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81558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章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20章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20章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20章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20章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章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章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ppt(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供卫生管理及相关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医院管理学,主 编 张鹭鹭 王 羽 副主编 薛 迪 李士雪 方鹏骞,Hospital Administration,第二十章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学习目标,掌握 公共卫生的概念,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和职责。 熟悉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了解 医院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本章内容,第一节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概述 一、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相关概念与内涵 二、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与职责 三、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一、疾

2、病筛检和健康检查 二、传染病管理 三、预防接种 四、医疗救治 五、家庭病床 六、慢性非传染病防治 七、老年保健 八、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优生学服务 九、妇女保健 十、儿童保健 十一、健康教育 十二、医疗保健咨询 十三、应急管理 第三节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定位 二、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与责任 三、医院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第一节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概述,一、公共卫生管理相关概念与内涵,1. 公共卫生的概念 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是运用医学、工程学和社会 科学的各种成就,用以改善和保障人群健康、预防疾病的一 门科学。 2. 现代公共卫生的概念 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

3、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 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 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3. 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疾病预防与控制 包括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公共环境卫生、心理卫生、烟草控制 妇幼保健 如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一、公共卫生管理相关概念与内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逐渐改变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 健康促进主要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动员和协调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履行各自对健康和环境的责任,培育促进健康的因素,消除不健康的因素,以促进人人健康。 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公共卫生服务法规

4、的授权,对违反公共卫生法规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公共卫生管理活动。,一、公共卫生管理相关概念与内涵,一、公共卫生管理相关概念与内涵,4.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职能、目标和任务,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探索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形式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 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二、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与职责,1. 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

5、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确保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防治结合。,二、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与职责,(1)乡镇卫生院 受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承担当地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

6、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协助实施疾病防控、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卫生应急等任务,二、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与职责,(2)二级综合医院 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报告、救治、预防等任务。 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活动。,二、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与职责,(3)三级综合医院 参加国家、省、市及所在辖区的医疗紧急救治体系,接受政府指令

7、完成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 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活动。,2. 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1)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卫生防病工作责任和义务。 (2)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 (3)组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处理队伍,及时收集、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参与辖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与处置。 (4)承担传染病疫情和疾病监测以及责任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收集、报告相关信息;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8、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处置。,二、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与职责,(5)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和相关信息的报告、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加强医源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管理。 (6)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考核,监测和管理本院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卫生防护设施等。 (7)健全相关组织机构,落实经费,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建立健全疫情报告、传染病专用门诊、性病门诊、生物安全等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8)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参与指导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工作。 (9)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临时交付的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各项

9、工作。,二、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与职责,三、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1.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裂痕与弥合 1916年洛氏基金会决定支持创办与医学院分离的公共卫生学院一事,标志着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间裂痕的体制化。 我国医疗体系与卫生防疫体系各自独立发展,两个体系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缺乏有效的联系与协作。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渐建立与医学目的的转变要求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协调发展,2. 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意义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2)控制卫生费用 (3)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4)适应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的要求 (5)有利于医院提高社会效益 (6)有利于初级卫生保健的

10、实施,三、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节 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一、疾病筛检和健康检查,1. 疾病筛检 疾病筛检即疾病的普查普治,是指对社会某一人群有关疾病,专门组织的医学检查,并对检查出的疾病给予相应的治疗。 目的是找到危害人群的主要疾病,同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找出致病的危险因素,发现和证实病因,从而能早期诊断、治疗和采取预防措施。 2. 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是指对个人或集团人群进行的身体健康情况检查。 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早期采取措施预防疾病。,二、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掌握和报告疫情,及时处理疫源地,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和消灭传染

