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91168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1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ppt(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 与新教法讲座,专题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课程改革给小学品德课教学带来的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新理念,4,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1.“立德树人”是课改的核心; 2.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大教育、大课程的关系;统筹好各个学科育人功能和作用; 3.统筹好各个教育环节和各个方面要素,发挥合力;(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学业评价的作用等配套进行) 4.突破难点,具化中国学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基本品格;(核心素养) 5.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压缩必修(基础性)、扩大选修(多样性)注:这一点主要是对高中教育的定

2、位。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教育部目前对课改提出的新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

3、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10,二、课改给小学品德课教学带来的变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2001年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型德育课程,15年来,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立足于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使这门课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一)“教学范式”的转变,调查、实验、交流、讨论、表现和汇报等正在成为品德课中常用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的思考。,(二)教材观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上课不是讲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活动的线索。,(三)学习方式的转变,(四)教研方式的

4、变化,三、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新理念,2016年4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将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课。 2016年6月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2016年9月道德与法治课在全正式开设。,17,本课程的理念来源于两个课标与一个大纲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18,(一)生活德育理念,过去的德育课程存在着理性化、知识化、学科化等诸多问题,在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改革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型。,具体表现,生活德育理念,生活德育理论要求学习者成为生活的当事人而不是旁观者。,过去的学生,现在的学

5、生,在课程学习中要成为生活和道德问题中的当事人。,教室中作为学习者的“我”(学生)应与课程内容所呈现的生活事件中的“我”相交会 ,让两个“我”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进行融合,(二)儿童为本的方针,(二)儿童为本的方针,25,“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推选适合教育的儿童”的理念。 麻省大学乔治福门教授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给予孩子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精彩!,(二)儿童为本的方针,26,无论是教材或是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注意营造一种儿童文化,倡导教师在儿童文化中教育儿童。 我们要“走近儿童,走近些,再走近些!” 鲁洁,(三)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把静态的教材变为儿

6、童主动参与的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 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要贴近主题 ,活动形式要服从内容,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不能为活动而活动,2.重视活动的整合,3.开放地组织活动,3.开放地组织活动,(四)有效的道德学习,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困扰我们多年的话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知行脱节?,学生为什么常说空话和套话?,问题一,我们时常听到学生在课堂上说套话、空话、大话,满口成人腔,缺少童真童趣。,问题二,很大程度上,是教师逼着学生在课堂上说假话。,案例 不酗酒,

7、傍晚,小强和同学一起去郊游,随行同学带了一些白酒,同学们都兴致勃勃拿出杯子准备喝酒。小强觉得这样做不对,他该怎么办?,两种德育思维模式导致不同的引导方法,36,常见的教学引导思路,有效教学的引导思路,这样教育的结果,学生课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样,他们在课堂上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能够察言观色,说出成年人想要的答案。 同时,学生会说不会做,言行不一致。,有效的道德学习,有效的道德学习,教师应做到,(五)自主的道德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五)自主的道德学习,43,案例:我们并不拥有无限,通过看数字、读地图、看图片,读柱状图,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我国可耕资源越来越少的原因,再设想结果

8、,最后探讨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做。 老师不把现成的结论直接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获得感悟和认知。,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两难问题,(五)自主的道德学习,不回避适当的经验传授,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六)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48,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于2016年6月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今年9月又在中小学起始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49,如何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

9、合。是道德与法治课要研究的重点。,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50,加强法治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学法:了解相关法律常识。 尊法:尊重和敬畏法律。 守法:按法律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用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监督公权力的行使。,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51,采用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进行法治教育,引导 学生参与、互动、思辨、创新,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52,在目前教材还没全部更换的情况下,老师们可在教学中结合相关教育融入法治教育。,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