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_3.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8320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_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_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_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_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_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_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_3.ppt(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堂测验,分别给出1个例子,并简述其作用机制 1、M-R阻断药 答:阿托品。阻断M-R。竞争性地拮抗ACh或拟胆碱药的激动作用。 2、NN-R阻断药 答:神经节阻断药美卡拉明。阻断NN-R , 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节中的传递。 3、NM-R阻断药 答: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阻断NM-R , 阻断神经冲动向骨骼肌的传递,从而导致肌张力下降。,课堂讨论题,一11岁男童在湖边戏水不慎落入湖中,捞上时呼吸、心跳均停止,此时除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外,还需采用下列哪种抢救措施?为什么? A异丙肾上腺素心室内注射 B去甲肾上腺素腹腔注射 C阿托品心室内注射 D肾上腺素心室内注射 E洋地黄心室内注射,3,第十

2、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agonists),第一节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 NA) 第二节 、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Adrenaline, AD) 第三节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 ISO),什么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5,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又称为: 拟肾上腺素药 (adrenomimetic drugs) 或称为:拟交感胺类 (sympathomimetic amines) 或称为:儿茶酚胺类 (catecholamines),6,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基本化学结构为-苯乙胺(苯环+碳链+氨基),(cat

3、echol),2,构效关系(一),苯环上化学基团的不同 苯环第3、4位碳上都有羟基,因此在外周产生明显的 、受体激动作用; 若苯环上的两个羟基去掉,则外周作用减弱,中枢作用增强。如:麻黄碱,构效关系(二),氨基末端的氢原子被取代 氨基末端只有一个氢原子为去甲肾上腺素,对受体有亲和力; 如被甲基取代,则为肾上腺素,可增加对1受体的亲和力; 如被异丙基取代,则为异丙肾上腺素,可进一步增加对1、2受体的亲和力,而对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9,去甲肾上腺素,10,去甲肾上腺素氨基末端的氢被甲基取代,则为肾上腺素,可增加对1受体的亲和力;如被异丙基取代,则为异丙肾上腺素,可进一步增加对1、2受体的亲和力,

4、而对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氨基末端的氢被取代与 、受体亲和力的关系,11,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A) 分三类 ,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ISO),13,心血管系统简介: 肾上腺素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静脉、 毛细血管和其中的血液。,淋巴系统,Basic knowledge,14,体循环的大致过程 心脏通过有节律的跳动,把血液射入主动脉,血液经过各级动脉最后送到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交换过程包括:把O2输送到组织细胞中,把组织细胞产生的CO2回收入血液;同时把药物分布到组织中去,代谢产物回收入血

5、液。进行物质交换后血液经过各级静脉回到心脏。,15,两个概念 心率 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rate) 心输出量 每分钟心室射血量 (cardiac output) =每搏血量心率 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大。但是心率180次min。心室内回心血量充盈不够,心输出量反而会减少。,16,动脉血压(blood pressure, BP) 在每个心脏跳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收缩和舒张而发生周期性波动。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所达最 高值。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所达最 低值。 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17,影响血压的因素,1、心输出量 (cardiac output) 心输出

6、量越大血压越高; 失血量过多 循环血量,回心血量 心输出量血压 2、外周阻力 (peripheral resistance) 取决于血管的口径变化: 血管扩张,口径变大外周阻力 血压 血管收缩,口径变小外周阻力 血压,18,19,,受体分布部位及作用,皮肤血管、粘膜血管(激动1 收缩) 肾血管(激动1 收缩) 突触前膜(激动2 负反馈) 心肌细胞(激动1 兴奋) 冠脉血管、骨胳肌血管 (激动2扩张) 支气管平滑肌细胞 (激动2扩张),2,1,2,1,21,第一节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A),22,Pharmacokinetics 吸收 1、口服无效,口服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而极少吸收。 2、皮

7、下注射时血管强烈收缩,易产生局部组织坏死。 3、静脉注射后,很快被代谢掉。 故一般采用静脉滴注,以维持有效血液浓度。,23,Pharmacokinetics 消除,24,Mechanisms,1、对1-R有强大激动作用,1-R主要分布在血管上 2、对1-R有弱的激动作用, 1-R主要分布在心肌上,25,Pharmacological actions 1、对血管 使全身的小动脉、小静脉都收缩,收缩最强: 皮肤粘膜血管 其次: 肾脏血管 再次: 肝脏、脑、肠系膜、骨 骼肌血管,26,2、对心脏 表现弱的兴奋作用,整体下:心率减慢 3、对血压 小剂量 心脏兴奋收缩压 血管收缩不十分明显舒张压升高不明

8、显 大剂量 心脏兴奋收缩压 全身血管收缩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27,Clinical uses 1、抗休克 心源性、神经性休克(症状:有效血容量下降,血压下降; 只用于早期和短期 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 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 NA静脉滴注,可使血压回升 3、上消化道止血 口服给药,在食管、胃内因局部作用收缩 血管,产生止血效果,28,Adverse reactions 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静滴时间过长、浓度过高、药液漏出血管,皮肤变白如何处理?,29,2、急性肾功能衰竭 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肾脏血管剧烈收缩,产生少尿、无尿和肾损伤。 Contraindications 高血压、动脉硬化症、

