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 图形的平移(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62514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 图形的平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 图形的平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 图形的平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 图形的平移(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 图形的平移(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 图形的平移(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 图形的平移(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图形的平移一、选择题1. 如图,ABC平移到DEF的位置,则下列说法:AB/DE,AD=CF=BE;ACB=DEF;平移的方向是点C到点E的方向;平移距离为线段BE的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 B. C. D. 2. 如图,面积为6cm2的ABC纸片沿BC方向平移至DEF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BC长的2倍,则ABC纸片扫过的面积为()A. 18cm2B. 21cm2C. 27cm2D. 30cm23. 下列图形中,可以由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 4. 如图,两只蚂蚁以相同的速度沿两条不同的路径,同时从A出发爬到B,则()A.

2、乙比甲先到B. 甲比乙先到C. 甲和乙同时到D. 无法确定5. 如图的图形中只能用其中一部分平移可以得到的是()A. B. C. D. 6. 如图,现将四边形ABCD沿AE进行平移,得到四边形EFGH,则图中与CG平行的线段有()A. 0条B. 1条C. 2条D. 3条7. 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三角形ABC平移到三角形DEF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A.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8. 如图,线段AB是线段C

3、D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线段AC与BD的关系是()A. 平行且相等B. 平行C. 相交D. 相等9. 如图,长方形ABCD中,AB=6,第一次平移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A1B1C1D1,第2次平移将长方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A2B2C2D2,第n次平移将长方形An1Bn1Cn1Dn1沿An1Bn1的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AnBnCnDn(n2),若ABn的长度为2016,则n的值为() A. 400B. 401C. 402D. 40310. 如图,直线l1/l2,O与l1和l2分别相切于点A和点B.直线MN与l1相交于

4、M;与l2相交于N,O的半径为1,1=60,直线MN从如图位置向右平移,下列结论l1和l2的距离为2MN=433 当直线MN与O相切时,MON=90 当AM+BN=433时,直线MN与O相切.正确的个数是()A. 1B. 2C. 3D. 4二、填空题11. 如图,在平面内,线段AB=6,P为线段AB上的动点,三角形纸片CDE的边CD所在的直线与线段AB垂直相交于点P,且满足PC=PA.若点P沿AB方向从点A运动到点B,则点E运动的路径长为_12. 如图,将直角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直角DEF,其中AB=8,BE=10,DM=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 13. 如图,根据长方形中的数据,计算阴影

5、部分的面积为_ 14. 在下列图案中可以用平移得到的是_(填代号)15. 如图所示,第1个图案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的六边形地面砖组成的,第2个,第3个图案可以看成是第1个图案经过平移而得,那么第2017个图案中有白色六边形地面砖_ 块. 16. 已知四边形ABCD,ABC=45,C=D=90,含30角(P=30)的直角三角板PMN(如图)在图中平移,直角边MNBC,顶点M、N分别在边AD、BC上,延长NM到点Q,使QM=PB.若BC=10,CD=3,则当点M从点A平移到点D的过程中,点Q的运动路径长为_ 17. 如图,RtABC中C=90,AC=BC=4,将ABC沿CB方向移动到A1B1C1的位置

6、,(1)若平移距离为3,则ABC与A1B1C1的重叠的面积是_ ;(2)若平移距离为x(0x4),则ABC与A1B1C1的重叠的面积是_ 18.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网格中,图经过_变换可以得到图;图是由图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其旋转中心是点_(填“A”或“B”或“C”)19. 如图,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先向右平移1cm,再向上平移2cm,得到正方形ABCD,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 cm220. 如图,ABC中,AB=AC,BC=12cm,点D在AC上,DC=4cm.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点E,F分别落在边AB,BC上,则EBF的周长为_cm三、计算题21. 如图,

7、在长为50米,宽为30米的长方形地块上,有纵横交错的几条小路,宽均为1米,其它部分均种植花草.试求出种植花草的面积是多少?22. 一楼梯道宽2m,其侧面如图所示,AB=6m,BC=3m,现要在楼梯的表面铺地毯,求至少要购买地毯多少平方米?23. 如图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AB=CD,作CEAD,BFAD,且AE=DF(1)证明:EF平分线段BC;(2)若BFD沿AD方向平移得到图时,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24. 如图,AE切O于点E,AT交O于点M,N,线段OE交AT于点C,OBAT于点B,已知EAT=30,AE=33,MN=222(1)求COB的度数;(2

8、)求O的半径R;(3)点F在O上(FME是劣弧),且EF=5,把OBC经过平移、旋转和相似变换后,使它的两个顶点分别与点E,F重合.在EF的同一侧,这样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你能在其中找出另一个顶点在O上的三角形吗?请在图中画出这个三角形,并求出这个三角形与OBC的周长之比【答案】1. B2. D3. B4. C5. B6. D7. A8. A9. C10. D11. 6212. 6013. 10414. 15. 807016. 7217. 0.5;12x24x+818. 平移;A19. 620. 1321. 解:根据题意,小路的面积相当于横向与纵向的两条小路,种植花草的面积=(501)(301

9、)=1421m2故答案为:1421m222. 解:如图,利用平移线段,把楼梯的横竖向上向右平移,构成一个矩形,长、宽分别为6米,3米,地毯的长度为6+3=9(米),地毯的面积为:92=18(平方米),答:至少要购买地毯18平方米23. (1)证明:CEAD,BFAD,ACE=DBF=90,AB=CD,AB+BC=BC+CD,即AC=DB,在RtACE和RtDBF中,AE=DFAC=DB,RtACERtDBF(HL),CE=FB,在CEG和BFG中,ECG=FBG=90EGC=BGFEC=FB,CEGBFG(AAS),CG=BG,即EF平分线段BC;(2)(1)中结论成立,理由为:证明:CEAD

10、,BFAD,ACE=DBF=90,AB=CD,ABBC=CDBC,即AC=DB,在RtACE和RtDBF中,AE=DFAC=DB,RtACERtDBF(HL),CE=FB,在CEG和BFG中,ECG=FBG=90EGC=BGFEC=FB,CEGBFG(AAS),CG=BG,即EF平分线段BC24. 解:(1)AE切O于点E,AECE,又OBAT,AEC=CBO=90,又BCO=ACE,AECOBC,又A=30,COB=A=30;(2)AE=33,A=30,在RtAEC中,tanA=tan30=ECAE,即EC=AEtan30=3,OBMN,B为MN的中点,又MN=222,MB=12MN=22,

11、连接OM,在MOB中,OM=R,MB=22,OB=OM2MB2=R222,在COB中,BOC=30,cosBOC=cos30=OBOC=32,BO=32OC,OC=233OB=233R222,又OC+EC=OM=R,R=233R222+3,整理得:R2+18R115=0,即(R+23)(R5)=0,解得:R=23(舍去)或R=5,则R=5;(3)以EF为斜边,有两种情况,以EF为直角边,有四种情况,所以六种,画直径FG,连接EG,延长EO与圆交于点D,连接DF,如图所示:EF=5,直径ED=10,可得出FDE=30,FD=53,则CEFD=5+10+53=15+53,由(2)可得CCOB=3+3,CEFD:CCOB=(15+53):(3+3)=5:1EF=5,直径FG=10,可得出FGE=30,EG=53,则CEFG=5+10+53=15+53,CEFG:CCOB=(15+53):(3+3)=5:1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