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1)-(共20张ppt).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91087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1)-(共20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1)-(共20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1)-(共20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1)-(共20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1)-(共20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1)-(共20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1)-(共20张ppt).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仰 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极其信服,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无产阶级的信仰是共产主义。 辞海,1848,1921,73年, 人民有信仰, 民族有希望, 国家有力量。,第3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导入新课:新文化运动不仅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运动,而且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运动;不仅主张民主与科学,而且进一步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历史经验;不仅主张白话文、平民文学,而且逐渐发展到主张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全国各地的新文化运动,一时形成为一个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包括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波澜壮阔的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进入中国的呢?为什么会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呢?,一、马克

2、思主义进入中国 1初步认识 (1)1902年, 发表文章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2)1906年,革命党人朱执信在 上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2系统介绍 (1)背景 的开展。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取得初步胜利。,梁启超,民报,知识梳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极端之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微特今日之中国不可行,即欧美亦不可行。行之,其流弊将不可胜言。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期者,数子之学说行略,溥遍于吾国人士脑中,则庶几于社会革命(民生主义)犹有所资也。 朱执信集上册P10,他们是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救亡图存的主张呢?,(2)主要内容 1918年11月, 发表 和布尔什维主

3、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1919年5月,发表 ,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还在北京开设相关课程,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介绍十月革命,1919年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马克思的 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利用讲坛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选 择,传 播,国内: 政治: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破产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文化: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潮的涌入创造条件 国际: 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马克思主

4、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能够吸引中国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时间:,2、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相结合。,3、途径,与其它各种思潮的辩难和论战,工读互助团等各种空想实践的失败,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五四运动以后,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1)时间:1920年初。 (2)结果:以 等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失败,让很多青年开始接受 ,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工读互助团,科学社会主义,2问题与主义之争三次论战 (1)1919年,围绕

5、“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等分歧,李大钊与 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2)1920年,围绕“要不要建立 的国家”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 (3)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 .进行激烈的交锋。经过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胡适,劳农专政,无政府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说:,工读主义说:,改良主义说:,新村主义说:,我们预备在乡村中建造简单的生活,所以需费不多。村内完全废止金钱,没有私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一切国家都是坏的,凡有政府,皆属万恶。,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

6、帮助劳动者求学,改造社会,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中国将来可以经过发展协社(资本主义占支配地位的合作社)逐渐蜕变为社会主义。因此不必从事工农运动,不必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这种局面是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呢? (结合书本P58史实予以说明),1、问题与主义之争,“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1919.7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1919.8再论问题与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李大钊,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再论问题与主义,一个一个问题研究,一点一滴解决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才有把一个个具体问题解决的希望,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制度,宣传资产阶级的改良(反对中国人接受马,走马道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即进行革命,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吸引了更多的知识分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失败原因有哪些?,一是因为经济上入不敷出; 二是因为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2)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于是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进一步传播。,3早期马克思

8、主义者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 (1)1920年, 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2) 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李大钊,陈独秀,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 思想向 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 (2)从 到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从学术的介绍向社会指导思想的转变。 (3)1920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并深入工人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学术,社会改造,李大钊,2历史意义 (1)为 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革命有了新的 。,中国共产党,理论指南,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

9、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不同的理论成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五四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无政府主义,基尔特主义,实用主义,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 反对一切权力与权威,否认一切国家政权与社会组织形式,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要求建立无命令、无权利、无服从与无制裁的“无政府”社会。自由组织社团,人人都可自由加入,自由退出。,新村主义 不需要实行暴力革命,也不需要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只要在乡村组织和推广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村并普及教育,就能战胜资产阶

10、级,逐步在世界上建成“社会主义天国”。,实用主义 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只管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的利益和报酬,而不问这种行动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合乎原则。也就是只管直接的效用、利益,不管是非对错。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谬误。,基尔特社会主义 改组工会,扩大工会的范围,把所有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包括在内。设想在未来的社会里,应以基尔特为社会单位,按着职业性质不同分成若干基尔特组织,由高度集权的全国基尔特来统一领导,用基尔特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实用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主张社会改良和阶级调和。,共同点:,(美国) 胡适,(英国) 梁启超,不同点:

11、,基尔特社会主义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伪社会主义,而实用主义则是不折不扣的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思想。,1马克思主义和维新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比较 (1)相同点:都撰写文章和翻译外国书籍;组建宣传团体;同反对势力进行论战;都与政治运动相结合,扩大影响等。 (2)不同点:维新思想在宣传时,仍利用传统儒学的权威,没有打出自己的鲜明旗号,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时,明确地指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等。,重点解析,2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原因 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理论体系。 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新思潮的竞起,给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新的救国方案提供了充分的选择和比较的机会。

1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他们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争霸的本性,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胜利的鲜明对比,先进分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 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美好社会和大同理想的追求,为近代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1、使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分化,并引发问题与主义之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方向和性质 2、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干部和阶级基础。使更多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重要

13、的干部队伍;提高了中国工人的政治觉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是中共诞生的思想基础。,3 、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民族独立自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探究】,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民主共和),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主题:,方向:,中国向西方学习三个阶段,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14、,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三个层次,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信仰的力量,从1921年到1949年,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万人。在世界政党史上,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董存瑞,陈树湘,杨靖宇,左 权,赵一曼,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信仰能有如此大的力量让先烈们视死如归?,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性,与时俱进,为全人类,1、 五四运动后,新思潮的主流是( ) A民主与科学 B进化论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解析: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力

15、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不断结合在一起,所以马克思主义成了这一时期社会思潮的主流。 答案:C,课堂练习,2、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里之所以用“选择”是因为当时存在着( ) 基尔特社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 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A B C 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归纳史实和分析原因的能力,组合选项中都符合史实,因此选A。 答案:A,3、 主张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劳动者求学的办法,来打破“劳力”与“劳心”差别的学派是( ) A新村主义 B工读互助团 C泛劳动主义 D基尔特社会主义 解析:题干中强调“做工和求学”相结合,不难看出是工读互助团运动。 答案:B,4、李大钊、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来完成自身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封建复古思想深恶痛绝 B对民主和科学热烈的追求 C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D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解析: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后,先进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的思想武器。由此完成了自身的伟大转变。 答案:C,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因为深觉得高谈主义的危险。所以我奉劝现在新舆论界的同志道:请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