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日本的符号学研究 童斌 卜 、 近几年来 , 符号学正在日本崛起 , 并有流行之势 , 以致日本一些有影响的年鉴和杂志特 别介绍 了符号学 的新动向 如 《 现代之眼 》杂志 年月号把文化符号学列入正在兴起 的新学派之一 , 并登载了评论家宇波彰介绍符号学 的文章 符号学流行的主要标志是有关著作的出版物犹如雨后春荀 例如 , 新 近出版 的 译著 就 有乌姆贝尔托 · 埃柯的 《 符号论 》 岩波书店 、 斯捷潘诺夫的 《符号论》 劲草书房 、 罗兰 · 巴尔特的 《文学符号学》 三铃书房由日本学者编著的论著有山口昌男主编的 《 符号论解 说 》、 日本符号学会编 的《符号学研究 》和米盛裕二著的《 皮尔斯的符号学 》 劲草书房 等 除 了以上著作外 , 日本的报刊也发表了不少有关符号学的论文 其中主要的有 《思想》杂志 年月号和年月号的符号学特辑特辑中登载了山口昌男和矶谷孝等学者的论文 , 年该杂志又以 《符号学的发展》为题出了特辑, 特辑中发表了丸山圭三郎和池上嘉彦等 人的文章 。
据日本著名的学者山口昌男介绍 , 在日本的大学里 , 现已开设了两个以符号学命 名的讲座 他认为 , 虽然讲座为数不多 , 但这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 在日本 , 符号学已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 山口昌男编的 《符号论解说》和 日本符号学会编的 《符号论研究 》 出版后很快又再版了 , 据说山口昌男在朝日文化中心讲符号学时吸引了很 多听众 到底什么是符号学至今世界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国外符号学的这种暖昧性也原封不 动地反映 到日本符号学理论中来了 , 因为日本的符号学是从介绍国外符号学开始的 为什么 在符号学的面目还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 , 人们就对它寄予了那样大的期望和倾注了如此的热 情呢评论家宇波彰认为 , 这是 由于过去的学向和理论现在变得苍白无力了 , 符号论的暖昧 性和神秘性正好适合现代人的心理的缘故 当然 , 符号学的兴起也是和现代的情报化 、 信息 化分不开的 所以 , 尽管学者们的立场不 同 , 但并不一般反对研究符号的科学本身 , 而是对 用符号来解释一切有不 同的看法 日本的符号学者们一般认为 , 符号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的 哲学家皮尔斯 , 其后经过苏联和东欧学者们的积极努力 , 符号学大大发展 了 , 还传播到西欧 和美国 。
进人七十年代以后 , 符号学研究日新月异 , 盛况空前 他们认为 , 所谓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的科学 一般所说的符号指的 是字 母 、 电 码 、 语 言 、 数学符号 、 化学符号 、 交通标志等 而符号学里符号范围则广得多 如打招呼的动 作 、 仪式 、 游戏 、 文学 、 艺术 、 神话等等的各种构成要素都是符号 , 甚至地上留下的足印也是代 表某一动物的 “ 自然性符号 , , 总 之 , 能够作为其他事物标志的都是符号 , 符号伴随着人类的 所有活动 , 人在符号的包围中生活 甚至还有人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也是 借助于符号才得以形成的 在各式各样的符号体系中 , 语言符号是最复杂 、 最具有独立性的符号系统之一 符号学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的发展和语言学的发展联系紧密 , 符号学的先驱者索绪尔是在现代语言学中作出过重大贡献 的语言学家 , 因此有人把符号学看成是语言学的一个分科 实际上符号学就是以语言学为基 础 , 吸收了俄国的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和列维一斯特劳斯等人的文化人类学以及情报信息理论 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日本的符号学者认为 , 研究符号的本质 、 探讨符号对人类的各种活动及其产物所具有的 意义是现代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 他们提倡并大力开展对符号学的国际性的跨学科研究 特 别是近年来 , 日本学术界对符号学极为重视 年日本成立 了符号学会 , 分别在早稻田 大学和东京大学召开了关于符号学的学术会议 在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的有伊东俊太郎 科学史 、 池上嘉彦语言学 、 佐藤信夫修辞学等 年月是日本符号学会成立一 周年 , 该学会又在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召开了第一次日本符号学大会 , 出席大会的有各个学科 的著名学者 与此 同时 , 符号学会还编辑出版 了会刊 《符号学研究》 年刊第号 符号学研 究的迅速展开 , 受到了日本报刊的重视 , 《朝 日新闻 》等报刊登载 了有关学会活 动 的 报 道文 章 , 《思想》 月号和 《 现代思想 》 月号出版了有关符号学的特辑 正如日本的文化人类学者 、 符号学会成员青木保所说的那样 , 国际性和跨学科性是符号 学天生的特点 日本的符号学研究也不例外 当日本符号学会成立时 , 国际符号学会主席兼 全美符号学会主席托马斯 · 西比奥克博士到日本参加成立大会以示祝贺 , 并作 了演讲 , 欢迎 日本加入到国际符号学研究的行列中去 。
事实的发展也的确是朝着这个方面前进的文化人 类学者 山口昌男成了美国符号学会的名誉会员 , 许多在建筑学 、 语言学 、 设计学等研究领域 的国际知名人士也参加了符号学研究 日本符号学界到底研究些什么样的内容呢 让我们先从日本第一次符号学大会的情况说 起 在年的大会上 ,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作了题为 “ 虚构的悲剧 刀 的讲演 他以记 述问题为中心 , 阐述了小说写作手法中虚构与现实的关系 他对符号学的重视和认识社会 是文学家和其他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对象感动了听众 , 给他们留下 了深刻印象 山口昌男主 持了题为 “ 假设与逆转 刀的讨论会, 与会者有铃木忠志导演 、 吉田喜重 电影编导 、 原广司 建筑家和青木保文化人类学家等 他们从不同的研究领域 , 阐述了假设如何转变成现 实 , 认为现代文化的核心间题就存在于这种转变之中语言学家 、 符号学大会委员长坂本百 大主持了名为 “ 认识与符号行为 ” 的另一个讨论会 在会上原岩太郎心理学 、 泽田允茂哲 学 、 田中穗积电子计算机学和室伏靖子灵长类学从生物 、 动物的基本特点上深入考察 了人的知觉 、 认识和思 想向题 , 从各个不 同方面论证了把它们作为符号行为来研 究的 可能 性 。
