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3节 语言的锤炼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84746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3节 语言的锤炼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3节 语言的锤炼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3节 语言的锤炼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3节 语言的锤炼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3节 语言的锤炼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3节 语言的锤炼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3节 语言的锤炼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语言的锤炼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在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贾岛连连

2、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意为反复琢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修改文章的时候,我们要锤炼好语言,努力让表达更加生动形象。1阅读“话题探究”中的我有一个梦想片段,说说文段中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答案】(1)运用排比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用比喻,生动形象。(2)和上下文衔接自然,语气连贯,文段本身首尾呼应,结构严谨。2什么是语言的锤炼?【答案】在众多词语、句式、语言风格之间进行选择、调整,让我们的表达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思想感情。3语言的修改与锤炼可分为几个层次?【答案】(1)纠正、弥补自己的失误。(2)打磨、润色,精益求精,提炼完善。4语言

3、的锤炼包含哪些方面?【答案】5一个排比句的组成有哪些情况?组织排比句的基本要领是什么?【答案】排比句组成情况组织排比句的基本要领A.我们的话语中本来就包含着几个方面或几个层次。(1)调整句式,使之对称、对应。(2)用重复其中一些词语的办法组成排比。B.我们的话语原来就只有一层意思。(1)将原来的意思分解、扩展成几个侧面,一口气说下来。(2)以原来的意思为基础,组织同样句式的几句话来陪衬、烘托。6.重复和变化各有什么作用?【答案】(1)重复有强调和呼应的作用。(2)变化可以使行文活泼,增添情趣。7什么是长句,什么是短句,各自有什么特点?【答案】定义特点长句是指结构比较复杂,包括结构复杂的单句和复

4、句里包含着长分句的句子。层次多,容量大,便于表现事物内部的各种复杂关系。书面色彩浓,严密精确。短句是结构比较简单,包括短的单句和复句里结构简单的分句。短小活泼,结构简明,带有口语色彩。8.短句变长句和长句变短句的方法是什么?【答案】(1)短句变长句的方法。第一步,先搭好一句的“骨架”(主语、谓语、宾语的核心词)。第二步,把有关的内容按照它们的逻辑关系由内而外依次“安置”在骨架上。(2)长句变短句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外移,就是把长附加语(或其中的一部分)分离出来,移到句子主干之外独立成句(或分句)。第二种方法是重写,就是把内容加以分解,重新组合。9句子衔接的方法有哪些?【答案】句子之间的衔接有重

5、现、指称、省略。重现就是同样的词语或类似的词语反复出现,它可以起到呼应的效果。指称就是使用代词进行前后的衔接。省略就是省去句子中的一些重复的词语,让上下文的关键信息直接衔接,可以使语气紧凑。技法一整齐与变化技法点拨1整齐整齐的核心是对称。整齐对称在语言运用中的表现就是对偶和排比。在现代散文里用得比较多的是排比,写作者要研究怎样组织排比句的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情况方法示例第一种是语句中本来就含有几个方面或几个层次。(条件是它们能构成并列或递进关系)调整句式使它们对称、对应。如果做不到句式的对称、对应,也可用重复其中一些词语的办法组成排比句。成长的过程是不能替代的。细雨绵绵,却无法替代露珠的晶莹

6、;彩虹多姿,却无法替代朝霞的美艳;阳光明媚,却不能替代月辉的皎洁;圆日明丽,却不能替代群星的璀璨。第二种是语句原本就只有一层意思。将原本的意思分解或扩展成几个侧面来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为听众。听,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美德。在原本意思的基础上,组织同样句式的几句话来陪衬、烘托。送出了珍贵的玫瑰,却拥有了芳香弥漫;失去了喜爱的事物,却拥有了默默的祝福;放飞了心爱的鸟儿,却拥有了自由飞翔的天空。排比句可用于句子和段落,分段内排比和段与段的排比。用排比说理,可层层递进,增强语势,贯通文本;用排比句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运用排比句有特定的修辞效果,但也不能一味地使用,一篇文章犹

7、如一首乐曲,应该有起有伏,倘若一味唱“高调”,“高调”也就不成其为“高调”了。2变化排比中有重复的因素,重复有突出强调和结构前后呼应的作用,但有时重复也会使人感到单调,因此在整齐中还需要适当的变化。追求语言的变化可以注意前后呼应的词语的使用,并可改变前后呼应的句子的句式,这样语言就变得活泼而灵动了。如下面这段文字:当一种笑,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平淡,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泉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

