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学习报告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0991214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ST学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CST学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CST学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CST学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CST学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ST学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ST学习报告(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ST学习报告第1章 CST仿真基本流程:使用CST进行仿真,一般都要包括如下步骤:1.1 选择合适的工作室:加速器领域,常应用的工作室有:微波工作室,电磁工作室,粒子工作室。如下图所示:1.2 选择合适的模板:CST模板定义了仿真该类型的问题的一些基本设置,1.3 定义尺寸:在工具栏solveunit中定义,如下图所示。在后面的仿真设置中,除非系统提示,单位都会按这个标准来设置。1.4 进行建模利用WCS工具栏(局部坐标),curve(曲线)和object(物体)工具栏中的命令进行建模。1.5 设置必要的电磁元件所有必要的设置都在solve栏中。例如微波工作室中端口(Waveguide po

2、rts or discrete ports)的设置,如不设置则无法进行对应的仿真操作,比如在微波工作室中,如果不定义端口,则无法进行Transient Solver和Frequency Domain Solver的求解。1.6 设置背景材料和边界条件在solve栏中进行设置背景材料是指在计算域中未被填充的部分应填充的材料,边界条件是指计算域边界的设置,后面有详细说明1.7 Mesh设置在Mesh栏中进行Mesh设置,Mesh设置将直接影响到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故应特别重视。1.8 启动求解器solve某solver 进行仿真工作需对每个求解器的原理有充分的认识,按照求解器实际情况进行仿真设置工作

3、。1.9 得到结果:仿真后在navigation tree1D Results 或者2D/3D Results中看看到仿真结果。1.10 结果后处理:在result选择适当的选项对结果进行后处理。特别是Template Based Postporcessing利用结果后处理模板进行结果的后处理计算。第2章 仿真入门实例:2.1 光阴极微波电子枪初步建模及简单研究选择模板:选择模板为particle tracking,如下图所示:保存文件点击FileSave,将文件命名为Particle Tracking.cst。定义单位SolveUnit:如下所示:定义背景材料SolveBackground

4、将Material type设为PEC,其他设置不变。建立微波结构模型2.1.1.1 新建components,右键点击Components,选择New Component,命名为microwave2.1.1.2 绘制微波结构旋转面.2.1.1.2.1 右键点击Curve,选择New Curve2.1.1.2.2 利用坐标绘制第一段线段点击 Curve1,使之背景变深,点击curveLine,按 Tab健直接输入起点坐标:(0,0)再按Tab健输入终点坐标:(0,4.151)建立第一条线段:2.1.1.2.3 利用pick工具和坐标绘制第二段线段点击curveLine,起点选择为第一条线终点,

5、方法选择objectpickpick point(或直接使用快捷键 p),如下图:可选的点均变为灰色,可见图中有两个点,双击选择上方的点,即第一条线终点。之后再按Tab健,输入坐标(2.377,4.151)2.1.1.2.4 绘制第三段线段点击curveLine,起点选择为第二条线段终点,再点击Tab健输入坐标(2.377,2.177),得到如下图所示:2.1.1.2.5 继续建立线段点击curveLine,点击Tab健,起点选择为(4.404,2.177),点击Tab健,终点输入为(4.404, 4.205048)。点击curveLine,起点利用pick point工具,双击选择前一条线段

6、终点,终点点击Tab健,输入(7.648,4.205048)。点击curveLine,起点利用pick point工具,双击选择前一条线段终点,终点点击Tab健,输入(7.648,2.177)。得到如下图所示模型:2.1.1.2.6 绘制三个圆方法如下:点击curveCircle,点击Tab,输入坐标(3.304,2.177),再点击objectpickpick point(或直接使用快捷键 p),双击选择第三段线段下方的点:点击curveCircle,点击Tab,输入坐标(3.477,2.177),再点击objectpickpick point(或直接使用快捷键 p) ,双击选择第四段线段下

7、方的点。点击curveCircle,点击Tab,输入坐标(8.575,2.177),再点击objectpickpick point(或直接使用快捷键 p) ,双击选择第六段线段下方的点,得到如下图形:2.1.1.2.7 删除多余的圆,保留所需的三段圆弧:对于第一个圆,点击curveLine,再用pick point方法,选择保留圆弧的起点和终点。得到如下图形:在navigation tree中点击刚刚建立的line7,如下图所示:点击curvetrim curves或点击#,再选择circle1,点击回车。之后提示删除的部分,如下图:双击即可删除多余的部分,只保留一段圆弧即可。按照相似的操作对

8、于第二个圆和第三个圆都进行相同的操作,得到如下图形:2.1.1.2.8 绘制线段,形成闭合曲面首先链接两段圆弧之间部分,点击curveLine,利用pick point工具链接圆弧直接断开部分,建立线段,点击curveLine,利用pick point工具选择第三段圆弧右端部分,终点按Tab键输入(15,1.25)。建立线段,利用pick point工具选择上一段线段右端部分,终点按Tab键输入(15,0)。建立线段,利用pick point工具选择原点和右侧端点,曲面绘制完成,如下所示:2.1.1.3 旋转得到微波结构:2.1.1.3.1 将闭合curve转变为sheet选中curve1,点

