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之风湿性疾病及其护理.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43410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之风湿性疾病及其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外科护理学之风湿性疾病及其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外科护理学之风湿性疾病及其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外科护理学之风湿性疾病及其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外科护理学之风湿性疾病及其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之风湿性疾病及其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之风湿性疾病及其护理.ppt(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湿性疾病及其护理,风湿及风湿性疾病的概念,风湿:在医学上是指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 风湿性疾病:是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疾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和不同程度的皮肤、内脏功能损害,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过程。 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等,风湿性疾病的分类,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 退行性变: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 晶体性:如痛风等 感染因子相关性:如风湿性关节炎 其他:骨与软骨病变,肿瘤性疾病等。,风湿性疾病的基本特点,呈现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的慢性过程 同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个体

2、差异大 多有生化改变或免疫学异常 不同个体对治疗的反应差异大,程序护理,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计划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风湿性疾病常见症状,关节疼痛 多见,不同疾病其疼痛性质、分布部位和表现不同 关节肿胀和压痛 是滑囊炎和周围软组织炎的体征,往往出现在有疼痛的关节,其程度与炎症的轻重不同而异,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是指关节丧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晨僵: 指患者晨起时关节僵硬,经活动后缓解,最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系统、多器官损害 风湿性疾病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如皮肤、肺、胃肠道、肾、心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辅助检查 自身抗体检查,抗核抗体(ANA)谱:SLE患者抗核抗体阳

3、性率可达95%,且抗双链DNA抗体及抗Sm抗体对SLE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类风湿因子(RF):主要见于RA,特异性差,但其滴度与RA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呈正比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血管炎的诊断极有帮助 抗磷脂抗体:出现在SLE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血液中,其阳性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辅助检查其他检查,滑液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关节滑膜炎症;痛风患者可找到尿酸盐结晶;细菌培养阳性有助于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 关节影像检查:CT检查、X射线检查,有助于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亦能随访了解关节病变的演变 活组织检查:皮肤狼疮带试验、结节活检、肾活检等,常用护理诊断,疼痛:慢性关节痛:与关节

4、炎症病变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与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障碍有关 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管炎性反应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引起皮肤、粘膜、皮下组织受损有关。 外周组织灌流量改变:与肢端血管痉挛、调节功能障碍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的知识和自我保健的知识,护理计划,疼痛:慢性关节痛:与关节炎症病变有关 目标:关节疼痛减轻或消失;病人学会应用减轻疼痛的方法 躯体移动障碍:与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障碍有关 病人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程度减轻 病人能基本进行生活自理活动和工作,护理措施疼痛,休息与体位:疼痛常为急性期的表现 应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保持关节功能位;制动:如石膏托、小夹板固定 协助病人减轻疼痛: 保持

5、安静环境 非药物性止痛:理疗如热水袋、红外线、推拿、按摩;气功 遵医嘱用药:布洛芬、萘普生、消炎痛,护理措施躯体移动障碍,生活护理:协助病人进行生活活动;尽可能恢复病人生活自理能力 休息与锻炼: 急性期:见疼痛的护理 缓解期:最重要的护理是进行功能锻炼,避免长时间不活动而致关节僵硬,影响功能 心理护理: 预防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肺部感染、褥疮、便秘等,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课时目标,熟悉SLE概念 熟悉可能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 熟悉临床表现 熟悉实验室检查 掌握护理,概述,概念: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

6、疫性疾病 发病情况:以年轻女性多见,患病年龄在2040岁最多,育龄妇女占病人的90%95%,男女之比为1:710,我国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病因病机,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研究认为HLA-类分子(DR、DQ)与SLE的易感性和自身抗体的形成相关联,又有研究认为SLE的易感性可能是多基因性 性激素:大部分SLE患者是育龄妇女,妊娠可诱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人类无论是男性或女性SLE患者体内雌酮羟基化产物皆增高,说明本病与雌激素有关,环境 日光:40%的SLE患者对日光过敏,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的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提高了免疫原性,并使角质细胞产生白介素,增强

7、了免疫反应 药物: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改变其细胞而成为自身抗体。这些药物有: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氯丙嗪、甲基多巴等 感染:研究认为某些病毒感染与发病有关 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可能与SLE发病有关 ,如进食含补骨脂素食物(芹菜、无花果)、含联胺基团(烟熏食物、蘑菇)、苜蓿类 可产生狼疮症状,病机:不明,可能是 在机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机体丧失了正常的免疫耐受性,以至淋巴细胞不能正确地识别自身组织,而出现自身免疫反应 突出的表现是B淋巴细胞高度的活化而产生多种针对自身组织的自身抗体 ,包括:细胞核和各种核成分、细胞膜、细胞浆等,其中尤以抗核抗体(ANA)最为重要 目前认为免疫复合物是引起SLE组织损

8、伤的主要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特点: 多样化,个体差异大:如 起病形式:可为暴发性、急性、隐匿性起病 受累器官:开始可为单一器官受累或多个器官同时受累 呈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的慢性过程 全身症状: 活动期可有发热、疲倦、乏力、体重减轻和淋巴结肿大,皮肤粘膜(80%患者有皮肤损害) 皮损特点 形态多样:如红斑、红点、丘疹、紫癜、水疱;最具特征性者为面部蝶形红斑。皮肤光敏感:为皮肤的非特征性损害,表现为日光照射后出现面部红斑 颜色:鲜红、紫红 边缘:清楚或模糊 表面:光滑,可高出于皮面,可见鳞屑 口腔黏膜:可有溃疡形成 雷诺现象:皮肤受凉或冷水浸泡后出现青紫的现象,关节肌肉:其特点为 主要表现为关

