1A1=p2+FL 式中 FL负载力;p2液压缸回油腔压力。 所以P1=FL/A1=PL,PL为克服负载所需的压力,称为负载压力。再将P1代入前式得: Q=K.a(Ps-FL/A1)1/2=(Ka/A11/2).(PsA1+PL) V=Q1/A1=(K.a/A13/2).(Ps.A-FL)1/2 上式即为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方程,他它反映了速度v和负载FL的关系。若活塞运动速度为v为

11、纵坐标,负载为横坐标,将上式按不同节流阀通流面积a作图,可得一组抛物线,称为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下图即为该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从图中可看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活塞运动速度v与节流阀通流面积a成正比 ,故调节节流阀通流面积就能调节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由于薄壁小孔节流阀最小稳定流量很小,故能得到较 低的稳定速度。这种调速 回路和调速范围大,一般 可超过100。从前式和图中 还能看出,当节流阀通流 面积a一定时,随着负载FL 的增加,节流阀两端压差 减小,活塞运动速度按抛 物线规律下降。,当FL=psA时,节流阀两端压差为零,活塞运动也就停止,液压泵的流量全部经溢流阀流回油箱。这

12、种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较软。通常用速度刚度T表示负载变化对速度的影响程度。 T=-dFL/dv=ctg 再由前式可得出: -dFL/dv=(2A13/2/K.a)(Ps-A1-FL) =2(Ps-A1-FL)/v 由上式可以看出:,(1)当节流阀通流面积一定时,负载越小,速度刚度T越大。 (2)当负载一定时,节流阀通流面积越小,速度刚度T越大。 (3)适当增大液压缸有效面积和提高液压泵供油压力可提高速度刚度。,2、最大承载能力,在Ps已调定的情况下,不论节流阀通流面积怎样变化,其最大承载能力是不变的,即FLmax=Ps.A1。故称这种调速方式为恒推力调速。,3、功率特性,液压泵输出的功率为:Np=ps.Qp=常数 液压缸输出有效功率为: N1=FL.v=FLQL/A1=pL.QL 式中 QL称为负载流量,即进入液压缸的流量,这里QL=Q1。回路的功率损失为: N=Np-N1=psQp-pLQL=(QL+ Q)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