9、击curvescover planar curve,如下所示:双击curve1任意一条边,弹出如下对话框:材料选择为Vacuum,建立在microwave组中,点击OK仅仅有数学意义的curve转变为一个有物理材料属性的2维平面,如下图所示:2.1.1.3.2 旋转操作:点击objectpickpick face双击选择该面,点击objectrotate刚才我们只是选择了旋转面,还没有定义旋转轴,故系统提示选择定义旋转轴,可用pick工具进行定义,选择两个点确定旋转轴,我们选择x轴上旋转面边界的起点和终点即可。如图可见,旋转面上带有红色斑点,旋转轴为蓝色,再次点击objectrotate点击O

10、K,弹出提示,原因是sheet和旋转体有交集:Sheet全部包含在旋转体中,选择add both shape即可,得到形状如下所示。微波结构腔型建立完成。建立聚焦线圈2.1.1.4 建立线圈横截面设线圈距腔体内壁距离为5公分,采用相对建模法。2.1.1.4.1 改为横截面视图点击viewcutting plane或使用快捷键shift+c,改为横截面视图,弹出对话框:将use cutplane选中,axis选择z轴,位置为0.00000,点击close,视图变为截面形式,如下所示:2.1.1.4.2 建立线圈横截面第一条线段:点击curveLine,再选择pick point,选择第二段腔体左

11、侧端点后,点击Esc:出现如下对话框: 将Y1:yp(25)改为yp(25)+2.5,x2:改为xp(25),Y2:改为yp(25)+5,即线圈宽度2.5cm。得到图形如下所示,2.1.1.4.3 建立线圈横截面其他线段,如下所示:线圈长度为5cm,按照类似的步骤建立步骤建立第二条线和第三条线,设置如下:得到如下图形:连接两个端点,即得到线圈横截面,如下所示。2.1.1.5 建立线圈旋转路径2.1.1.5.1 调整坐标系:点击WCSLocal Coordinate System,激活局部坐标系。再点击align WCS with YZplane,对局部坐标系进行调整之后点击Move Local

12、 Coordinate,对坐标系进行移动。弹出对话框,在dw方向输入10,如下所示:得到图像如下所示:可见局部坐标系已经移动到指定位置。2.1.1.5.2 绘制路径:在navigation tree中右键点击Curves,选择New Curve,如下所示:选中新建的Curve 2,点击工具栏中curvecircle,直接点击Esc,输入坐标:centre为(0,0),半径为4,得到如下曲线。点击viewcutting plane或使用快捷键shift+c,将use cutting plane 选项关闭。点击close,可得到如下视图:2.1.1.6 建立线圈点击solveCurrent Coi

13、l from Curves,如下所示:主窗口上方,提示双击选择线圈横截面,双击选择方形coil,如下:接下来主窗口提示选择线圈横截面路径,选择圆,之后弹出对话框如下:定义电流为2.0A,匝数为1000匝2.1.2 求解聚焦磁场由于之前的设置主要考虑微波场的作用,将背景材料设为PEC以简化计算,而求解聚焦磁场,我们对模型做一定假设,设整个材料磁导率是均一的,故可近似等效为线圈在真空环境下对轴线的作用2.1.2.1 另存文件:点击File Save As 另存为 magnetic.cst文件。2.1.2.2 更改背景材料:点击SolveBackground Material,将背景材料更改为Nor

14、mal,如下所示。并将Y、Z方向计算域的距离进行扩展,如下方设置,由于静磁场是无限延伸的,计算域越大,计算越精确。2.1.2.3 设置边界条件:该模型不复杂,为真实反映线圈的实际工作,将边界条件设为open(add space if)。如下所示:2.1.2.4 点击SolveM-static Solver,打开静磁求解器将精度设置为1e-6,如下:点击Start,开始求解,很快得出结果,点击Navigation Tree中2D/3D Results中的B-Field文件夹,如下:得到场型,如下所示。在CST2009里,可通过场导入的方法直接导入到particle tracking模式进行计算,而在CST2008中,无法这样做,但在这个情况下,磁场沿x轴是轴对称的,故可以通过x方向磁场确定整个空间的场分布(根据磁场无源公式及轴对称公式)。2.1.3 导出聚焦磁场2.1.3.1 利用后处理模板求解沿轴向磁场:点击ResultTemplate Based Post processing Shift+P弹出对话框,选择Evaluate Field along arbitrary Coordinates弹出对话框:按照如下图进行设置即可考察沿x方向场分布情况。点击OK,回到刚才后处理模板对话框,点击evaluate。即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