9、节疼痛而无畸形 最常受累的关节为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呈对称性,伴压痛和晨僵 可因肌炎而出现肌痛和肌无力 肾脏: 最易累及的器官,几乎所有SLE患者有肾损害 表现为狼疮性肾炎,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尿毒症。其中尿毒症为狼疮性肾炎的结局,为SLE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肺和胸膜: 可有急性狼疮性肺炎或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 可有胸膜炎的表现 心脏: 常见为心包炎,也可发生心肌炎,常因合并肾性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而发生心衰 消化道: 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腹水等 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急腹症,如急性腹膜炎、胰腺炎、胃肠炎等有关表现,神经系统 脑损害:主要可表现为精神

10、障碍,癫痫发作,偏瘫、蛛网膜下出血 脊髓损害:表现为脊髓炎 血液系统 主要表现为慢性贫血,少数出现溶血性贫血 其他:可有WBC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辅助检查,抗核抗体谱 抗核抗体(ANA):是SLE的标准筛选实验,阳性率高(95%),但特异性小 抗双链DNA抗体:特异性高,阳性率60%。抗体效价一般随病情缓解而下降。 抗Sm抗体:特异性高,阳性率2030%。本抗体与SLE活动性无关。 其他抗体:抗RNP(核糖核蛋白)抗体,抗SS-A、-B抗体等均可出现。,常规: 血常规:贫血、血小板减少、WBC减少 尿常规:蛋白尿、管型尿 其他检查: 肾穿刺活检 皮肤狼疮带试验: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患者皮肤的表

11、皮和真皮连接处有无免疫球蛋白的沉着,治疗要点,一般治疗: 活动期患者应卧床休息 缓解期可适当锻炼和参加轻工作 避免日晒及使用诱发本病的药物;积极治疗并发症如感染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 抗疟药:氯喹能抑制DNA与抗DNA抗体结合,具有抗光敏和控制皮疹的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SLE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暴发性狼疮、明显的脏器损害、溶血性贫血等 免疫抑制剂:适用于重型、易复发或因严重副作用不能使用激素者。可选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长春新碱或环雹素 其他治疗:中医中药如雷公藤,常用护理诊断,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血管炎性反应有关 疼痛:慢性关节痛:与炎症反应有关 口腔

12、粘膜改变:与自身免疫反应、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有关 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 焦虑: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面容毁损;多脏器功能损害有关,主要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特别注意狼疮性脑病的观察 活动与休息:活动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适当运动 皮肤护理 防止感染和出血 用药护理:特别注意激素药遵医嘱使用 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护理措施皮肤完整性受损,避免阳光直射皮肤,禁止日光浴 避免使用刺激皮肤的物品:如碱性肥皂、染发烫发剂、定型发胶、农药等 避免使用诱发本病的药物 防止皮肤损伤:剪指甲不宜过短 注意口腔及会阴部清洁,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概念,是一种主要侵犯关

13、节,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晚期为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是造成我国人民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病理改变,滑膜炎:是RA的基本病理改变。早期滑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晚期滑膜增生肥厚,形成绒毛状突起,并向关节腔内软骨面生长,造成关节破坏、畸形和功能障碍 血管炎:可累及关节外的任何组织,类风湿结节是血管炎的一种表现,临床表现,全身症状:起病缓慢,于关节症状出现前可有乏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表现 关节症状:以小关节最易受累 晨僵:活动性指标之一,持续时间与关节炎症程度呈正比 疼痛及压痛:特点为对称性、持续性

14、疼痛,但时轻时重 肿胀:特点为呈梭状指 畸形和功能障碍:表现为关节强直、半脱位而呈尺侧偏斜,天鹅颈畸形;关节活动障碍,关节外症状: 类风湿结节:可位于皮下或深部如肺。皮下结节是其特异性皮肤表现,其特点为 位置:多见于关节隆突或受压部位,如鹰嘴突、枕部、跟腱 分布:常呈对称性分布, 大小:不一 质地:硬、但无压痛 是其活动性指标之一 类风湿性血管炎:为全身性,常见于皮肤、肌肉、眼、肺心肾、神经等,辅助检查,血液检查:SR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RF增高三者可提示其活动性 关节腔滑液检查:滑液增多、N细胞增高,培养可与化脓性病变相鉴别 X-线检查:可对关节损伤进行分期 期: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

15、 期:软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 期:关节面出现虫蚀样改变 类风湿结节活检:有助于诊断,治疗要点,一般治疗:关节明显肿胀伴发热须卧床休息;症状控制后适当锻炼,进行治疗性锻炼;理疗;给予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对症治疗必用药物,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产生消炎止痛;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久服可引起肾间质损害 慢作用抗风湿药:起效时间长,常用有甲氨蝶呤、雷公藤等 激素:抗炎作用强、能迅速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本控制疾病,停药后易复发,主要护理诊断,疼痛:与关节炎性反应有关 有废用性萎缩的危险:与骨质破坏有关 预感性悲哀:与关节可能致残,影响生活质量有关 自理缺陷:与关节疼痛、僵直、功能丧失有关 其他:知识缺乏;活动无耐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