8、以宁静致远,给人以超脱物外。【评析】这段文字活泼灵动,诗意盎然,这得益于作者既注意了语言的整齐、对称,又用适当的变化避免了行文的呆板。第二个句子三个“平淡”强化了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又用“甘于”“乐于”“自得于”三个递进关系的词语把认识导向深入。3整齐中求变化语言的整齐与语言的变化是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若整齐中有变化,就会给人既浑然一体又摇曳多姿的感觉。整齐中求变化,除词语的变化外,还指句式的多变,如整句、散句的互相结合、交错运用,使得语言长短有序、错落有致、富有变化。整句工整而有力度,散句舒缓而多变化,整散结合,开合有度,富有节奏,韵味无穷。例如,吉林高考优秀作文中的片段:成长,是一种抽丝剥

9、茧;成功,是一场破茧成蝶。没有苦难的生命是幸运的,也是单调的、苍白的、空虚的、脆弱的;经历了苦难的生命,才是丰富的、多彩的、充实的、坚强的。就像冬天里的松树、柏树、梅花一样,它们的生命是充实的、旺盛的,同时也是多彩的、绚烂的。因为苦难不仅是苦难,它还孕育着希望和崛起,孕育着创造和升华,孕育着快乐和幸福。【评析】这段文字用“孕育着”领起每个分句,整齐而富有节奏感;但又追求整齐中的变化,“孕育着”后的各个分句句式相同,字数也一致,但内容不一致,这种变化强化了文章铿锵的气势和振奋人心的力量。真题验证一、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

10、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很有哲理性的材料作文题,作文材料是顾城的诗歌忧天。忧天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的理解,含意深远,因此考生可写的空间很大。审题时,考生要抓住诗歌中能够体现本质含意的句子,如“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突出自由的没有限制性,但诗人显然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深深地扎进地层”,这是一种有限制的自由,诗人也想成为这样的人。理解了这些关键语句,考

11、生就可以确定立意,如“理想太高远,实现理想要扎实去努力”“成功需要束缚”“自由是相对的”等。这一试题的立意方向较为清晰,难度不大,因为题目有着很强的生活气息,也能体现文化底蕴,所以,在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充分选取各种典型事例,以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立意角度写作点拨人生没有绝对 的“自由”,引力无时无刻不在约束着你抓住诗中关键语句“失去引力、变成流星、无依无附、拒绝这种自由”这一角度引申联想,诗人明确告诉考生没有了“引力”的“自由”是不可取的,不能接受这种无引力的“自由”。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找到精神依托,实现自我价值抓住诗中表达诗人鲜明情感的诗句“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12、由此及彼联想,要有高远的理想,就要深深地扎进地层,汲取营养,孜孜不倦。勿要浮华梦想(浮躁、诱惑、利己主义等),宁做扎根现实的自我 从整首诗的意蕴方面辩证阐述“不能追求失去地球引力的自由,应该深深地扎根地层”,进一步来说,就是要有踏实认真的人生态度。愿做一颗流星,哪怕无依无附,也要追求闪亮的瞬间,以短暂的生命画出美丽的风景诗人惊恐失去“引力”会变成“无依无附”的“流星”,这种担忧正是对当下缺少“自由”价值、缺乏“自由”精神的一种写照,那些选择了接受“自由”、甘愿化作流星、在宇宙中随意来去的人,其实也能够领略到更美好、更丰富的风景。二、三管齐下病文示例空谈会误事 实干见成效与其做一颗无依无附飘行在

13、天宇的流星,不如做一段树根,深深扎进地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拥有树根“深深扎进地层”的精神,道理不言而喻: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人生的确如此,梦想并不会因为你的空谈而实现,只有拥有实干的精神,付出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丰硕的果实。 莫言的成功,不仅得益于魔幻现实主义的巧妙运用,还离不开他的实干精神。他扎根高密乡村几十年,致力于打造乡土题材作品,他将自己的切身体会融入字里行间,写下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传世佳作。如果莫言的作品脱离了现实,毫无根据地高谈阔论,它们还能拥有这么大的魅力吗?俗话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可以说,实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莫言的成功。 邓小平曾说过,没有实干,就谈不上实现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袁隆平的事迹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他曾经叮嘱学生“仅仅埋在实验室里是种不出庄稼”的。我们常常看见他烈日下黝黑的皮肤渗出的豆大汗珠。他躬耕陇亩,刚握过奖杯的手上又沾上了泥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