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参考资料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978022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参考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考资料教师能力学历年试题及答案打包下载自考资料教师能力学模拟试题打包下载畜牧微生物学复习参考资料绪论一、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通常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类群的总称。二、微生物的类型 1三大种类分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非细胞型微生物三大种类2.各自的种类:原核细胞型:个体为单细胞,包括细菌、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真核细胞型:个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属于此类型。 非细胞型:个体不呈细胞结构,仅含一种核酸,DNA或RNA,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病毒属于这一类型。第一章 原核细胞微生物第一节 细 菌一、 细菌的定义细菌:是一

2、大类个体微小、形态简单、结构略有分化、以二分裂法繁殖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菌的个体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二、细菌形态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3大类。螺旋状菌又分弧菌和螺菌2种形状。检查培养细菌典型形态的最好时期是对数期 。 三、细菌基本构造细菌的基本构造是:细胞壁、细胞膜、间体、细胞浆、质粒、核体、核蛋白体和内含物等。四、革兰氏染色的作用用革兰氏染色可将所有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染色后革兰氏阴性菌为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五、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差异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约1580nm,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六、表示细菌大

3、小的单位细菌大小的量度单位用微米(m),亚细胞结构用毫微米(nm)。七、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1)保持细菌一定的外形;(2)保护细菌免受外界渗透压和有害物质的损害;(3)构成细菌的致病性、抗原性;(4)与对噬菌体和药物的敏感性有关;(5)与革兰氏染色反应特性等密切相关。八、细菌特殊构造与主要功能1.细菌的特殊构造有:荚膜(包括荚膜、微荚膜、粘液层、菌胶团)、鞭毛、芽胞、纤毛(菌毛)。2.微荚膜、荚膜、粘液层、菌胶团的概念:荚膜:一部分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以在细胞壁的外面产生一种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厚度在0.2m以上.称为荚膜。菌胶团:由多个细菌的荚膜物质融合而成一团胶状物,内含多个

4、细菌细胞时称为菌胶团。微荚膜:比荚膜薄,厚度在0.2m以下,只能在电镜下才能看见的荚膜。粘液层:有些细菌产生一些边界不明显、疏松、易与菌体脱离的粘液样物质称为粘液层。3. 荚膜的功能荚膜有荚膜具有保护细菌的功能、粘附于机体各处表面的功能和营养物质的贮藏作用和废物排除的作用。4. 鞭毛(1)概念鞭毛:在菌体表面长出由蛋白质组成长约150-200m的线状物,称为鞭毛。(2)排列方式细菌的鞭毛数量和排列不同,大致有四种方式:一端单毛菌、两端单毛菌、丛毛菌、周毛菌。(3)功能: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5. 纤毛纤毛(菌毛):在菌体上着生有一种比鞭毛数量多、形状较直、较细、较短的毛发状细丝。纤毛一种空心的

5、蛋白质管,可以分为普通纤毛和性纤毛两类,前者较纤细较短,数量较多,每菌可有1001000条,后者一般不超过4条。6.芽胞(1)概念芽孢:一部分杆菌、个别球菌,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可以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称为芽孢。(2)数量:一个细菌产生芽孢的个数是1个。(3)功能芽孢是某些细菌抵抗不良环境条件以保存生命的一种休眠构造。形成芽孢不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芽孢产生一种特有的吡啶二羧酸,与钙结合,使芽孢对外界不良理化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特别能耐高温、干燥和渗透压的作用,一般的化学药品也不容易渗透进去。八、细菌生理1.细菌的营养需要:(1)水: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同时又是一种良

6、好的流媒。(2)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碳素和氮素都是构成原生质所必需的主要成分。(3)灰分元素营养:细菌对灰分元素的需要很少,但灰分元素对细菌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们有些参与细胞的组成,能量的转移,有的维持原生质胶体状态和调节渗透压的功能。这些元素有硫、磷、钾、钠、镁等。(4)生长因子(素):细菌需要以上营养外,还需要生长因素,实验室常用5-10%鲜血或血清制成鲜鱼琼脂培养基和血清琼脂培养基。2,细菌的营养类型根据细菌对碳素营养利用的能力不同,可以把细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两类。根据细菌对碳素营养和能量(源)利用的能力不同,有四大营养类型:光能自养菌 、化能自养 、光能异养 、化能异养。腐生菌和多数病

7、原菌属化能异养。3.细菌的营养需要细菌的营养需要主要是5大类物质:水、碳素、氮素、生长因子和无机盐。4.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分为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5.细菌的呼吸类型细菌的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厌氧呼吸及兼性厌氧呼吸3种主要类型。6.有氧呼吸时细菌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2和水,因此产生的能量较多。7.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1)营养:首先要有足够的水分,要有适合利用的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灰分元素营和生长因素等。(2)温度:最适温度在20-38之间。畜禽类病原菌的培养温度一般为37。(3)氢离子浓度(pH)各种细菌都只能在一定范围的氢离子浓度内才能生