11、病的发生和蔓延。 医院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疫情报告; 2. 传染病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3. 制订相应的措施,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指导基层做好 饮食、水源、粪便等卫生管理和消毒、杀虫、灭鼠等工作; 4. 易感人群的保护工作,提高人群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防病 能力。,三、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指将人工制备的某些生物制品接种于易感人群,使机体产生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达到预防该传染病的目的。 医院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 做好管区内散居和集体儿童机构以及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 工作; 2. 及时处理好预防接种反应和异常反应,做好生物制品的运输 和保管,努力提高各种

12、预防接种的接种率和合格率,并开展 免疫效果观察和接种后资料统计及总结工作。,按照“中央指导、地方负责、统筹兼顾、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包括急救机构、传染病救治机构和化学中毒与核辐射救治基地在内的,符合国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四、医疗救治,四、医疗救治,医疗救治服务网络,医疗救治信息网,医疗救治机构,医疗救治专业技术人员,急救机构,治疗机构,紧急救援中心,医疗机构急诊科室,医疗救治服务网络组成,五、家庭病床,家庭病床是指医疗机构为方便患者,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派出医务人员,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中医疗和康复的病

13、种,在病人家中建立病床,登记医疗保健服务项目。 家庭病床的管理包括: 1. 指导患者合理的生活、营养、活动和消毒隔离,开展卫生 防病、心理卫生等保健知识的宣传; 2. 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和家庭病历,以及规范的治疗和护理 方案; 3. 定期巡诊查房,送医送药上门,提供各种必要的检查治疗 手段,并建立会诊和转诊制度。,六、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加强对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好 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健全慢性非传染病防治组织 2. 开展健康指导、行为干预 3. 开展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监测 4. 对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 5. 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病的群

14、防群治,七、老年保健,老年保健是指60岁以上老人采取的各种医疗预防保健措施。 老年保健的内容包括: 1. 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 2. 加强除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之外,呼吸道感染、肺气肿、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防治,并需重视慢性病的康复; 3. 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 4. 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保健机构,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立老年病科、老年病门诊等专门从事老年医疗保健的科室,各级医院都应积极开设家庭病床,为老年患者提供便捷、连续的医疗保健康复服务。,八、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优生学服务,计划生育是指用科学方法来控制生育的时间、调节生育的密度和有计划地

15、生育子女。 医院应承担的主要任务如下: 1. 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贯彻以避孕为主的方针,要做好节育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帮助群众掌握节育知识,做到知情选择药物、工具或手术等适宜的节育措施; 2. 开展各种节育手术,并切实保证和提高各种节育手术质量,对避孕失败,计划外妊娠尽早采取补救措施; 3. 开展计划生育临床技术科研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努力研制安全、高效、方便、经济的节育措施; 4. 做好计划生育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积累; 5. 积极培养和指导基层计划生育医务人员,提高他们的手术质量,并做好基层疑难病例的会诊,推广新技术、新方法。,优生学是指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使出生的后代成为 优秀个体和健康儿童。 我

16、国医院优生服务主要有: 1. 遗传咨询 2. 产前诊断 3. 防止有遗传病的个体出生 4. 开展优生宣教,八、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优生学服务,九、妇女保健,1. 孕产期保健: 孕产期保健是指妇女从怀孕到产褥期这一段特殊生理 过程中所采取的保健措施,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中心内容。 2. 青春期保健 3. 婚前期保健 4. 哺乳期保健 5. 更年期保健 6. 配合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妇科疾病的筛查,十、儿童保健,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 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访视及护理指导;母乳喂养咨询及指导 2. 婴幼儿期保健:早期教育;辅食添加及营养指导;成长发育评价 3. 学龄前期保健:心理发育指导及咨询;生长发育监测;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指导 4. 学 龄 期 保 健:与家长配合开展性启蒙教育和性心理咨询等 5. 儿童各期常见病、多发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十一、健康教育,医院的健康教育包括院内患者健康教育和院外的社区健康保健。 医院卫生宣传教育工作的要点: 1普及性 2针对性 3科学性 4艺术性和趣味性,十二、医疗保健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