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47083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说阅读,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 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关于小说的常识,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 2、鲜明的人物形象 3、典型的环境 4、深刻的主题 5、精巧的构思,大家都知道,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

2、题技巧。,三、小说类阅读题解题策略,一、关于情节。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3、概括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

3、某一方面) 例如,(二)人物形象的揣摩:,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常见题型:,例3、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本题是对朱丹这一人物的综合考察,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

4、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也证明这一点。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由此可知,,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例4、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例5、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本题是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朱丹两次“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说明他对木笛的珍爱,而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其意图显而易见:,本题属于外貌描写,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特殊打扮,自然有特殊的用意,我们只要再

5、结合“请求更换曲目”和“伫立纪念碑前”这两件事去思考,问题就可得到解决:,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三)环境描写的作用:,常见题型: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奠定情感基调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

6、示世态风情。 明确了解题的思路,我们就可以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文章对“雪”的描写所起的作用:,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节气; 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烘托主人公朱丹和音乐大师纯洁高尚的美好心灵,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瑕。,例6: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四)作品主题的挖掘:,常见题型: 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

7、,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例7、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画线的句子既是朱丹被录取的根本原因,也是朱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这样该句在文中的作用就自然得出。,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例8、这则故事揭示了什么主题?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本题是直接要求归纳主题,其解题方法除了从文中找出点题句外,还可以从人物的性格、故事

8、情节上开窍:,才华横溢固然重要,但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更值得敬佩。作为一名中学生,要不忘民族的耻辱,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为时时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卫士。,(五)精妙技巧的捕捉:,常见题型: 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例9、在大雪中出现了“孩子方阵”,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本题

9、在表面上是要说出细节描写在文中的用意,其实质却是分析小说巧妙的构思在文中的作用:,“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孩子们的背后暗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父辈们的教育,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例10、请你说说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的两点特色。,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细节描写生动细致。 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对比手法的运用。,五、关于小说的语言。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 题型有: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一是瞻前

10、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3、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六、了解小说的表达技巧 A、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B、不同顺序的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

11、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C、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3.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D、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3、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七、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1、理解 A、小说的主要情节;B、小说的主要人物;C、小说的主要内容。 2、作用 A、线索,贯穿全文 B、点明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