8、长发育,并在其中最适宜的情况下才能生长发育得最旺盛,大多数病原性细菌的最适pH是适宜于中性和微碱性的环境(pH7-7.6)。(4)渗透压:细菌要在等渗透压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低渗透压和高渗透压对细菌都有不利影响。一般制备培养基用0.5%-20%。(5)需氧性或厌氧性呼吸环境,按照细菌不同的呼吸类型,要有适合的呼吸环境。8.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以二等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9. 细菌生长曲线的4个时期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如下4个时期,各期特征为:(1)迟缓期 此期内细菌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菌体增大,合成增加,细菌数量并不增加,碱性染色反应较好对消毒剂和其他有害物有高度敏感性。 (2)对数期 此期

9、内菌体繁殖速度最快,细菌数依几何级数增加,菌体大小、染色反应均较典型,对不良理、化因素和抗菌药物敏感。该期内病原菌的致病力最强。 (3)稳定期 这一时期因营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积累等,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增多,新生菌数约等于死亡菌数繁殖与死亡近乎平衡,形态及生理性状常有改变,革兰氏阳性菌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此时期积累多。(4)衰亡期 细菌开始大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如不移植新的培养基,最后将全部死亡。形态上常出现衰老型、退化型或自溶,染色不典型。细菌必须在适宜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这些条件包括合适的营养成分、 温度 pH 、渗透压以及气体条件。10.培养基(1)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

10、、含有细菌等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基质。(2)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0 .5琼脂则为半固体培养基。11.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构造和细菌的群体生长特性的方法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构造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细菌的群体生长特性则需经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和菌落。12.菌落和菌苔菌落:单个细菌在适当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群体,称为菌落。菌苔:菌落互相连接成片,称为菌苔。第二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螺旋体、霉形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定义螺旋体:是一类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霉形体(支原体):是一类特性介于细菌与

11、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霉形体细胞无细胞壁。立克次体:是另一类特性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衣原体:是一类介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微生物。第二章 真核细胞微生物1.真菌的概念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核微生物。2.种类真菌包括酵母菌 、霉菌 、 担子菌三大类。 3.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基本的营养需要真菌的营养需要和细菌的相似,大多数为异养菌,它们不仅能利用单糖和双糖,而且也能利用淀粉、纤维素等多种有机物。 (2)温度。真菌的生长温度比细菌低,大多数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而哺乳动物消化道的真菌在37时生长得最好。(3)氧气。大

12、多数为需氧呼吸,培养时需要充足的氧气,有些酵母菌能有氧条件下培养生长,有的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它们为兼性大厌氧菌。(4)湿度与渗透压。真菌的生长繁殖除了水是必要的条件下,空气的湿度对真菌的生长的影响也很大,基质菌丝和气生菌丝,适宜于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5)pH值。环境中的酸碱度,是真菌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多数的真菌能生长在酸性环境中,pH3-6之间生长良好,而在1.5-10.0之间也可以生长。4,酵母菌酵母菌细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具有很高的食用和饲用价值。酵母菌细胞比细菌大得多,在高倍镜下可清楚看到。酵母菌一般以无性繁殖的出芽生殖为主。5.霉菌(1)菌丝功能分工霉菌的菌

13、丝功能有了分工,既有伸人固体培养基内或蔓生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伸入培养基内的霉菌菌丝,称为营养菌丝或基质菌丝,伸向空中的菌丝,称为气生菌丝。(2)菌丝结构在结构上霉菌的菌丝分为两种:一种为无隔菌丝,另一种为有隔菌丝。(3) 霉菌的繁殖方式多样,如菌丝的碎片或菌丝截段即可发育成新的个体,也可产生各种无性或有性孢子来繁殖。(4)孢子类型霉菌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叫做无性孢子。主要有掷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有性孢子有4种类型,包括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和子囊孢子。(5)抵抗力霉菌孢子对热、干燥等的抵抗力比其营养细胞要强,比细菌的芽胞弱。第三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1.几个名词病毒:

14、是一类非细胞结构仅能在宿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微生物。衣壳:包在核酸外周的蛋白质外壳,由壳粒排列而成。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后常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一种小体,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到,这种小体称为包涵体。2.几个特性病毒离开寄主细胞就不能繁殖。任何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抗生素的作用对细菌敏感对病毒不敏感。3.复制过程病毒完整的复制周期分为5个连续的阶段,即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4. 囊膜特性有囊膜的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5. 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支原体和螺旋体的病毒统称为噬菌体。一种噬菌体只对相应种类的细菌或真菌发生特异性感染和寄生。6.朊病毒:是

15、一类感染人类与其他哺乳类动物,引起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感染因子,它们的结构主要是蛋白质,称或蛋白侵染因子。7. 培养病毒的方法人工培养病毒的方法有鸡胚培养法、细胞培养法和实验动物培养法等。8.干扰素 是正常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的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9.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梯洛龙等可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灭菌:杀死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等),叫做灭菌。消毒:杀死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叫做消毒。防腐: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叫做防腐或抑菌。无菌:指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没有活的微生物。无菌法: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抑菌作用:是指抑制或阻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杀菌作用 是指能使菌体致死的作用。抗菌作用 抗菌作用包括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