总之 , 这两个讨论会都力图阐明在文化方面和生物学方面符号学的根本问题 有的学者 认为 , 今后日本符号学会仍将从文化和生物学两个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符 号学大会发表 的研究论文有 《 皮尔斯符号学的问题所在 》、《 日 、 美会话中的动作比较 》、《 象形语 言的特点 》等 《符号学研究》年刊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 了 日本符号学研究的状况 这个刊物的第期在 《 符号学种种 》的大标题下刊登 了 篇文章 其中有 《象征与符号》、《色与形》、《 电影 》、《 日 本传统家庭 》、《 音乐演奏 》、《 源氏物语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符号学分析 》、《 美国热带 草原村庄 》 等 文章的执笔者五花八门 , 他们分别从事科学哲学 、 语言学 、 哲学 、 修辞学 、 建筑学 、 设计学 、 法学 、 文学 、 音乐学 、 电影 、 美术史和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 但他们 有一个共 同点 , 即从代表事物的符号这一观点来重新认识世界 口 由于符号学 的盛行 , 出现了把符号学符号论当成是一种包括和超越各种哲学的思想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矶谷孝 日本符号学会成员曾指出 , 符号学和释义学要在现代思想界平分秋色 , 符号学以统 一和包括现象学和结构主义这类 现代思想为 目标 , 跑在现代思想运动的前头 , 而且认为哲学 这一被称为 “ 理解人的科学 刀的学科面临着被符号学所代替的危险 。
无论持什么观点的学者对研究符号本身的重要性都是肯定的 , 但对原封不动地把符号学 的观点用来解释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则有不 同的看法 山口昌男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理解人类 社会和人类历史 , 认为对社会和历史起决定性作用 的是人的 “精神, , , 是存在于 “ 深层和古层 里的精神刀 , 而且这种 “精神, , 在本质上具有符号的性质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者从经济和社会 史来研究历史是拘泥于对 “表层现 实 刀的理解 , 主张以符号结构为模式把社会 、 历史及其经济 基础还原为符号 针对类似山口昌男的观点 , 尾吹溪一哲学工作者指出 , 在经济领域考察符号 、 语言 、 情报信息的基本意义虽然很重要 , 但符号学作为现代的思想 , 其核心就包括 了结构主义和现 象学 的各种观点 符号学的基本观点和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勒的看法大体相 同 , 只不过卡西勒 是有意识地 、 直率地公开承认 自己哲学的唯心主义 , 而现代的符号学则没有这样做 卡西勒 把人看成是操纵象征 的动物象征和符号学里的符号基本是一个东西 , 认为语言 、 神话 、 宗 教 、 艺术 、 历史 、 科学等人类活动及其产物都是包含在人类本性中的 “ 象征性功能的不 同形 式气他强调一切科学 的基本概念都不是被动的模拟 , 而是科学本身创造出来的智慧的象征 , 从而否认认识论的反映论 。
上接第页 目前 , 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和政治家逐渐得出一个结论 , 即必须把各种文化传统的因素结 合起来并加以发展 , 在此基础上可以创造一种新的 、 能够确定某种社会运动的目的和前途的 东西 同时还认为在现代生活中必须保留过去较好的 因素 例如 , 尼日利亚学者乌钦杜 认为 , 并非所有非洲大陆传统的思想和文化观点均对进步抱有敌对情绪 他冷静地分析了主 要是代表农民的和不总是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人 民群众的立场和观点 , 他希望集中精 力准备对 人民群众进行说服教育工作 , 在这里既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 又要考虑 到群众的传统 、 风 俗习惯和观点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头脑清醒 的思想家并不打算把建立在非洲部落社会基础上和获得 “ 共 产主义 刀称号的某些人道主义传统理想化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特别重视氏族公社创造的道德价值 , 他认为 , 这些道德价值经过现 代的认识和发展之后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 尼雷尔用斯瓦希里语 “ 乌贾马 ”把非洲的 社会主义定义为共 同体 、 大家庭 , 也就是说 , 他把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作为发展的基础 , 他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日益明确地意识到 , 现代的科学社会主义观念与非洲 的部落的或者氏族的 社会共 同体有深刻 的差别 。
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专家们势必要碰到的 、 关于发展中国家问题的某些思 想观点 玉清摘译自苏联 《哲学间题》 年第期靖国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