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_1.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42635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_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_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_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_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_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_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_1.ppt(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主要内容,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代谢特点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背景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选择策略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ICU患者的血糖及代谢应激调理,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患 者 类 型,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常见,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的发生率,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非常常见,曾报道发生率最高可达到40%,并且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相关。 Malnutrition is preval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atients, has been

2、reported as being as high as 40% and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营养不良造成的危害,ICU患者,营养不良,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需要营养支持治疗,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原则,重症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给予营养支持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 延迟营养支持将导致重症患者迅速出现营养不良,并难以为后期的营养治疗所纠正 营养摄

3、入不足和蛋白质能量负平衡与发生营养不良与血源性感染相关,直接影响患者预后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充分考虑到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 严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严重氮质血症、严重高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营养支持很难有效实施,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主要内容,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代谢特点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背景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选择策略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ICU患者的血糖及代谢应激调理,营养支持治疗的途径,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EN),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

4、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方式?,外科重症病人:循证医学 TEN: 80%可耐受。 EN+PN: 10%可接受混合形式。 TPN: 10%无法耐受EN。,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选择原则,只要胃肠结构与功能允许,应首选EN。(A) 对糖尿病患者 -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但胃肠有功能的糖尿病患者,首选肠内营养。(A) 对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急性期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推荐7d内开始肠内营养。(A),肠内营养的重要作用,维持和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 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 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

5、入肝脏,黎介寿,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3; 11(3):171-172.,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四屏障学说”,张崇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13(12):46-47.,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IgA,肠内营养的禁忌症,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患者, 建议暂时停用肠内营养。,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实施时机,肠内喂养应该在入住ICU后的前2448小时开始,在接下来的4872小时内逐渐达标。 在血液动力学受不稳定(需要高剂量儿茶酚胺或大剂量液体复苏以保证细胞灌注)的情况下,EN应该在病人完全复苏或稳定的情况下开展。 在ICU病人中,EN

6、喂养的开始不需要等到出现肠鸣音或排气、排便。,如何判断肠内营养是否能开展?,第一天:4-6小时检测胃潴留,胃潴留液200ml,只要无明显腹胀,无肠内营养禁忌症,可给予肠内营养。 肠鸣音:危重病人听不到肠鸣音很常见,并不意味小肠没有吸收功能。不要因为没有肠鸣音,而停止EN或降低速度。,肠内营养最少给多少?,重症病人 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 允许性低热卡 喂养原则,允许性低热卡喂养,目的:避免营养支持的相关并发症,高血糖、高血脂、高氮血症、高碳酸血症。 供能超出机体代谢负荷将加重代谢紊乱,脏器功能损害。-过度喂养。 能量:20-25千卡/KG/DAY 应激期渡过,增加, 目标喂养30-35千卡/KG/

7、DAY。,主要内容,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代谢特点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背景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选择策略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ICU患者的血糖及代谢应激调理,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短肽吸收是蛋白吸收的主要途径,蛋白质在正常人体中的吸收形式主要为短肽 (67%), 其次为游离氨基酸(33%),而非仅仅游离氨基酸。,Zaloga GP et al,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1990; 5:231-237.,短肽比游离氨基酸更易吸收,李勇等, 肽营养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蛋白质在肽的形式下极具活性,小分子的二肽和三肽比游离氨基酸更易吸收,短肽的吸收

8、率是游离氨基酸的2-2.5倍 短肽从肠道进入血液只需几-十几分钟 短肽的吸收利用程度几乎达到100%,短肽的生物效价及营养价值均高于游离氨基酸,肠内营养的耐受标准,能耐受 应用 EN 未出现不适 较能耐受 应用 EN 后出现腹痛、腹胀或腹泻,但经治疗可缓解 不能耐受 应用 EN 出现严重腹痛、腹胀或腹泻,被迫中断EN,谢小平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5; 8(6):539-540.,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决策流程图,肠内营养,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胃肠道是否有功能?,病人能经口进食吗?,危重症病人普遍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 消化、吸收障碍 粘膜屏障功