9、器质性心脏病及少尿、无尿、严重微循环障碍的病人。,去甲肾上腺素同类药,31,第二节 、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AD) 肾上腺髓质:AD 85%,NA15% NA 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 AD 药用AD: 家畜肾上腺中提取 人工合成,32,Pharmacokinetics,(1)口服易被碱性肠液破坏,故无效 (2)肌内注射,作用维持1030min (3)皮下注射因能收缩血管,延缓吸收,作用 时间可维持1hr左右。 因此一般采用皮下注射,33,Pharmacological actions 1、心血管系统 ()对心脏 激动1产生明显的兴奋作用。 ()对血管 AD能同时激动血管上和 受体,与受体结合产

10、生缩血 管作用,与受体结合产生扩 血管作用。,34,,受体分布部位及作用,皮肤血管、粘膜血管(激动1 收缩) 肾血管(激动1 收缩) 突触前膜(激动2 负反馈) 心肌细胞(激动1 兴奋) 冠脉血管、骨胳肌血管 (激动2扩张) 支气管平滑肌细胞 (激动2扩张),2,1,2,1,35,肾上腺素 兴奋1受体 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36,()血压 小剂量 心脏兴奋收缩压,舒张压 脉压 大剂量 收缩压、舒张压都 、平滑肌 激动支气管平滑肌受体,可使处于痉挛状态的支气管扩张。 、代谢 明显增强代谢,血糖, 血脂, 耗氧量,37,肾上腺素 兴奋受体, 促进代谢 血糖, 血脂,38,Clinical us

11、es 、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 使停跳的心脏复苏,一般心室内注射 、用于过敏性休克首选药 一般肌内或皮下注射 、用于支气管哮喘 扩张支气管,作用快而强,控制急性发作。 、局部应用 (1)减少局麻药吸收(AD加入局麻药中) (2)局部止血,39,Adverse reactions 剂量过大,可发生心率失常和血压骤增引起脑溢血。 Contraindications 甲亢、糖尿病病人禁用,其它禁忌症与去甲肾上腺素相同,40,同类药一:多巴胺 (dopamine, DA),Dopamine,H,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41,Pharmacokinetics 口服无效。主要通过静脉滴注给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12、。 Mechanisms 小剂量:激动肾血管上多巴胺R 肾血管扩张 中剂量:激动心脏上R 心脏兴奋 大剂量:激动血管上R 血管收缩,42,Pharmacological actions 、对心脏 兴奋心脏,心肌收缩力 、对血管、血压 小剂量:使肾脏血管扩张 中剂量:心脏兴奋性,心输出量血压 大剂量:血管收缩血压 、对肾脏 小剂量:肾血流量 尿 大剂量: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 尿,43,Clinical uses 、抗各类休克(心源性、感染性、失血性) 尤其是无尿、少尿时 、急性肾衰 与利尿药合用 、治疗充血性心衰,44,Adverse reactions 1、治疗量一般较轻,如恶心、呕吐等 2、

13、剂量过大、静滴太快时,会出现心律失常和 肾功能下降等。,45,同类药二:麻黄碱(ephedrine) Pharmacokinetics 口服易吸收。也可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 可透过血脑屏障。,46,Mechanisms 直接作用兴奋、受体,但作用弱 间接作用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递质, 间接发挥拟AD作用 短时间反复使用可产生快速耐受性,47,Pharmacological actions 、外周作用 与AD相似,但起效慢、作用弱、维持时间长。 、中枢神经系统 对中枢有强的兴奋作用,比AD强,引起神经性兴奋、失眠等。,48,肾上腺素 麻黄碱 特点 1、口服无效,一般皮下注射 口服有效 2、

14、作用强而短暂 作用弱而持久 3、中枢兴奋作用不明显 中枢兴奋作用较明显 4、 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停药一周可恢复,49,Clinical uses,、支气管哮喘-预防发作 、充血性鼻塞-消除鼻黏膜水肿 、防治某些低血压 、过敏性皮肤粘膜症状 因为该药能抑制过敏性物质释放,50,内源性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进入血液,作为激素起作用,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起作用,51,Ach: 乙酰胆碱 NA: 去甲肾上腺素,传出神经分类模式图,自主神经,52,第三节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 ISO) Pharmacokinet

15、ics (1) 口服不易吸收 (2) 舌下给药因能扩张局部粘膜血管,迅速 吸收 (3) 气雾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53,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1、对 -有很强的激动作用,对、 无选择性。 2、对 -几乎无作用。,54,()心脏 对心脏有强烈的激动作用。与AD相 比,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加速传导的作 用较强。 ()血管 使兴奋,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扩张 ()血压 由于心脏兴奋和外周血管扩张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差加大,55,()支气管平滑肌 解除支气管痉挛,抑制组胺释放。 因对支气管粘膜血管无收缩作用,故对支气管水肿无效。 ()代谢 促进代谢血糖、血脂,56,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