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0980369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流体静力学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技能;通过测量静止液体点的静水压强,加深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及测管水头的基本概念;观察真空现象,加深对真空度的理解;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测量油的重度。二、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图1.1流体静力学综合性实验装置图1.测压管 2.带标尺测压管 3.连通管 4.真空测压管 5.U型测压管 6.通气阀 7.加压打气球 8.截止阀 9.油柱 10.水柱 11.减压放水阀说明:1.所有测压管液面标高均以标尺(测压管2)零度数为基准;2.仪器铭牌所注B、C、D系测点B、C、D标高;若同时取标尺零点作为静力学

2、基本方程的基准,则B、C、D亦为B、C、D3.本仪器中所有阀门旋柄顺管轴线为开。4.测压管读数据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读凹液面最低点对应的数据。三、实验原理1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式中:被测点在基准面以上的位置高度;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液体容重;被测点的液体深度。上式表明,在连通的同种静止液体中各点对于同一基准面的测压管水头相等。利用液体的平衡规律,可测量和计算出连通的静止液体中任意一点的压强,这就是测压管测量静水压强的原理。压强水头和位置水头z之间的互相转换,决定了夜柱高和压差的对应关系: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侧管,

3、在压差相同的情况下,利用互相连通的同种液体的等压面原理可得油的比重So有下列关系: 图1.2 图1.3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o。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搞清仪器组成及其用法。包括:1)各阀门的开关;2)加压方法 关闭所有阀门(包括截止阀),然后用打气球充气;3)减压方法 开启筒底阀11放水4)检查仪器是否密封 加压后检查测管1、2、5液面高程是否恒定。若下降,表明漏气,应查明原因并加以处理。2.记录仪器号NO。及各常数(计入表1.1)3.量测点静压强(各点压强用厘米水柱高表示)。1)打开通气阀6(此时po=0),记录水箱液面标高0和测管2液面标高H(此时o =H);2)关闭通气阀6

4、及截止阀8,加压使之形成Po0,测记o及H;3)打开放水阀11,使之形成Po0(要求其中一次0且U型管中水面与油水交界面齐平1So= N/cm323PO0且U型管中水面与油面齐平123五、实验成果及要求1.记录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NO._各测点的标尺读数B = cm,C = cm,D = cm,w = 9.8*10-3 N/cm32.分别求出各次测量时A、B、C、D点的压强,并选择一基准检验同一静止液体内的任意二点C、D的()是否为常数。3.求出油的容重。4.测出4号测压管插入小水杯水中深度。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2.当P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

5、箱内的真空区域。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6.分析在实验测量过程中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尽量减少误差。实验(五)恒定总流伯努利方程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验证流体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观察恒定流条件下管道断面或管程高度发生改变时,水流的位置时能、压强势能和动能的沿程变化规律;考察均匀流、渐变流、急变流及水流的特征;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水力要素的实验量测技能。绘制测压管的水头线和总水头线。二、实验装置本实验的装置如图5.1

6、所示图5.1伯努利方程综合性实验装置图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溢流板 5.稳水孔板 6.恒压水箱 7.测压计 8.滑动测量尺9.测压管 10.实验管道 11.测压点 12.毕托管 13.流量调节阀说明本仪器测压管有两种:1.毕托管侧压管(表3.1中标*的测压管),用以测读毕托管探头对准点的总水头H(),需注意一般情况下H与断面总水头H()不同(因一般u),它的水头线只能定性表示总水头变化趋势;2.普通测压管(表3.1未标*者),用以定量量测测压管水头。实验流量用阀13调节,流量由体积时间法(量筒、秒表另备)、重量时间法(电子秤另备)或电测法测量(以下实验类同)。

7、三、实验原理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个过水断面。可以列出进口断面(1)至另一断面(i)的能量方程式(i=2、3,n)取1 = 2 = n = 1,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值,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及,从而即可得到各断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四、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哪些测管是普通测压管,哪些是毕托管测压管,以及两者功能的区别。2.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检查调节阀关闭后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如不平则需查明故障原因(例连通管受阻、漏气或夹气泡等)并加以排除,直至调平。3.打开阀13,观察思考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

8、势;2)位置水头、压强水头之间的相互关系;3)测点(2)、(3)测管水头同否?为什么?4)测点(12)、(13)测管水头是否不同?为什么?5)当流量增加或减少时测管水头如何变化?4.调节阀13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记各测压管液面读数,同时测记实验流量(毕托管供演示用,不必测记读数)。5、改变流量两次,重复上述测量。其中一次阀门开度大到使19号测管液面接近标尺零点。注意:(1)实验时流量不宜太小,以保证测量精度;(2)当改变流量时,必须在流量稳定后再进行测量。五、实验成果及要求1.记录有关常数均匀段D1= cm 缩管段D2= cm 扩管段D3= cm水箱液面高o= cm 上管道轴线高程c= cm

9、表5.1 管径记录表测点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管径cm两点间距cm4466413.5610291616注(1)测点6、7所在断面内径为D2,测点16、17为D3,余均为D1。(2)标*者为毕托管测点(测点编号见图3.2)。(3)测点2、3为直管均匀流段同一断面上的两个测压点,10、11为弯管非均匀流段同一断面上的两个测点。.2.量测()并计入表3.2表5.2 测记()数值表 (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 单位:cm测点编号234579101113151719Q cm3/s实验次序1233.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4.绘制上述成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E-E和

10、测压管水头线P-P(轴向尺寸参见图3.2,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可以绘在图3.2上)。提示:1.P-P线依表3.2数据绘制,其中测点10、11、13数据不用;2.E-E线依表3.3(2)数据绘制,其中测点10、11数据不用3.在等直径管段E-E与P-P线平行图5.2六、成果分析及讨论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毕托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略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5.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太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表5.3计算数值表(1)流速水头管径d(cm)Q= (cm3/s)Q= (cm3/s)Q= (cm3/s)A(cm2)V(cm/s)(cm)A(cm2)V(cm/s)(cm)A(cm2)V(cm/s)(cm)(2)总水头() 单位:cm测点编号234579101113151719Q(cm3/s)实验次序123七、课外拓展1.利用图5.1实验装置证明缓变流断面测压管水头为一常数实验方案设计2.自循环虹吸原理实验方案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