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903831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ppt(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然灾害防范及逃生自救,“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2,自然灾害的特点,一 是灾害分布点多面广, 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二 是南方春汛夏汛明显, 北方洪涝异常偏重 三 是台风频繁密集登陆, 影响范围跨度较大 四 是风雹灾害局地较重, 干旱灾情明

2、显偏轻 五 是西部地震频繁发生, 低温雪灾连袭北方 六 是贫困地区灾频灾重, 灾贫叠加效应显著,3,4,雷电危害及自救,5,雷电的形成,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称为雷暴。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某些物体就造成雷击。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安培,温度可达摄氏两万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雷电灾害主要包括:,(1)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不完全统计估算我国每年因雷击伤亡3000人以上;(2)由于防雷设施不完善,雷击建筑物、军事设施、油库等恶性事故频繁发生;(3)雷击是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地区的

3、森林火灾有30-70%是雷击造成的,雷击还同时破坏森林生态平衡;(4)雷击事故一直是电力供应部门最重要的灾祸之一,供电线路和设备都是雷电的袭击对象;(5)随着通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雷击破坏计算机网络和通讯设施成为一种新的、快速增长的、破坏严重的灾害,尤其对邮电、电信、金融、宣传、广播、电视、教育和其他信息传播行业危害性更大;(6)雷电还威胁着航天、航空、火箭发射等事业。雷电还威胁着航天、航空、火箭发射等事业。,6,7,预防雷击的措施,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 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

4、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8,9,15,地震的防范及自救,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 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24,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2、加固并合理布臵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

5、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 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 5、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6、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25,黄金12秒是跑还是躲,平房或一楼可瞬间逃到安全的地方- 跑 其他情况 :“伏而待定”, 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 蹲或趴下,护住头部。,26,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的空地; 在室内,房屋到塌后能形 成三角空间地方,往往是 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 地点,也是我们常说的 避震空间,27,避震时保护重要部位: 避震时要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

6、鼻等身体重要部位。躲避时要 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可能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 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28,29,暴雨灾害防护常识 主要内容,1、暴雨的定义 2、暴雨的危害 3、暴雨的预警 4、暴雨灾害的防护,暴雨灾害防护,暴雨的定义,暴雨是降水强度很大的雨。一般指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

7、;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暴雨灾害防护,暴雨的危害,暴雨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长时间的暴雨容易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地段,造成洪涝灾害。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 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

8、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暴雨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暴雨灾害防护,暴雨的危害,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据住建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的城市有137个。逢大雨必涝,现在已成为很多大城市的通病。在城市中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最容易形成内涝。具体到发生率较高的特定地点,包括立交桥下、过街的地下通道、铁路

9、桥、公路桥等,建筑密集、排水系统落后的城市旧城区也是内涝多发的地点之一。,城 市 内 涝,暴雨灾害防护,暴雨的危害,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发生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为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最大降水量。其中,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到460毫米。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暴雨共导致37人死亡,其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击致死1人,触电死亡5人。此次暴雨导致北京受灾面积16000平方公里,成灾面积14000平方公里,全市受灾人口190万,其中房山区80万人。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全市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

10、。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暴雨灾害防护,暴雨的预警,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蓝色预警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暴雨灾害防护,暴雨的预警,暴雨黄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

11、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暴雨灾害防护,暴雨的预警,暴雨橙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

12、石流等灾害。,暴雨灾害防护,暴雨的预警,暴雨红色预警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暴雨灾害防护,暴雨灾害的防护, 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 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档上或置于高处。 暂停田间劳动,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或山洞暂避。,暴 雨 前 的

13、 准 备,暴雨灾害防护, 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危旧房屋或在地洼地势住宅的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 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立即停止田间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 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暴 雨 应 急 要

14、点,暴雨灾害的防护,暴雨灾害防护,积 水 围 困 应 对 措 施,当遭受内涝形成的积水围困时,能否脱离险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是否具备较充分的防灾知识及相应准备; 二是是否能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行动。 首先要保持冷静情绪,防止恐惧心理,避免由于精神崩溃而造成混乱。 接着,要判断有无可能采取措施转移到安全地带,在做出这个决定时要特别慎重,在没有足够的安全措施,如有可靠的船只、非常熟悉水的深浅和习性,不要轻易采取转移行动。 如果决定原地待救,应主要采取登高避难的方式,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大树上筑棚或将几棵树相互连接,在树上设避难台等。然后发出等待救援信号,如柴烟、高处悬挂彩布、各种声响等,或者利

15、用和保存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如电话、电台、对讲机等,尽早发出求援信号并保持联系。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也可利用身边的可用物品扎制木排或逃生阀等逃生用品,同时要注意保存火种、医药等物品,安置好老弱病残等人员。,暴雨灾害的防护,暴雨灾害防护,内 涝 积 水 应 对 措 施,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底楼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积水触电伤人。 家中积水较深、已危及人身安全时,应迅速向屋顶、高楼等处转移,找到被困地的制高点站立,等待救援;如果被洪水围困,寻找

16、门板、洗衣盆、衣柜等作为逃生用具;如果无法逃脱,将手机集中起来,只留一个开机,等待救援,这样能尽可能长时间的寻求外界救援。如果当时通讯工具无法正常使用,应该使用烟火、光照、燃烧衣物等方法,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所在地。,暴雨灾害的防护,暴雨灾害防护,车 辆 被 困 应 对 措 施,如遇暴雨天气,且车辆周围已经形成积水,最佳选择是立刻打开车门离开车辆。若积水已经较深,没过车体超过二分之一,打开车门不再可能,这时车窗就成了最佳的逃生路径。如果积水尚未堵住车窗,则应抓紧时间解开安全带,打开中控锁,摇下车窗逃生。 当车体被整个淹没,水压致使车窗无法摇下,就要利用身边的防盗锁、羊角锤等工具敲打玻璃的边缘和四角尤其是玻璃上方边缘最中间的地方,一旦玻璃有了裂痕,就很容易将整块玻璃砸碎。在窗户破碎时,碎玻璃会连水 冲入车内,要注意避免划伤。因侧 车窗比前后挡风玻璃厚度小,所以 要敲破玻璃时首选是敲打侧窗玻璃逃生。,暴雨灾害的防护,暴雨灾害防护,车辆雨天行驶一定要准确判断水情。对经过地段水深不确定时,宁可下水“以身试水”,如果水深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