9、能障碍 动力障碍,黎介寿 肠衰竭概念、营养支持与肠粘膜屏障维护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 ,3 11 (2 )65-67,重症病人普遍存在 胃肠道功能障碍。 开展肠内营养采取 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什么是序贯肠内营养治疗(SENT*),根据胃肠道功能,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全的患者 首先提供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当肠内营养耐受困难时,可加上部分胃肠外营养) 逐步过渡到胃肠道功能完整后提供含多种膳食纤维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专家共识. “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专家共识”专家小组. 2006,主要内容,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代谢特点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背景

10、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选择策略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ICU患者的血糖及代谢应激调理,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1),经鼻胃管途径 常用于胃肠功能正常,非昏迷以及经短时间管饲即可过渡到口服饮食的患者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返流、误吸、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经鼻空肠置管 优点:返流与误吸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增加 缺点:喂养开始阶段,营养液渗透压不宜过高,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2),胃造口螺旋型空肠管 PEJ 在内镜引导下行经皮胃造口,并在内镜引导下,将营养管置入空肠上段,可以在空肠营养的同时行胃腔减压,可长期留置

11、 优点:减少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减少返流与误吸风险、可在喂养同时进行胃十二指肠减压 适用:有误吸风险、胃动力障碍、十二指肠淤滞等需要胃十二指肠减压的重症患者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管 PEG 指在纤维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口,将营养管置入胃腔 优点:减少鼻咽与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可长期留置营养管 适用:昏迷、食道梗阻等长时间不能进食,但胃排空良好的重症患者,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肠内营养的管饲喂养途径选择,主要内容,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代谢特点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背景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选择策略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ICU患者的血糖及代谢应

12、激调理,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三大常见问题,腹泻,高血糖,腹胀,重症患者的血糖控制,应激性高血糖 ICU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临床现象 直接影响各类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高血糖的发病原因 接受高热卡膳:(6.288.37) 103kJ/L 糖尿病; 高代谢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 老年患者:糖耐量不足,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彭承宏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5; 15(6):362-364.,胰岛素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密切检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控制葡萄糖的摄入量与速度在200g/d 营养液的输入应当注意持续、匀速输注,避免血糖波动,任何形式的营养支

13、持,应配合胰岛素治疗,血糖水平控制在810.0mmol/L,应避免低血糖发生;,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导致腹泻发生的因素,同服治疗药物 抗生素治疗改变了肠道内正常菌群 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 小肠绒毛数目和高度减少及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 膳食因素 膳食中乳糖、脂肪、纤维素含量及渗透压 细菌污染 配制、输送、室温下时间过长,彭承宏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5; 15(6):362-364.,如何预防和治疗腹泻:疾病或药物因素,高热、脱水,补充液体,纠正血容量+退热+避免抗生素过分使用,脂肪吸收不良,建议短肽配合胰酶,帮助脂肪吸收+避免使用脂肪含量过高的营养制

14、剂,长期禁食后,先用葡萄糖盐水进行过渡,耐受后再行肠内营养,药物影响,暂停肠内营养+尽量停用药物+霉菌感染,可添加益生菌,如何预防和治疗腹泻:肠内营养相关因素,灌注速度过快,速度由低到高,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用加热器将配方维持在24-35摄氏度,每24小时更换泵管及输注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含乳糖+含纤维+低脂配方+稀释配方,配方冷,污染,营养液配方,导致腹胀、恶心、呕吐的因素,膳食的种类:高浓度、高脂含量 药物:麻醉剂 肠麻痹 胃无张力 其他疾病:如胰腺炎、营养不良、糖尿病和迷切术后 输注溶液的浓度、温度及速度,彭承宏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5; 15(6):362-364.,如何处

15、理腹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减慢甚至暂停输注 降低浓度 冷液体加温 逐渐加量,使肠道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彭承宏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5; 15(6):362-364.,总 结,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总结,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常见 相比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生存时间相似,并且感染并发症、高血糖及住院时间更短 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应用,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与延迟肠内营养比较,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改善营养摄取,减少住院费用 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首选短肽和游离氨基酸配方的肠内营养制剂支持治疗 预消化配方、充分利用双通道,无需消化直接吸收,起效迅速 提高免疫力、更快恢复胃肠道功能、减少住院时间、耐受性更好 应根据重症患者不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的管饲喂养途径 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应注重血糖的控制以及腹泻腹胀等并发症的预防,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